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会。”
陈稻也是笑着回答道。
县城到陈家村的路修起来不仅有利于县城,对于陈家村而言好处同样很大。
毕竟太平县城作为陈家村货物出口的第一站,也是目前的唯一一站,到县城的路畅通了,陈家村的货物才能畅通无阻的往外销售,因此陈稻才会答应和徐智文一起修这条路。
“那就好。”
徐智文松了口气,旋即又说道:“这修路之事,便要麻烦陈家村的诸位多多上心了。”
修路的事情肯定是要交给陈家村主导的,毕竟徐智文手下并没有什么精通建筑的人才。
反倒是陈家村,因为村里大量破土动工的关系,施工队的技艺相当的成熟,徐智文相信,把修路的事情交给陈家村的施工队,肯定能又快又好的把路修成。
“徐大人就不怕我陈家村贪墨了你的修路银子?”
陈稻半开玩笑的说道。
“陈小友的信誉徐某还是信得过的。”
徐智文轻抚胡须道,陈家村、或者说陈稻可比他徐智文富裕多了,不至于贪他那点修路的银子。
“行吧!”
陈稻转过头,再度问陈厚道:“厚叔,树林开发加上修路,你预计需要多少人手?”
闻言,陈厚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向徐智文道:“徐大人,这修路的时间是多长?”
“自然是越快越好。”
徐智文想了想,说道:“最晚不能超过三个月。”
“唔。”
陈厚心中默默计算一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俺预计至少得有一千人才成,其中树林开发300人,修路700人。”
“那就一千人。”
陈稻拍板决定下来,向陈贺吩咐道:“村长,主持招工之事便由你负责,务必在三日之内招够一千人。”
“没问题。”
陈贺爽快的答应下来,1000人看似很多,实则招募起来并不难。
毕竟陈家村名声早已传遍整个太平县,凡是太平县的人都知道陈家村招工待遇好,百姓们还是很愿意为陈家村做工的。
“不过稻哥儿,这招工的待遇要和俺们村里的人给800文钱一个月吗?”
“给五百文吧。”
陈稻想了想说道,给村民800文是因为村民们属于“长期工”,而马上要招募的这一千人则算是临时工。
临时工和长期工自然不可能待遇一样,否则村民们难免会心里不平衡。
“除了每月500文之外,每天提供一顿午饭,你把这条加上。”
“成。”
…………
…………
第二天。
天色刚刚擦亮,木头村的赵小亮凭借着强大的毅力离开了温暖的被窝。
“这天气可真冷啊!”
从温暖的被窝中钻出的赵小亮打了个哆嗦,由于寒灾的影响,青州虽然没有像凉州一样大雪纷飞,但七月底的青州天气已经有些凉了,便是赵小亮这样身体较好的年轻汉子,也得穿上厚实的衣服。
用凉水洗了把脸后,赵小亮走出家门,打算与村里的同伴们一起去城里打些零工。
虽说秋收刚过,太平县刚刚迎来丰收,但坐吃山空绝不是青州百姓的性子,劳碌才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即便是在种不了地的时间段,他们也需要找些零工挣钱,否则家里的生计难以维持。
赵小亮出了家门,立即便有两个年轻男子迎面而来,正是与赵小亮约定好一起前往县城打工的同伴,赵石头和赵万。
“小亮,咱们出发吧。”
“好。”
于是三人并肩而行,离开木头村,往县城的方向走去。
“话说现在官道的情况好多了哩。”
走在还算空荡的官道上,赵石头用闲聊的口吻说道:“以前俺们去城里还要担惊受怕的,生怕从哪里窜出来些土匪,现在已经好久没听到过土匪的消息了。”
“哪还有土匪敢在太平县作乱!”
赵小亮笑着说道:“上次徐县令和陈家村合作可是将城外的土匪杀得人头滚滚,坟头草都快跟俺一样高了,现在哪还有不开眼的敢在俺们太平县打家劫舍。”
“是啊!”
旁边的赵万附和道:“徐县令可真是个好官,换做以前的官老爷,别说剿匪了,不加税俺得都得谢天谢地了。”
“可不是嘛!要不是徐大人,俺们哪能过上好日子哟。”
赵小亮连连点头,和绝大多数的太平县百姓一样,他对徐智文这个县令是十分感激的。
徐智文清剿城外的土匪,给了百姓们安定的耕种环境,此外,徐智文还大幅度减少了太平县百姓的粮税,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县内百姓对徐智文感恩戴德了。
“小亮,你说今天俺们能在城里能找到零工吗?”
一番感慨后,赵石头话锋一转问道。
今天并不是三人第一次进城打工,他们已经连着进城十几天了,而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们能找到工作的天数只有一半左右。
没办法,如今正是农闲时分,大多数无法耕种的百姓都选择进城打工,这种情况下,县城的劳动力自然是供大于求。
“不好说。”
赵小亮摇头道:“最近去城里打工的人太多了,能不能找到零工打,全看运气。”
说完,赵小亮不免有些遗憾道:“可惜如今天气太冷了,要是像以往一般冬天也能种小麦,俺们便不需要进城打工,受那些商人的鸟气了。”
似赵小亮这样进城务工的农民,受一些气是在所难免的,毕竟这世上不是所有雇主都像陈稻那样尊重底层劳动人民。
事实上,大多数雇主对待为自己打工的工人是十分苛刻的,虽说不会动辄打骂,但言语挤兑、冷眼相待却是免不了的。
毕竟在某些雇主看来,如赵小亮这样的农民便是跟他讨饭吃的,他根本不需要善待赵小亮这些人。
当然,性子好的雇主赵小亮也碰到过不少,不至于每天打工都受气。
“说到种小麦,俺最近倒是听说了一件事。”
赵万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说道:“前两天俺在城里打工的时候听到别人说,县里好像有了一种可以在冬天生长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