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

德意志帝国,柏林;

战前会议在此召开,各国的军方代表都来到此地。

除开李开芳作为大夏帝国军方代表。

还有德意志的老毛奇,血王子卡尔,意大利、奥斯曼、瑞典、罗马尼亚的陆军元帅。

一幅巨大的欧洲地图沙盘,横亘在会议大厅的中央。

各国代表都拿着指挥杆,比划着。

“毛奇总参谋长,大战伊始,在获得制海权之前,大夏帝国陆军无法跨海登陆英法。”

李开芳在翻译官的帮助下,将大夏定下的策略给盟友们介绍。

“为缓解贵国多面作战的困境,大夏帝国将从中亚闪击沙俄!”

“英吉利、法兰西两国需贵国和意大利王国合力先行拖住。”

德意志总参谋长老毛奇,今年已经八十余岁,老态龙钟。

有些佝偻。

但目光锐利,炯炯有神。

他以冷静、理性着称,专注细节,强调战前周密准备,战时灵活应变。

所谓“计划即一切”!

“李司令,不知贵国准备调集多少兵力,向沙俄进攻?”

老毛奇听到“闪击”沙俄,瞬间来了兴趣。

利用铁路快速调动部队是他的首创,德军的“闪电战”思想,就源自于他的机动战理念。

“他认为,要缓解德意志东面压力,牵绊住沙俄,需要的兵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沙俄正在推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取代旧农奴征兵制,现役和预备役军队约有90-100万。

若要进攻,在他看来,需要的军队数量不是一个小数目。

“先期不低于五十万,逐步集结至百万大军,若有需要,可以复员更多!”

“哗!”

在场各国元帅听到这话,一片哗然。

不愧是横跨属州的大国,动辄百万大军,而且是以少胜多成名的世界第一陆军。

老毛奇闻言,微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继续说道:

“若是如此,再加上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倒是能让沙俄没有精力再进攻德意志帝国!”

奥斯曼帝国常备军核心作战力量约12万–15万人,包括步兵、骑兵和炮兵。

此外;

还有预备役约20万–30万人,装备和训练水平参差不齐,战斗力较弱。

也是四年前第十次俄土战争失败后,才开始改革预备役制度;

时间较短,效果有限!

现在动员起来,招募五十万军队,还是可以的。

在老毛奇心中,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只能打辅助战、为偏师;

若作为主力,恐怕很容易崩溃,起反作用。

那么多次俄土战争,输多胜少!

现在有大夏帝国作为进攻沙俄的主力,德意志就不再担忧东线的战事。

“西线战事,就交给德意志吧!”

老毛奇大手一挥,指挥杆在法德边界狠狠一戳。

十年前的普法战争,他能快速击败法兰西帝国,如今德意志实力又更强;

现在的法兰西共和国,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

日常乳法罢了!

他们的预备役制度已经实行近七十年,军队制度非常完善;

本就有四十多万常备军,这几个月的复员,组建百万大军近在眼前。

李开芳点点头:“好,即是如此,东线指挥权由大夏帝国主导,西线战事交给贵国主导!”

若要让大夏帝国的将军,去指挥欧洲军队作战,肯定会有很多不便。

分成两个主战场,才是最佳策略。

接下来;

多方商议,第一期动员兵力数量和兵力布局。

东线战场;

大夏帝国军队100万,奥斯曼帝国50万,罗马尼亚10万,合力进攻沙俄。

西线战场;

德意志帝国军队100万,意大利王国30万,合力主要进攻法兰西共和国,缓解西班牙的压力。

“李总司令,大战开始之前先来个开胃小菜,为盟友们助助兴!”

老毛奇将指挥杆,指向丹麦地区。

“德意志帝国将派遣十五万军队,瑞典王国出动五万,合力先灭了丹麦!”

东、西战线作为主战场外,北面还有个小蚂蚁。

这个小国;

为了报普丹战争之仇,加入到伦敦那边,夹在大国之间而不自知。

在惶惶大势之下,只能沦为炮灰。

他指挥杆往左移动,继续说道:“还有荷兰,必须先灭了它!”

荷兰与大夏帝国仇深似海,才加入到伦敦联盟之中。

国小民寡,也是对方阵营的炮灰角色,德意志这头老虎,打个喷嚏,两国即灭!

“好,预祝贵国旗开得胜!”

先拿下小国;

可以组建傀儡政权,让其召集军队投入到战争之中,虽不顶大用,但作为战场炮灰还是可以的。

会议散场之后;

德意志百万军队,其中由血王子卡尔统帅四十万到西面边境,与意大利一起,对法兰西造成威逼之势力。

再调集十万军队驻守东面的波兰走廊,防御沙俄偷袭。

剩余军队;

十五万进军丹麦,二十五万进军荷兰,开局即尽全力,火力全开,多线作战。

.

而大夏帝国这边,除了原中亚战区的36万驻军外,又从南美本土地区抽调五个军15万;

在里海边的西海城周边,进行战前集训、适应环境。

后续的军队;

将从中华王国就近调集,神州现在处于大夏帝国的心腹之地,安全无虞。

整个中亚地区,也开始密集战争阴云。

.

伦敦城;

在盎撒人的召集下,伦敦同盟的各国也在商讨作战策略。

“咳,各位……”

英吉利首相格莱斯顿清了清嗓子,让纷乱的会议安静下来,听他说话:

“日不落以对大夏帝国研究十多年,并多次模拟作战,我们的总方略是:先欧洲,再大夏!”

若李开芳在此,恐怕会开心的跳起来。

盎撒人讨论的方略,主线方面和李开芳预料的一模一样。

预判了敌人的预判!

“我们同盟海军,先以游击、封锁之策,防止大夏帝国支援欧洲战场。”

这些年;

随着大夏帝国传送阵放开民间,他们也调查到传送阵的区位。

若是在传送阵区位附近,骚扰、拦截、预警,能起到奇效。

“击败德意志 ,拿下欧洲之后;再集结伦敦同盟的所有军舰,进攻大夏帝国某处,攻其必救。”

“我们掌握主动,牵着敌人向我们的计划进军……”

格莱斯顿侃侃而谈,会议完全以他们盎撒人为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