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弥漫、混乱不堪的战场上,枪炮声震耳欲聋,火药味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焦黑的泥土被炸得坑洼不平,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喊杀声、惨叫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乐章。
宁伟在这混乱的战场上左冲右突,他身着满是尘土和血迹的军装,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
突然,在一片硝烟中,他看到了正在射杀鬼子军官的胡宗风。
胡宗风手持步枪神情冷峻,目光如炬。
每一次扣动扳机,就会有一个鬼子倒下。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在这混乱的战场上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宁伟心中一喜,大喊道:“报告师座,我们的援军已经抵达。”
胡宗风面不改色,继续开枪,将一个露头的鬼子少佐射杀。
他仿佛没有听到宁伟的话,直到那名鬼子少佐应声倒地,才微微侧头,冷冷地问道:“来了哪支部队?”
宁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十八军十一师。”
听到是前来增援的土木系嫡系部队,胡宗风脸上严峻的表情略显轻松,他轻声说道:“还不错。”
此时,战场上的鬼子小队仍在负隅顽抗,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精良的装备,与九十五师战士展开殊死搏斗。
但九十五师战士们在胡宗风带领下,士气高昂奋勇向前。
胡宗风手持步枪,一边指挥着战士们冲锋,一边亲自参与战斗。
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他的身影在硝烟中时隐时现,成为了战士们心中的旗帜。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九十五师将士们终于将面前的鬼子小队击溃。
战士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胡宗风看着这些英勇的战士,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在确认战场局势已经稳定后,胡宗风才带人前往指挥部。
他们沿着杂乱的街道前行,路旁是战士们尸体和被炸毁的武器装备。
胡宗风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他的心中在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在鬼子的指挥部里,松井石根得知进攻宝山县失利的消息后,忍不住怒骂道:“整整三个师团居然拿不下一个宝山县,吉住良辅这个蠢货!”
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不甘,双手用力地握拳,指甲深深地嵌进肉里。
“司令官,吉住君已经战死沙场了。”参谋长小林胜男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低着头,不敢看松井石根的脸。
“八嘎!”松井石根恨恨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桌子上的茶杯都跟着晃动起来,“命令进攻宝山县的部队暂时撤退,马上向国内拍电报请求增兵。”
“嗨。”小林胜男急忙离开前去发报。他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慌乱,脚步匆匆,生怕耽误了军情。
鬼子大本营收到松井石根的消息后,便以多田骏为首组织八个师团的援军驰援淞沪。
这八个师团的士兵们在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整装待发。
他们带着武器装备,乘坐军舰,浩浩荡荡地向淞沪战场进发。
这些人脸上没有恐惧,只有盲目的服从和对胜利的渴望。
得知鬼子正在缓缓退出宝山县,谨慎的胡宗风并没有下令追击。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这个时候追击的话,很容易遭到鬼子舰炮和飞机的轰炸。
刚刚经历了激烈的战斗,战士们已经疲惫不堪,如果贸然追击,可能会陷入敌人的陷阱。
胡宗风坐在指挥部里,仔细地分析着战场形势。
他看着地图上的宝山县,眉头紧锁。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知道,宝山县城的防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防止鬼子的再次进攻。
但是随着金陵的电报下达,他不得不对十一师师长彭楚说道:“学长,宝山就交给你们了。”
因为九十五师被调到金山卫休整。
“学弟尽管放心。”彭楚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他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但他有信心带领十一师的战士们守住宝山县城。
为了加强十一师的火力,胡宗风又赠送给十一师二十四门步兵炮。
这二十四门步兵炮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即将在这战场上发挥的威力。
彭楚看着这些步兵炮,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胡宗风的这一举动,为十一师的防御增加了一份坚实的保障。
求好评,求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