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裴一泓点了点头,又担心自己这个老部下理解过头。

他对她这个老部下可谓是知根知底,深知她的性格特点与祁同伟颇为相似。

只要你敢稍稍给她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她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甚至可能会飞得比你预期的还要高。

于是,忙收紧手中的线,往回拉了拉,“宣传当然要搞,但在采用宣传手段时,一定要注意,该坚守原则和规定,不能少,这一点你必须要牢记在心,做到心中有数。”

石亚楠不禁感叹,自己这位老领导胆子实在是太小了。什么原则和规定,想要推动改革,就绝对不能畏手畏脚,像个乖宝宝一样。

别说什么原则和规定,为了发展,就算政策红线都可以踩一踩,当年赵安邦不就是如此,正是他的大开大合,敢打敢冲,才造就了宁川的繁荣。

可当她转念一想时,又觉得或许正是因为老领导这种谨慎的思维方式,上面才会如此信任他,一步步地将他提拔到一把手的位置上。

毕竟,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稳定才是首要因素。只有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才能稳步地追求发展。

这就像是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不稳,即使房子盖得再高再漂亮,也随时可能会倒塌。所以,老领导的谨慎并非没有道理。

要不然,为什么宁川能够发展得比平州好,与裴一泓同一时期担任市委书记的赵安邦,如今却仅仅只是一个常务副省长,想想这其中的差距鸿沟有多大。

赵安邦的确犯了很多错误,也踩过很多红线,不过这些错误和红线放到今天来说却司空见惯,稀疏平常。

一些改革举措在十年前,可能会被视为激进或者冒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的“错误”如今反而成为了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的体现。

只能说赵安邦犯了一个时代的错误,才导致仕途的滑铁卢。

这让人不禁感叹,有时候,一个人的命运并非完全由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所决定,而是受到了时代背景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能找谁去说理呢?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见石亚楠有些愣神,裴一泓问:“在想什么呢。”

石亚楠笑笑道:“没什么,就在琢磨您的话,怎么在不犯错,不违背原则和规定的情况下,还能干出成绩。”

裴一泓笑着摇摇头:“亚楠,你这是点我呢。”

“不不不,老领导,我是认真的,您放心,我绝不会乱来,我向同伟同志看齐,总行了吧。”

裴一泓摆了摆手,说:“向他看齐也不行!”

石亚楠一愣,“老领导,您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同伟同志能干,我们平州为什么不能干了。

总不能因为他是汉东交流过来的,就有特殊性吧。”又忍不住发问:“还是说...他有什么特殊的背景,我听说他是上面钦点过来的?老领导,有没有这回事?”

裴一泓哭笑不得,“亚楠,你什么时候这么八卦了?

我不让你学,并不是因为同伟同志有什么特殊性,也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背景,而是这个风头咱不能乱出。

你啊,只看到了同伟表面上的风光无限,却没有察觉到在这风光背后所隐藏的汹涌暗流。

这小子的思维确实非常活跃,但却太过活跃。

出成绩很好,过渡出成绩却很不好。

官场可不是仅仅靠出成绩就能立足的地方啊!官场真正需要的,是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随波逐流。或者说,和光同尘的地方。

正所谓,快人一步是天才,快人两步是鬼才。

但在体制内,无论是天才还是鬼才都不适应。

在商界,如果你是个天才,是鬼才,自然会受到众人的追捧和赞赏;因为你能给大家带来利益。

可要是在体制内,你是个天才,那只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所有人的针对和排挤。因为你抢了大家的利益。

难道说全国几千万党员、几百万公职人员,还有上百万的领导干部,就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办法吗?

他们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敢,也不能去出那个风头啊!

木秀于林的道理你要明白。”

石亚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所以...,您故意不立马见他,就是让他收收心,压一压他的焰气?”

“可以这么说,这小子年少成名,我担心他把握不住这份机缘,最终成为一个璀璨的流星,陨落。”

石亚楠想起刚才和祁同伟交流的感受,完全没有看到对方流露出一点趾高气昂,居功自傲的神情。

反倒谦虚有礼,向自己请教问题,姿态放的很低,当听到裴一泓先见自己,也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神,并未有任何不不满或者失望的神态。

“老领导,我有些不认同您的说法,虽然我只和他短短交流了十几分钟,但我看的出来,他这个人有些远超同年人的稳重,在他身上,我甚至感受到一些省领导一般的气度。”

裴一泓笑了,“有没有这么玄啊。”

石亚楠也笑了,不确定的说:“或许是我感觉错了,但我能肯定的是,他不是一般的干部,您还得多观察。”

“我相信。”裴一泓认真回忆的说:“他身上似乎有种魔力,让任何一个和他打交道的人都会喜欢上。

当初他初来乍到,只是短短几句话,就让我对他好感倍增,不止是我有这种感觉,华北同志也是如此,安邦同志也对其很欣赏,甚至当着我和华北同志说要给他扶正,并为其保驾护航。

这或许和他当年一些经历有关,但要让安邦同志说出这番话也不简单,说明他真正看好同伟。

所以你能为他说这几句话,我也并不觉得惊讶。”

“那您还压着他?就不怕他有怨气,跑回汉东?”

“就算这样,我也要压,要是他这点挫折都受不了,就跑回汉东,那他也走不长远。

正好,你也别走了,和同伟留下来吃个晚饭,顺便替我在旁边观察观察一下他,替我看看他的心性怎么样。”

石亚楠知道他这位老领导是真起了爱才之心,否则绝不会这么上心一个同志。

“您还想让他等?”

“怎么?不能等吗?官场不就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地方,他有成绩也不能想插队就能插队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