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和你打招呼就把你家人带到张村,这个是我的疏失,但是你也不要多想,不是什么要拿你家人做人质的意思。”
在诚记总号深处,赵杏儿的办公室里,赵杏儿对面前的钟离眜说。
钟离昧点点头,却不知道是信了还是不信。
“主要考虑你现在情况特殊,在外面被人通缉,家人天各一方,远在东海郡我们也不方便照应一下。所以就动用商行的力量,把家里人迁过来。毕竟张村更安全富足舒适一点,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我就擅自做了这样的决定。”赵杏儿说。
“明白。”
不同的人,在各自的角度上,对这件事的解读必然不一样。
“如果来商行,我想你负责人员的训练管理、信息管理和行动指挥。当然,我听说蒙恬也想请你去做兵学的讲师。这个要看你自己选择。”
“可以选?”
“怎么不可以?一个人如果各方面都需要,当然要看你自己选择。都可以的。大学的讲师也是很尊贵的职位。着书立说必可名传后世。”赵杏儿说。
可以选的话,钟离反倒迷惘了。自己该去哪里呢?如果一切都是可以选的,那么迁居家人来张村这事儿,就确实和“人质”没关系了。这事儿就纯粹是学校方面照顾自己这个老学生的一个暖心行动而已。
“当然,如果两者兼得,也不是没办法,可以兼职去大学做客座讲师。有课的时候去那面,平时在商行这面,拿两份薪水。”赵杏儿说。
“这个看起来不错,家用更多了一些。”人质之类的顾虑一去,钟离昧心思就放松了,也能开得起玩笑了。
“大学那面的束修虽然在全天下来说都是好的,但是你以为大学里的那些大佬真的是靠束修过日子吗?蒙恬开着玻璃工厂、扶苏在铁作坊有股份,连公孙校长都在印刷工坊有股份,张诚……嗐,咱就别提张诚的钱是怎么来的了,真要是过日子,大学里这些大佬可都不是靠讲课费养家糊口的。”赵杏儿忍不住阴阳了一下不在场的几位。
“所以其实蒙教授也算是兼职的兵学系主任?”钟离眜也跟着打趣起不在场的蒙恬。
“他算是兼职的玻璃厂老板。平时都不怎么去厂子里的,好多事都是商行帮他们处理。”
“那就这样,我也尝试一下兼职?”钟离眜笑了。
“那就先说一下我们这面的安排,眼下有一个想法,我想在长安城里放一些人,放到皇帝、皇后附近,还有一些主要朝臣身边,比如萧何、比如陈平……”赵杏儿也快速进入状态。
假想要在未来几年和朝廷保持一个疏离甚至对抗的关系,那就要在对方身边放一点人,一来是可以打探对方的消息,如果更进一步,能影响到对方的决策,那就再好不过了。
最近一年多,赵杏儿可是向公孙尼子和扶苏学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东西,发现敌国相争,使用奸细是一种成本很低、但是很有效的方法。陈平几万金就可以把范增赶出项羽的朝堂,这要是用战争的方法,几万条人命都不一定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村有电报机,信息传递快速隐蔽,间谍根本不需要出门和谁接头,就能得到上级部门的指挥和传送信息。张村想要知道谁的秘密,简直太容易了。
全天下的电报机,差不多都在诚记手里,赵杏儿早已经掌握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之前只是用来传递商业情报,在各处贱买贵卖获利颇丰,眼下拿来搜集长安城的政务信息,似乎也没什么不行。
“长安城现在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能识字的青少年、懂得采买会办事的青少年,就能得到贵人的青睐。送一批这样的人去长安城,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各个府邸谋一点差事,很快就能脱颖而出。”钟离眜是了解张村、也懂得贵人府邸里人才缺口的。直接指出了核心。
“概率。”赵杏儿说。这种方法是把一批中上水平的人送到长安,这些人自然会出尖,就如当初平原君门客毛遂所说“锥处囊中,其末立见。”这样的青年自然会得到贵人重用。有多少人到达皇后身边、多少人到达皇帝身边、多少人到达陈平身边,就只是概率问题。
“这个周期也不会很长,即便到达不了贵人身边的,在长安城中生存也没什么问题,自然会成为各方面的翘楚。您在长安安插一个接头联络人接应落选的青年,居中调度也就是了。奸细最大的问题是传递信息的过程被人发现,就很危险,但是按照张村利用电报传讯,哪怕在陈平眼皮下面发送电报都不会被发现……”钟离眜已经在路上了解了电报的原理和神奇,觉得这东西没有用在军事和治政上实在是很遗憾的事情。
“人选是个难题,长城大学可没有那许多青年可以派到长安。”赵杏儿抿着嘴。
“其实您也不需要派长城大学的高才。派到长安的,只要能识字、会算术、有一技傍身,最好是在采买方面对一些商品有所专长,也就足够了,这样的青年,我看定居点也能选拔出来,给他们以重金的报偿,许诺他们未来的前途。教导他们使用电报机收发电报,也就够了。如果商行能培训一二,我可以亲自训练他们其它技能。”钟离眜倒是很快进入了状态。
比之后世建立情报网的方法,赵杏儿这次建立长安情报网的方法简直粗糙不堪。但是凭仗着电报机的技术差,张村流民子女对新职位的渴望,钟离昧的筹划和培训,几天之后,第一个电讯短训班在商行的一个秘密训练场地就已经建立起来,而不到一个月之后,第一批青年随着商行,开始混入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