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 第423章 大家都是手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据几个混混交代,光头牛得罪的那位黑老大,是他们老大的老大的老大。

也就是说,几个混混连那位的面都没见过,只知道是一位跺一脚,整个罗湖都要颤三颤的主儿。

至于光头牛是怎么把那位得罪的,众说纷纭,几个混混知道的就有好几个版本。

有说是那位老大坐火车来深城,出站的时候被光头牛玩了仙人跳;

有说是光头牛之前是那位的跟班,结果把大嫂照顾到了床上;

有说是光头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打那位女儿的主意;

……

总之,光头牛似乎得罪那位很彻底,不然以那位的地位,还不至于和一个火车站的流氓头子斤斤计较。

李卫民听了之后,也是直皱眉。

怕不怕事暂且不说,关键是麻烦。

李卫民又不是来深城混社会的,是来做生意的,平白无故得罪一个背景深厚的黑老大,实在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

不过,事已至此,李卫民并不后悔。

以火车站的繁华程度,如果按部就班,去哪里弄一个落脚点。

至于光头牛得罪的黑老大,李卫民想来对方应该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深厚的背景。

传说跺一脚,就能让罗湖颤三颤的主儿,用屁股想也知道,绝对不仅是混黑道那么简单。

没有一定的背景罩着,估计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还是那句话,穿鞋的比光脚的有顾忌,一般不会胡来。

“虎哥,带两个人,跟我去一趟报社!”

……

第二天,报纸上出炉了一篇新鲜的报道。

内地的知名企业向阳集团,准备涉足深城市场!

关于向阳集团,报纸给了大篇幅的报导。

什么坚定走集体化道路,安排当地大量就业,解决大量困难家庭的生活,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税收云云。

这类报导,对光头牛这种混混头子来说,可能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欠奉。

可是,对于某些人来说,深城报纸上的每一篇稿子,每一个字,都可能释放着某种信号,属于每天必读的内容。

港岛。

一座豪华的海景别墅。

一个穿着大裤衩的中年男人,正在一边享受四个比基尼小妹的服务,一边听一个播音员小妹读报纸。

没错,读报纸的就是播音员,而且用的还是正儿八经的岭南语。

四个比基尼小妹,一个比一个盘亮条顺。

有给他嘴里喂水果的,有给他按摩的,有给他捏脚的,还有给他……

总之,画面极其不堪,一般人看了根本就受不鸟!

念着念着,播音员小妹停了下来:

“军哥,这个向阳集团,好像用的是那个叫光头牛在火车站的房子,报纸上有照片,要不要看看?”

“哦?”

叫军哥的中年男人抬了抬眼皮:“拿过来让我瞧瞧。”

播音员小妹顺势往前俯下身子,把报纸和一对胸器同时送到了军哥面前。

军歌嫌弃地把一对排球扒拉到一边,眼睛随意往报纸上瞄了一眼。

“嗯,那个光头牛找到了没有,深城那帮小子是怎么做事的?”

军哥的语气很平淡,几个正在给他服务的小妹却齐齐打了个冷颤。

难道真像传说的那样,光头牛动了这位的女人,不然他为什么念念不忘?

播音员小妹硬着头皮:

“军哥,好像深城那边还没有消息,这个什么向阳集团,会不会是光头牛找来平事的?”

军哥闭上了眼睛,根本就没搭理播音员小妹:

“继续读……对了,暂时不要让人找那个向阳集团的麻烦,调查清楚,看看和光头牛是什么关系。”

“是!”

……

李卫民还不知道,自己提前布局的一小招,还真暂时化解了一桩麻烦。

向阳集团在新原是宝贝,红星公社是保守派的遮羞布,深城的黑帮大佬却不知道。

李卫民之所以在报纸上大肆报导,就是要让光头牛得罪的那位知道,自己并不是玩黑道的,让他干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先掂量掂量。

能混到黑白两道通吃,李卫民相信,对方绝对不是什么笨蛋。

这种人,往往都有一个特点,嚣张的时候是真嚣张,隐忍的时候也是真隐忍。

其实,李卫民担心的并不是所谓的黑老大。

在李卫民的认知里,这种黑白两道通吃的家伙,往往都是某些大佬的黑手套,或者是白手套。

当然,黑白通吃的,往往是黑手套比较多。

既然是大人物的手套,行事风格就不会过于离谱。

大人物养狗是为了看家,为了捞钱,不是让狗给自己惹麻烦的。

这年头,像向阳集团这种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就冒出来的大企业,一般都有一定的背景,不是一个毫无背景的人能折腾出来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对方也是某个大人物的手套。

大家都是手套,只要没有利益冲突,确切地说,只要冲突的利益不是很大,一般都能相安无事。

这年头,遍地都是机会,大家捞钱还来不及,谁会有功夫和人死磕!

果然,李卫民做对了。

登报之后,再也没有了麻烦。

别说光头牛得罪的那位黑老大,就连火车站的本土势力,也没人来骚扰。

当然,李卫民并没有等着别人来找自己的麻烦,一边让人装修院子,一边开始联系货源。

鉴于在火车站有“据点”,生意谈得非常顺利。

没用几天,各种紧俏商品,就把十辆卡车装得满满当当!

杨大喜和两个工作人员,外加两个保卫,一共五人留守。

李卫民带着满载的车队,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回去的路上,依然不太平。

不过,有了来时的经验,几乎是有惊无险。

遇到半夜拦车的,二话不说,先开一枪示警。

通常情况下,听到枪声,拦路的家伙就会主动退开。

真正冒着生命危险,硬来的并不多。

偶尔有那么一两波,也都在黄连虎打伤几个家伙之后,识趣地选择了退让。

一言不合就开枪,这种车队拦个毛线。

大家是出来求财的,不是玩命的。

东边不亮西边亮,这一波捞不到油水,就找下一波,何必逮着一波硬骨头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