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584章 无敌猛将熊虎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熊虎中,这位当世第一名将王忠嗣亲手栽培的猛将,其威名早已远扬。

在河西、陇右等地,军中内外对他的评价极高,甚至将他誉为“第一猛将”。

多年来,他与吐蕃人和契丹的激战从未间断,在无数次的马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种经验,即便是在整个大唐,也是极为罕见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正因如此,当他统率那区区两千骑兵,却能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始终让身后大半人马不散,这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安庆绪和李光弼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心中的骇然之情难以言表。

然而,对于熊虎中来说,这仅仅是他最基本的操作而已。

他真正的目标,是要将安庆绪的首级斩下。

此时此刻,他身先士卒,奋勇冲锋,仿佛一头凶猛的猛虎,带领着手下的士兵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

正对着的那队叛军骑兵在他的猛攻下,毫无还手之力,被杀得片甲不留,近半的敌军都命丧黄泉。

这队骑兵在熊虎中的猛烈攻击下,犹如被狂风摧残的花朵一般,瞬间崩溃。

他们原本紧密的阵型瞬间被撕裂,士兵们惊恐万状,四散奔逃。

有些人甚至连武器都丢弃了,只顾着拼命逃命。

熊虎中见状,并没有立刻追击那些四散奔逃的敌军,而是站在原地,放眼扫视整个战场。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将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收入眼底。

熊虎中心中暗自思忖:“安庆绪此人虽然统兵打仗的本事平平,但他所率领的这些人马,战斗力却颇为不俗。”

“尤其是他们的兵力仍然占据优势,如果不能一举将其击溃,恐怕这场战斗将会陷入胶着,甚至有可能让敌军有机会重新组织防线。”

想到这里,熊虎中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要想彻底击溃叛军,阵斩安庆绪,恐怕还得再拼上一把才行。

而且,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熊虎中的脑海:“裴徽可是皇子啊,将来肯定会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到那时,老子就能封侯拜将,当上大将军!”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一般,在熊虎中的心中迅速蔓延开来。

他的心思如脱缰的野马一般,飞速转动着。

“拼了!”熊虎中在心中怒吼道,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

他的声音在心中回荡,带着一丝决绝和狠辣。

毫不犹豫地,熊虎中再次大吼一声:“跟我走!”

这一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回荡。

他双手紧紧握住那把长柄砍刀,手臂上的肌肉因为过度用力而高高隆起,青筋暴起。

这把砍刀是天工之城的工匠们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刀身由精钢所铸,锋利无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

只见熊虎中猛地一提马腹,胯下的战马像是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和杀意,嘶鸣一声,四蹄翻飞,如离弦之箭般率先向前疾驰而去。

马蹄扬起的尘土如同滚滚黄云,将熊虎中笼罩其中,远远望去,仿佛他是从地狱中冲杀出来的恶鬼一般。

近两千名骑兵紧随其后,他们训练有素,动作整齐划一。

在熊虎中的带领下,这些骑兵左右散开,迅速形成一个紧密的阵型,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奔腾向前。

他们的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已经冲到了安庆绪拼命重新聚集起的一队叛军的面前。

熊虎中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他死死地盯着叛军的阵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要在这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找到最薄弱的环节,然后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终于,他的眼睛一亮,发现了叛军的一道阵型最不密集、最混乱的地方。

那里就像是巨人身上的一道裂口,正等待着被撕开。

“杀!”熊虎中毫不犹豫地怒吼一声,这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震得所有人都为之一颤。

他在短短二十多步的距离内,迅速提起马速,如同一道闪电般策马向前冲刺。

他手中的砍刀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带着无尽的杀意,直直地朝着那道裂口劈去。

近两千名骑兵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斜斜地猛冲向叛军暴露出的最大破绽和漏洞之处。

就在这一刻,叛军的骑兵们宛如一个外表强大却暗藏致命弱点的巨人一般,看似无懈可击,实则不堪一击。

而熊虎中和他所率领的近两千名骑兵,无疑就是那决定胜负的致命一击。

熊虎中以自己为箭头,带领着这近两千名英勇无畏的骑兵,如同一只锐不可当的利箭,直直地刺向叛军的心脏。

熊虎中本身就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力量,他的肌肉线条犹如钢铁铸就,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而他的骑术更是堪称登峰造极,无论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还是在平坦的草原上,他都能驾驭马匹如履平地。

他手中紧握着的那柄长柄砍刀,不仅坚固无比,而且异常锋利,仿佛能够轻易地撕裂敌人的防线。

而他身上所穿的铠甲,更是坚如磐石,刀枪不入,为他提供了强大的防御能力,使得他在战场上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此刻,熊虎中全力以赴,将自己化作这把尖刀的刀尖,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入叛军的破绽之中。

只听得一声巨响,“轰!”安庆绪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叛军阵型瞬间土崩瓦解,人仰马翻,惨呼声此起彼伏。

熊虎中如同一股旋风般席卷而过,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

紧接着,熊虎中左手顺势抓起一把从叛军手中夺来的铁枪,猛地一挥。

刹那间,一名颇为勇武的叛军将官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熊虎中借助战马的冲击力,让铁枪如闪电般刺穿了那名叛军武将的胸膛。

巨大的力量使得那名武将被硬生生地撞得向后倒飞出去,一连撞倒了四五名叛军士兵。

就在这一瞬间,熊虎中如同一道闪电般冲入敌阵,他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般娴熟。

只见他左手迅速托住长枪大砍刀的刀身,然后猛地将其横到一侧,这一连串的动作快如疾风,让人眼花缭乱。

随着“喀”的一声脆响,熊虎中的这一刀犹如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刀光闪过之处,一连七八个叛军的脑袋像熟透的西瓜一样歪倒在地,鲜血如喷泉般喷涌而出,溅洒得到处都是。

熊虎中的身后,骑兵们如影随形,紧紧跟随。

他们左右包抄,迅速冲入敌阵,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

叛军的阵型在这猛烈的攻击下,立刻变得摇摇欲坠。

仅仅片刻之间,距离安庆绪不到一百步的地方,叛军的防线就已经崩溃。

无数的叛军骑兵惊恐万分,纷纷向后逃窜,就像被惊扰的蜂群一般。

叛军的第二次溃退就这样不可阻挡地开始了,而且这一次的溃退比上一次更加严重,完全失去了控制。

无论安庆绪怎样呼喊,怎样让亲兵射杀那些溃逃的士兵以震慑军心,都已经无济于事。

当然,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熊虎中身后的骑兵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一百多名骑兵不幸阵亡,而那些幸存下来的骑兵,包括熊虎中本人在内,都已经精疲力竭,力气和体力几乎耗尽。

许多骑士都气喘如牛,呼吸急促,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下。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骑兵们在之前按照裴徽所设计的八百米武装障碍进行了数月的艰苦训练,这使得他们在如此剧烈的厮杀中,坚持的时间明显要比普通骑兵长久一些。

熊虎中身经百战,尤其是在马战方面,经验可谓是极其丰富。

他深知此时此刻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停顿,必须要一鼓作气地冲过去。

因此,他根本无暇顾及身后究竟有多少骑兵能够跟得上自己的步伐,哪怕只有他一个人,他也绝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紧紧地盯着安庆绪,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直冲向安庆绪。

“他想要杀我!”安庆绪瞬间洞悉了熊虎中的意图,脸色骤然变得惨白,心中的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原本还坚信自己能够反败为胜的信念,在这一刻开始有些动摇了。

在身旁亲兵们的苦苦劝说下,安庆绪的脑海中开始思考起如何才能安全地撤退逃离这个险境。

然而,熊虎中却宛如一头凶猛的野兽,满脸煞气,气势汹汹。

任何挡在他面前的叛军,都无法抵挡他的一击,往往是刚刚照面,就被他反手斩杀。

“武令珣!你立刻带人去拖住敌主将,我们的兵力仍然占据优势,还有机会反败为胜!”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之后,安庆绪终究还是心有不甘,他紧紧咬着牙关,对着身边的一名武将下达了命令。

武令珣稍稍迟疑了一下,很快便高声应道,表示领命。

他同样是安禄山麾下的一员猛将,其身份地位仅仅比安守忠、崔乾佑等人稍逊一筹罢了。

不仅如此,他还早就暗中投靠了安庆绪,可谓是安庆绪的心腹爱将。

此时此刻,熊虎中正杀得如痴如醉,眼看着与安庆绪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胜利在望之际,突然间,叛军中杀出一员大将,口中大喝一声:“武谋来取你性命!”

熊虎中见状,嘴角泛起一丝不屑的笑容,冷笑道:“你这是不自量力,以卵击石,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说罢,他手提那柄长柄砍刀,如同旋风一般,驱动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径直冲向武令珣。

刹那间,两匹战马如流星般疾驰交错,熊虎中毫不留情地挥起手中那柄长柄砍刀,犹如泰山压卵一般,对着武令珣的头部狠狠劈去!

武令珣见状,冷哼一声,手中铁枪猛地一横,企图挡住这雷霆万钧的一击。

只听得“锵”的一声巨响,仿佛整个战场都为之一震。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武令珣手中那支看似坚不可摧的长枪,其铁木杆竟然在这一瞬间被熊虎中那一刀的巨大力量硬生生地斩断!

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就算是将这长枪放置在地上,任由巨斧猛砍,恐怕也得砍上数百下才能将其砍断啊!

武令珣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

他万万没有想到,熊虎中的力量竟然如此恐怖,所持长刀如此锋利,这一刀的威力简直超乎想象!

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刻,武令珣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侧翼一歪,他双腿紧紧夹住马背,惊险万分地躲开了熊虎中紧接着的又一次猛劈。

然而,此时的武令珣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他面色苍白,满头大汗,哪里还有丝毫的斗志?

只见他拼命催动胯下战马,如丧家之犬一般,向着一侧落荒而逃。

熊虎中纵马疾驰,如狂风一般席卷而来,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武令珣!

武令珣的亲兵们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拦截,试图为他们的主子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熊虎中岂是那么容易被拦住的?他怒吼一声:“挡我者死!”

声音如同惊雷一般,震慑人心。

随着这声怒吼,熊虎中手中的长刀猛地一挥,只听“镗”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

那名勇敢的亲兵甚至来不及反应,连人带兵器就被这股强大的力量直接斩落于马下。

熊虎中速度丝毫不减,继续向前狂奔数步,手中长刀顺势一挥,又有三名武令珣的亲兵惨叫着被斩落马下。

这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瞠目结舌。

尽管如此,武令珣的亲兵们并没有退缩,他们仍然拼死抵抗,企图拖延时间,好让武令珣有机会逃脱。

然而,熊虎中身后的骑兵们也不是吃素的,只见他们左手连发快弩,瞬间射出一片箭雨。

这些箭矢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密集而准确地射向武令珣的骑兵。

顿时,惨叫声此起彼伏,武令珣的骑兵们纷纷中箭落马,场面惨不忍睹。

熊虎中趁此机会,又是一声大吼,他猛力催动胯下的战马,瞬间加速,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武令珣疾驰而去。

武令珣此时已经慌了神,他拼命地鞭打马匹,想要逃离熊虎中的追杀。

但他的速度又怎能比得上熊虎中呢?

终于,熊虎中追上了武令珣,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怒吼道:“死!”

话音未落,他手中的长刀已经如闪电般挥出,带着无尽的杀意。

武令珣根本来不及躲避,只觉得眼前一花,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痛袭来。

他的脑袋像熟透的西瓜一样被轻易地斩落,脖腔中喷出的热血溅了一地。

武令珣的身体也随之软软地倒在了马背上,彻底失去了生命。

武令珣的死讯传来,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安庆绪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原本还抱着一丝反败为胜的希望,但现在这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面对如此惨败的局面,安庆绪终于开始考虑如何安全地撤退。

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采取任何措施或付诸行动,他麾下的叛军就已经彻底崩溃了。

这些士兵们完全失去了控制,根本不听从他和身边令兵的指挥,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溃逃。

熊虎中率领的骑兵和李光弼的骑兵则在乱兵中如入无人之境,他们边追边杀,就像杀羊砍鸡、射兔一样轻松自如。

叛军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无数叛军在他们的屠刀下丧生。

“安庆绪小儿休走!”熊虎中远远地望见安庆绪在近千名亲兵的簇拥下正往北逃窜,他手提大砍刀,一马当先,如猛虎下山般追了上去。

安庆绪见状,心中大骇,他想起了李光弼之前的战术,于是急忙留下两百名亲兵断后,企图阻挡熊虎中的追击。

此时,熊虎中已经带人杀到了近前,他远远地发出一声怒吼,如雷贯耳。

只见他顺手从路边捡起一根铁枪,然后借着战马冲锋的惯性,将铁枪如同闪电一般猛力投掷出去。

只听得“哐”的一声巨响,铁枪如同一颗炮弹一样疾驰而去,瞬间刺穿了四名断后的叛军,并且硬生生地撞开了一个缺口。

他胯下的战马如同狂风一般疾驰,紧紧跟随着那杆铁枪,如影随形。

就在那道缺口尚未合拢之际,他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身后的骑兵们也如饿虎扑食一般,紧随其后。

刹那间,马刀在空中飞舞,如同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

他们居高临下,在飞速的冲锋中,如收割稻草一般,无情地斩杀着那些叛军。

左右两侧,他麾下的骑兵们也纷纷效仿,迅速撕开了缺口,疯狂地刺砍和践踏,毫不留情。

这两百名叛军在如此凶猛的攻击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熊虎中率领的骑兵冲散。

庆绪眼见形势不妙,只得再次派出心腹,带领三百名叛军留下断后,企图延缓熊虎中的追击。

然而,熊虎中却毫不畏惧,他向右一侧身,巧妙地避开了那名带头叛军将官的一枪。

与此同时,他手中的马刀如同闪电一般,朝着那名将官的后脑勺猛劈下去。

只听得“哐”的一声巨响,那名将官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坠落马下。

更可怕的是,他的身体还没来得及落地,就被身后汹涌而来的骑兵的马掌狠狠地踩到了背上。

只听“咔嚓”一声,骨头断裂的声音清晰可闻,紧接着是血肉变形的声音,那声音让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

主将在一瞬间被敌人凌厉的一刀直接斩落下马,那瞬间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战场上的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主将的身体重重地摔落在地,扬起一片尘土,而他的战马则受惊般地嘶鸣着狂奔而去。

原本负责断后的叛军们目睹了这一幕,心中的恐惧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

他们的主将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被斩杀,那他们这些普通士兵又如何能抵挡得住敌人的进攻呢?

于是,这些叛军们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他们发出惊恐的呼喊,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逃窜。

安庆绪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心中的焦虑愈发强烈。

他意识到自己与熊虎中的距离并没有被成功拉开,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敌人的追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再次派出一队士兵,试图阻止熊虎中的前进。

然而,让安庆绪意想不到的是,他身边的亲兵们却对他的命令置若罔闻。

这些亲兵们显然也被刚才的一幕吓破了胆,他们根本不愿意去送死。

更有甚者,一些骑兵甚至直接抛下安庆绪,自顾自地逃离了战场。

熊虎中眼见前方再无阻拦,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狂喜。

他的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驱使着胯下的战马,如同一头发狂的野兽一般,径直朝安庆绪猛冲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