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哀歌 > 第333章 真相初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咽了咽口水,再次凑近秦臻,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此人为赢摎!”

“可确认无误?你可有见过那人?”闻言,秦臻瞳孔收缩,声音低沉道。

“小人不敢欺瞒先生。”

刘高语气笃定,额头已沁出细密汗珠:“小人未见过此人,不过他“以阴关为轴,穿桐轮而行”的荒诞传闻,在女闾间广为流传。

另外此人之前曾作为相邦的门客,如今因罪受宫刑被逐出相府,此后便踪迹全无,小人多方查证,绝无差错。”

闻言,秦臻迅速扫了眼正与赵佾对话的嬴政,压低声音道:“此事需烂在你腹中,不可在让别人知道。记住,出了这学苑,便当从未听过‘赢摎’二字。”

“先生。”

刘高的声音里带着颤抖:“若大王问及......”

“无需多言。”

“喏。”刘高应声答道。

而后,秦臻望着嬴政的背影,心中思绪翻涌。

赢摎这个名字,他自然清楚。

史书上那个率领秦军攻打韩国,攻占了阳城,斩首了4万人的将领,如今竟与他苦苦追寻的线索扯上关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而嬴政若得知此事,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暴?

远处,嬴政与赵佾的身影已走到学苑门口。此时,赵佾的脚步明显虚浮,而嬴政的背影却愈发坚挺。

“走吧。”

秦臻拍了拍刘高的肩膀,低声道:“有些秘密,适合永远埋在黑暗里。就像函谷关的夯土下,埋着的不只是石灰与糯米,还有无数人的血与骨。”

.........

章台宫内,灯火通明,此时嬴政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着李斯的策论,然而他的目光却并未聚焦在那上面。

他的思绪,仍旧停留在今日与赵佾的交锋之中。

赵佾在此次会面里,谈吐不凡,应对自如,那份从容与沉稳,让嬴政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同时,也让他对赵国的实力有了新的估量,原来赵国并非像自己之前所预想的那般,已然是不堪一击的弱旅。

“大王,夜深了,请歇息吧。”

刘高轻声说道,小心翼翼为嬴政添上一盏热茶。

嬴政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刘高身上,忽然想起方才在鬼谷学苑内,秦臻与刘高低声交谈的画面。

彼时,二人刻意压低的语气,以及秦臻那突然收紧的神色,在嬴政心中种下了疑惑的种子。

此刻,这颗种子仿佛开始生根发芽。

他心中一动,觉得其中似乎有些端倪,于是开口问道:“刘高,今日在学苑内,你与先生说了些什么?”

刘高闻言,心中猛地一惊,背后瞬间冒出冷汗。他想起秦臻的叮嘱:“此事需烂在你腹中。”

可如今,面对嬴政的直接询问,他又怎敢有丝毫隐瞒。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将事情如实禀报,只是在话语中隐去了“赢摎”的名字。

“回大王,左庶长让小人去调查一件琐事,如今已有些眉目,但尚无确凿证据,因此不敢惊扰大王。”刘高低头说道,声音微微颤抖。

嬴政盯着刘高,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将他看穿。

大殿内一时陷入了死寂,只有嬴政轻微的呼吸声和刘高紧张的心跳声。

良久,嬴政缓缓开口:“刘高,你跟随寡人多年,寡人信得过你。但你要牢记,在这宫廷之中,任何秘密都休想瞒过寡人的眼睛。

若有要事,你须及时禀报,不可有丝毫延误。”

“是,大王教训的是,小人谨记在心。”高连忙跪倒在地,声音中满是恭敬与惶恐。

“刘高,你可知寡人为君之道?”

嬴政忽然俯身,在刘高耳边低语:“商君说‘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但寡人要告诉你,若有人敢在寡人的卧榻之侧藏污纳垢,寡人会让他明白,什么叫‘喜怒即刑罚’。

另外,寡人的耳目遍于咸阳,从章台宫的瓦当到甘泉宫的阶石,从相府的密道到市井的酒肆,没有什么能逃过寡人的眼睛。”

刘高猛地抬头,撞见嬴政眼中翻涌的黑潮,那是一种比怒火更可怕的冷静。

他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到头顶,全身的血液都好似凝固了。

“退下吧。”

随后嬴政转身,背对着他挥了挥手,袍袖轻轻掠过案上的策论:“李斯写的‘灭六国十策’,明日送到鬼谷学苑,请先生批注。着重批注‘弱赵之策’。”

“喏!”刘高如蒙大赦,连忙连滚带爬地退出了门外。

待刘高离去后,嬴政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这先生向来行事沉稳,若不是极为紧要之事,绝不会在那种场合与刘高低语。

而刘高刚刚的反应,更是让他察觉到此事的不寻常。

究竟是什么事,能让先生如此谨慎,又让刘高这般惶恐?嬴政的目光在夜空中搜寻着,试图从那无尽的黑暗中找到答案,可眼前唯有一片深沉的夜色。

与此同时,鬼谷学苑内,秦臻正独自坐在书房中,他的眉头紧锁,神情异常凝重。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这赢摎,竟然极有可能就是日后臭名昭着的嫪毐。

“先生,夜色已深,还是早些歇息吧。”涉英走进书房,轻声说道。

秦臻缓缓抬起头,目光与涉英交汇。

他嘴唇微微开合,似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可话到嘴边,又被他生生咽了回去。

犹豫片刻后,他只是无奈地轻轻叹了口气,朝涉英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此刻,这满心的惊涛骇浪,他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该向谁倾诉,只能独自默默承受。

待涉英离去后,书房再度陷入死寂。

秦臻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商君书》,随意翻阅起来。

然而,那些平日里烂熟于心的文字,此刻却仿佛模糊不清,他的思绪,早已飘进了那扑朔迷离、充满谜团的过往。

关于赢摎的信息,实在是太过稀少,踪迹难觅。

史书中,对赢摎的记载简直是少之又少,仅有寥寥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