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 第164章 五年后(十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内瓦万国宫的会客厅里,水晶吊灯在谈判桌上投下冷硬的光斑。李铭顺手中的铅笔在笔记本上划出深痕,英国代表团关于“传统利益”的模糊表述像一团浸了焦油的棉线,正慢慢勒紧波斯湾合作项目的咽喉。就在金伯利准备就技术交流条款展开新一轮游说时,会议室侧门突然被轻轻叩响,联合帝国首席翻译官陈维安快步走到李铭顺身旁,俯身耳语几句。

李铭顺的眉峰骤然收紧,手中铅笔在“伊拉克石油勘探权”条目下划出三道重线。他抬头看向金伯利,目光已从谈判桌的博弈转为战场般的冷冽:“金伯利大臣,贵国对‘无意干涉’的诠释,似乎需要配合贵国殖民地当局的最新行动来理解?”

金伯利的瞳孔微微收缩,下意识转头看向英国驻印度事务顾问亨利·史密斯。后者正低头翻找文件,指尖在牛皮纸边缘划出沙沙声响。

“三小时前,印度帝国海军舰队突然进入亚丁湾中部海域,”李铭顺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电报纸,推过谈判桌,“贵国亚丁湾殖民地总督威廉伯斯阁下,刚刚向我方波斯湾辖地发出‘例行军事演习’通报——而亚丁湾中部,正是我国与印度帝国石油运输航线的交汇区。”

会场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文件翻动声。英国代表团的海军顾问阿尔弗雷德·琼斯少将抓起电报纸,老花镜滑到鼻尖上:“这是印度帝国的自主军事行动,与英国政府无关。”

“是吗?”李铭顺冷笑一声,向身后的军事专家曹文涛点头。后者打开黄铜边框的幻灯机,白色幕布上投出两张卫星照片:“今早八点,英国皇家海军‘光辉号’巡洋舰出现在亚丁湾西侧,与印度帝国‘恒河号’战列舰保持1.2海里编队航行——这样的‘巧合’,和两周前贵国舰队‘巧合’出现在波斯湾辖地海域如出一辙。”

金伯利的指节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李大臣,你这是对英印同盟关系的恶意揣测——”

“那是否允许我揣测,贵国所谓‘尊重合作’的前提,就是迫使我国在伊拉克石油开发中接受贵国51%的股权?”李铭顺突然抛出重磅炸弹,看着金伯利瞬间僵硬的表情,从文件夹底层抽出一份文件,“昨天凌晨,我国驻德里情报站截获了贵国殖民部与印度帝国财政部的密电——‘若联合帝国拒绝股权让渡,亚丁湾演习可升级为临时封锁’。”

亨利·史密斯的钢笔“当啷”落在桌面上,墨水在文件上晕开深色斑点。英国代表团内部响起低低的咒骂,金伯利的脸涨成猪肝色:“这是非法窃听!”

“不,这是印度帝国皇帝威廉二世陛下的‘意外’馈赠。”李铭顺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封信笺,火漆印上清晰的印度皇室纹章,“昨夜,威廉二世陛下通过秘密渠道向我方表示,贵国在召他赴伦敦期间,曾要求印度帝国在石油合作中‘为英国利益留出血海通道’——而陛下认为,这与三周前双方在德里签署的《幼发拉底河开发协议》相悖。”

谈判桌上的气压仿佛突然降低。金伯利盯着那份盖有印度皇室印玺的文件,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印度帝国虽为英国附属,但威廉二世这个傀儡皇帝近年来正试图借联合帝国的力量摆脱伦敦控制,此刻公开背叛,无异于在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撕开一道裂缝。

“诸位,”李铭顺趁热打铁,声音陡然柔和下来,“我国首相李光先生常说,波斯湾的石油不应是点燃战火的引信,而该是连接文明的纽带。我们可以接受英国作为平等合作伙伴参与开发,但绝不能容忍用炮舰划定‘传统利益’的殖民逻辑。”

他转向英国代表团中沉默已久的殖民地事务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张伯伦先生,贵国在南非的布尔战争已持续两年,若此时在波斯湾再添一条战线,伦敦的纳税人恐怕很难理解‘光荣孤立’为何变成‘双线对峙’。”

张伯伦的手指在桌面敲出《天佑女王》的节奏,忽然抬头:“李大臣,我们可以在股权比例上让步,但必须保留技术监管权——作为交换,英国将说服印度帝国停止亚丁湾的军事行动。”

“技术监管权可以讨论,但前提是——”李铭顺竖起两根手指,“第一,英国舰队彻底撤离波斯湾周边200海里;第二,印度帝国必须公开承认《德里协议》的法律效力,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干扰中印合作项目。”

金伯利刚要反驳,会议室大门突然被推开,一名英国外交信使快步走到他身边,递上一份加密电报。随着阅读,金伯利的额角沁出冷汗——电报来自印度外交部,西格德大臣刚刚宣布:“印度帝国将尊重与联合帝国的双边协议,呼吁所有国家遵守国际法”。

“看来贵国的殖民地比想象中更有主见。”李铭顺端起凉透的红茶,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这封电报背后,必然是威廉二世在德里王宫与西格德的深夜密谈——那个被英国扶上皇位的傀儡皇帝,终于在联合帝国的支持下,迈出了挣脱控制的第一步。

就在此时,联合帝国代表团的机要秘书匆匆走到李铭顺身边,附耳低语。后者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却很快恢复镇定——国内发来急电:南方党党首周伯宜已抵达日内瓦,正带着二十名随员赶往万国宫,显然是要对谈判施加压力。

李铭顺暗自沉吟。南方资本集团一直对波斯湾的石油利益虎视眈眈,尤其不满北方党主导的“平等合作”策略,周伯宜此行,怕是要借印度帝国的动作大做文章,逼迫政府采取更激进的立场。

“金伯利大臣,”他突然起身,“鉴于贵国在亚丁湾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我方需要暂时休会。在此期间,我国殖民大臣杨书涵已下令波斯湾辖地进入三级战备,海军上将林远的第三舰队正在霍尔木兹海峡布防——我们不希望看到,谈判桌上的墨水还未干,海面上已泛起血沫。”

英国代表团面面相觑,张伯伦轻轻扯了扯金伯利的袖口,后者咬了咬牙道:“好,休会两小时。但我方保留对贵国军事部署的抗议权。”

当会议室的大门在身后关闭,李铭顺立刻走进隔壁的电讯室,接通伦敦的秘密专线。电话那头,联合帝国驻英大使林海涛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首相刚刚来电,南方党正在煽动议会弹劾北方党内阁,周伯宜甚至放出话来,说‘波斯湾的石油必须用刺刀扞卫’。”

“让他们闹。”李铭顺揉了揉太阳穴,“通知杨书涵,把驻巴士拉的机械化步兵团调往波斯湾沿岸,但切记——只布防,不开火。另外,给威廉二世陛下发电,感谢他的‘及时声明’,告诉他,联合帝国会信守《德里协议》,伊拉克油田的勘探队下周就会进驻基尔库克。”

走出电讯室,走廊尽头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周伯宜的高嗓门夹杂着英语咒骂:“李铭顺!你这是在出卖国家利益!区区英国佬,何须跟他们啰嗦——”

李铭顺整了整领带,转身时已换上温和而疏离的微笑:“周党首来得正好,英国代表团刚提出要在波斯湾划分‘共同防御区’,您对这个提议想必有很多见解。”

周伯宜的脚步顿住,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他知道,李铭顺这是在将南方党的激进主张架到谈判桌上——若此刻强硬表态,反而会让英国抓住联合帝国内部分裂的把柄。

“我们边走边谈。”李铭顺上前挽住周伯宜的手臂,压低声音,“印度帝国刚刚背叛英国,这是我们分化英印同盟的最佳时机。但南方党若在此时施压,只会让英国人觉得有机可乘——您难道想让波斯湾变成第二个南非战场?”

周伯宜的脸色阴晴不定,最终哼了一声:“我要旁听接下来的谈判。”

“当然。”李铭顺推开会议室大门,目光扫过英国代表团中重新坐直的身影,“不过请周党首记住,此刻您代表的,是整个联合帝国。”

两小时后,谈判重新开始。金伯利的态度明显软化,在股权比例上让步到35%,并同意将“技术监管权”限定在环保与安全生产领域。作为交换,李铭顺承诺在波斯湾航道开放上给予英国商船最惠国待遇,并邀请英国工程师参与巴士拉炼油厂的建设。

“最后一个问题,”当草拟的协议文本在桌面流转时,金伯利盯着“印度帝国义务”条款,“关于亚丁湾的军事行动——”

“我方已收到印度帝国海军大臣阿尔伯特的电报,”曹文涛展示着最新电文,“他们将于明日正午前撤回亚丁湾东部海域,并派代表团赴德里,就《德里协议》的执行细节与我方磋商。”

会议室里响起钢笔尖划过羊皮纸的沙沙声。当两份用中英双语书写的临时协议摆放在案头时,日内瓦的夕阳正透过窗棂,在“平等合作”的条款上镀上一层金色。

李铭顺与金伯利握手时,后者忽然低声道:“李大臣,贵国在印度帝国的布局,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威廉二世那个傀儡,竟然真的敢忤逆伦敦。”

“时代在变,金伯利大臣。”李铭顺松开手,目光落在协议末尾的印度皇室印玺上,“当殖民地学会用商业契约而非刺刀说话时,老牌帝国或许该考虑,如何在新的棋盘上摆放自己的棋子了。”

当晚,万国宫的晚宴上,李铭顺收到李光的密电:“国内已平息南方党的弹劾动议,周伯宜在议会演讲时突然改口,称‘外交智慧胜过十万雄兵’。另,林远来电,第三舰队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现英国‘纳尔逊勋爵号’驱逐舰,已按‘友好伴航’原则跟进。”

他嘴角微扬,将电报折好放入口袋。远处,印度帝国驻瑞士公使正向他举杯,水晶杯中的香槟折射出斑斓光影,恰似波斯湾海面即将破晓的曙光——在这场殖民与反殖民的博弈中,联合帝国正用外交与军事的双重手腕,为自己在20世纪的海权版图上,刻下属于东方的坐标。

而在德里红堡,威廉二世放下联合帝国发来的加密信笺,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波斯地图。伊拉克油田的红色标注旁,英国殖民部的密令与联合帝国的承诺正展开无声的角力。他忽然轻笑一声,对身后的西格德说道:“通知阿尔伯特,亚丁湾的舰队可以撤了——但让威廉伯斯在亚丁港多囤些煤炭,说不定,下一次‘演习’很快就会需要。”

窗外,德里的夜风吹动绘有太阳与龙纹的联合帝国旗帜,与印度帝国的带有米字旗图案的星月旗在晚风中交织。一个属于新势力的时代,正随着波斯湾的浪潮,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