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 第481章 李隆基崛起-姑侄的较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1章 李隆基崛起-姑侄的较量

这时,李隆基站了出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吐蕃此举居心叵测。他们指名要太平公主,无非是想试探我大唐的底线,同时扰乱我朝堂局势。若轻易答应,反而显得我大唐软弱可欺。”李显忙问道:“那依吾儿之见,该当如何?”

李隆基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儿臣愿带兵前往边境,向吐蕃展示我大唐军威,让他们知晓我大唐绝非任人拿捏之辈。同时,我们可挑选一位宗室女子,封为公主,以和亲之名安抚吐蕃,如此既不失大唐颜面,也可避免战事。”

李显听后,心中觉得此计甚妙,但又担心李隆基安危,犹豫未决。太平公主看着李隆基,心中五味杂陈。她虽忌惮李隆基的势力,可此时李隆基提出此计,无疑是在帮她解围。思索片刻后,太平公主说道:“陛下,太子此计可行。我相信太子定能不辱使命,震慑吐蕃。”李显见太平公主也这般说,便点头应允。

李隆基领命后,迅速点齐兵马,奔赴边境。一路上,他治军严谨,士气高昂。抵达边境后,李隆基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派人打探吐蕃军队的部署情况。经过一番侦察,他发现吐蕃军队虽人数众多,但粮草补给线较长,且营地防备略有疏漏。

于是,李隆基决定出奇制胜。他挑选了一支精锐骑兵,趁着夜色,绕过吐蕃的前哨,直插其粮草营地。一声令下,唐军如猛虎下山,瞬间点燃了吐蕃的粮草。一时间,火光冲天,吐蕃营地大乱。与此同时,李隆基亲率大军正面进攻,喊杀声震彻山谷。吐蕃军队在慌乱中仓促应战,被唐军打得节节败退。

此役,唐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兵器粮草。吐蕃将领见势不妙,连忙遣使求和。李隆基严词警告吐蕃使者,不得再有觊觎大唐之心,否则必将再次迎头痛击。吐蕃使者连连称是,灰溜溜地回去复命。

消息传回长安,满朝文武欢呼雀跃,李显更是龙颜大悦。他对李隆基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对其愈发倚重。而太平公主经此一事,对李隆基也不禁心生佩服。她意识到,李隆基绝非等闲之辈,想要遏制其势力,恐怕并非易事。

然而,太平公主并未就此放弃。她深知,在这权力的漩涡中,一旦停下脚步,就可能被无情吞噬。于是,她一面表面上与李隆基修好,时常在李显面前夸赞李隆基;另一面则暗中加紧谋划,试图寻找新的机会来打压李隆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显的身体每况愈下。朝堂内外都隐隐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那个决定大唐命运的关键时刻。而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最终对决,也似乎已无法避免,大唐的未来,在这重重迷雾中,愈发显得扑朔迷。

在那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下,太平公主的谋划愈发紧锣密鼓。她深知,李显身体每况愈下,储君之位悬而未决,这是她最后的机会。若不能在此刻将李隆基彻底打压,待其羽翼丰满,自己恐怕再无翻身之日。

太平公主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四处拉拢势力。她与朝中几位元老重臣私下往来频繁,以各种利益为诱饵,试图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阵营。一日深夜,太平公主秘密宴请几位宰相。席间,她言辞恳切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陛下龙体欠安,朝堂未来堪忧。那李隆基虽在边境立下战功,但其野心勃勃,倘若他日后登基,诸位大人以为能保荣华富贵否?他锐意进取,许多举措恐会触动诸位根基。” 几位宰相面面相觑,神色各异,但都陷入了沉思。太平公主见状,又接着说道:“我太平公主愿与诸位携手,共同维护朝堂安稳,保诸位世代荣耀。”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几位宰相终于点头应允,暗中加入了太平公主的阵营。

与此同时,李隆基也察觉到了太平公主的小动作。他深知,自己虽因边境战功威望大增,但太平公主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不可小觑。于是,他一面广结朝中正直之士,以礼相待,以诚相交,扩充自己的势力;另一面则加紧训练自己的心腹军队,日夜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一日,李隆基与心腹谋士们在密室商议对策。谋士进言:“殿下,太平公主如今四处拉拢势力,来势汹汹。我们不可坐以待毙,需主动出击,揭露她的阴谋。” 李隆基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不可操之过急。太平公主行事谨慎,我们若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发难,反而会引起父皇和朝中大臣的反感。我们需耐心等待,待她露出破绽,一击致命。” 众谋士纷纷点头称是。

就在双方暗中较劲之时,李显的病情突然恶化。宫中传出消息,陛下已昏迷不醒,朝堂上下顿时人心惶惶。太平公主认为时机已到,她决定联合自己的势力,发动宫廷政变,先下手为强,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扶持一位傀儡皇帝上位,以便自己掌控朝政。

政变前夜,太平公主的府邸灯火通明。她与一众党羽围坐在一起,详细商讨着政变计划。“明日一早,我们以护驾之名,率领禁军冲入宫中,控制局势。待控制住陛下和太子后,再昭告天下,称太子意图谋反,将其废黜。” 太平公主眼神坚定,语气果断地说道。众人纷纷表示听从安排,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而另一边,李隆基也得到了密报,得知了太平公主的政变计划。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较量,成败在此一举。于是,他迅速召集自己的心腹将领,部署应对之策。“太平公主竟敢谋反,妄图颠覆大唐社稷,我们定要将其阴谋粉碎。明日,我们提前在宫中设下埋伏,等他们自投罗网。” 李隆基拔剑在手,神色冷峻地说道。将领们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决心与太平公主一决高下。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格外深沉,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大唐的命运,即将在这一天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究竟是李隆基力挽狂澜,还是太平公主阴谋得逞,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