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快穿:最强工具人出征,寸草不生 > 第641章 大冤种小皇帝(2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1章 大冤种小皇帝(22)

她轻轻握住华清的手,触到他掌心厚厚的茧——那是在王府干粗重活时留下的痕迹。

“苦了你了。”她轻声道,指尖抚过儿子袖口的龙纹:

“你还这么小,就要面对形形色色,各怀鬼胎的大臣们。”

“他们都是猴精猴精的,每个人都有八百个心眼了。”

“可惜娘没什么本事,不然的话……”

华清嗤笑了几声:

“母后,朝堂的事,您就不用瞎操心了。”

“在朕眼里,他们不过都是小儿科罢了。”

“再精能精得过朕?”

李秋露一阵精神恍惚,有那么一瞬间,她突然觉得华清太成熟了,成熟的不太像自己记忆中那个躲在她怀里瑟瑟发抖的孩子。

她心中一阵叹息:

“果然磨难使人成长啊。”

殿外阳光正好,将母子二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终于不再像记忆中那样,被铁栅栏割裂成破碎的光斑。

御史台的铜锣声惊醒了太平城的黎明。

御史大夫魏浩征带着三十名衙役,抬着丈二长榜往朱雀大街去。

他身着獬豸补服,腰间玉带压得官服笔挺。

衙役们手持水火棍开道,声如洪钟。

街边早点摊的热气裹着葱花香飘来,却掩不住空气中的紧张。

百姓们揉着惺忪睡眼围过来,见那长榜上“造谣者斩”四个朱砂大字,顿时醒了神。

魏浩征站在十字街口的下马碑旁,亲自展开长榜。

宣纸展开时发出“哗啦”声响,惊飞了檐下避寒的麻雀。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如铜钟般清亮:

“今查原礼部侍郎赵德昌、周文远等十七人,散布流言,妄图污蔑圣上血统,已着刑部三司会审定谳!”

“即日起,严禁私议皇室秘辛,违者杖责三十,再敢曲解圣意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中缩脖子的几个青皮:

“发配边疆!”

人群中响起抽冷气的声音。

有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手一抖,竹签上的山楂滚落满地,红彤彤的果子滚到衙役脚边,却没人敢捡。

“把人带上来!”魏浩征挥手示意。

四名衙役押着两个蓬头垢面的汉子走上前。

左边那人穿件油渍麻花的夹袄,正是昨日在“得月楼”胡诌“太后私通马夫”的泼皮刘二。

右边那个斯文书生模样的,是个落第秀才,竟在私塾里给蒙童讲“当今圣下乃窃国贼”。

“刘二,你昨日在酒肆散布何谣言?”魏浩征厉声质问。

刘三膝盖一软,“扑通”跪下,额头磕在结霜的青石板上:

“大人饶命!”

“小的、小的就是喝多了口嗨……”

“口嗨?”魏浩征冷笑:

“你口嗨倒是爽了,可是句句都是给圣上泼脏水。”

他转头向衙役示意:

“按律,先杖责三十!”

“噼里啪啦”的杖责声顿时响起。

衙役们手持水火棍,每一棍都带着风声,打在刘三屁股上发出“噗噗”闷响。

他惨叫着在地上打滚,夹袄裂开道大口子,露出里面青紫的皮肉,鲜血混着霜粒,在石板上洇出暗红的印记。

围观百姓有的捂住孩子眼睛,有的低头盯着自己脚尖。

魏浩征又指向那秀才:

“你呢?身为读书人,竟也不明事理,跟着造谣?”

秀才脸色惨白,哆哆嗦嗦从袖中掏出一张纸:

“大人明鉴,小人、小人是受人指使……”

话未说完,就被魏浩征打断:

“指使你的人,可是周文远家的人?”

秀才瞪大双眼,连连点头,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溢出黑血——竟是中了毒。

魏浩征瞳孔骤缩,忙让人施救,却已晚了一步。

他无奈叹息:

“看到没有?这就是给人当刀的下场。”

“事情败露后,还会被人杀人灭口。”

在一系列严苛的举措之下,街头巷尾的谣言如被踩灭的烛火,很快熄了声。

云川城的秋风裹着金沙江的湿气,将安重道的蟒纹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携家带口跑来了云川城,却不敢当面见靖西王安保塔。

他怕安保塔会扣押自己,便派了王福海去探口风。

早上天不亮,王福海换上一身灰布长袍,怀揣着安重道的蟠龙令牌,坐着马车朝着西南首府锦阳城驶去。

到了中午时分,进了锦阳城后,到了靖西王府的鎏金大门前。

通报后,王福海跟着小厮穿过九曲回廊,沿途所见士兵皆甲胄鲜明,腰间佩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咽了口唾沫,想起安重道说过“西南军皆虎狼之师”,此刻才算真正领教。

“王公公,王爷有请。”小厮推开雕花木门,只见坐在屋里的男子面容冷峻。

安保塔身着玄色劲装,腰间别着柄镶宝石的短刀,正低头看着桌上的羊皮地图。

听到脚步声,他抬眼扫过王福海,脸上带着一抹假笑:

“哟,还真是王公公呢。”

王福海忙掏出蟠龙令牌,双手奉上:

“王爷,这正是陛下贴身之物,请王爷查看。”

安保塔接过令牌,指尖抚过蟠龙纹路,忽然冷笑出声:

“当年先帝驾崩时,可是满城素缟,怎么如今又活过来了?”

王福海心脏狂跳,却强作镇定:

“陛下重病,为了宛国局势稳定,传了皇位。”

他向前半步,缓缓说道:

“王爷可知道,那安华清小儿有多荒唐?”

鎏金香炉中飘出龙涎香,混着血腥气,让王福海一阵眩晕。

他定了定神,细数华清四大罪状:

一是对太上皇不尊,大匈退兵之后,居然不接太上皇回太平城。

二是不孝,居然把自己亲爹齐王安重国给抓起来并关进天牢。

三是昏庸无道,杀害尚书令王鸿儒、沈相川等忠臣。

说完上述三条,王福海刻意压低了声音:

“最关键的是,安华清很可能没有皇室血脉,他是齐王最不受待见的一个妃子和马夫所生。”

“换句话说,他可是窃国贼,不仅他该死,太后和马夫都该死。”

最后,他补充道:

“太上皇希望王爷能够起事,打入太平城,助陛下夺回皇权,拨乱反正,重振朝纲。”

“若是成功了,陛下愿封王爷为一等侯,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