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某朝-丙地-甲:总之就是这样,于是,有一个叫做李垂的官员,他一直对辽国心怀警惕(这其实没有错),并且为未来而不断规划和防备(这其实也没有错,反而要比那些自以为永久和平然后根本不愿意思考可能的危险的官员好多了),然后,他认为黄河一定会在将来向北改道,然后辽国就可以利用黄河水道,顺着下来,威胁宋朝,最终,他写了一部《导河形胜书》呈给朝廷]

[甲朝-丙地-某某某:确实,有这种心还是好的,没有失去警惕,没有沉浸在和平的表象之中……那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黄河向北改道了吗?]

[丙朝-甲地-甲某:他的心没有问题,只不过他对黄河的判断出了问题……黄河没有向北改道,而是更容易向南偏移(这和后来宋朝把黄河决堤没有关系,本身当时黄河就容易向南走)]

[丙朝-甲地-丙某:所以说,是他的判断出错了?然后,朝廷相信了他的判断,于是开始为了不让黄河向北改道而努力?但是朝廷为什么就会相信他的话?朝中难道没有其他的懂得水利地理的官员了吗?]

[甲朝-乙地-乙某:不知道,宋朝朝中有什么在当时很出色的懂得水利地理的官员吗?要我说,这种人才在我们这里也不多,大部分人其实对于治河也好、水利也好,其实根本没多少认识和了解……很多官员就是搞政务还可以,水利治河这种东西那就根本没什么水准]

[乙朝-甲地-某某某:我支持这一点,就像我这边,明明所有有着多年耕种经验的农人都懂得的一些水利知识,知道不能怎么做,结果前些年的一个官老爷他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吧,但是人家还一定要动河道和水利,结果就是我们这边直接出了大问题……反正那些官员都是这样的,或者说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乙朝-乙地-乙某:其实宋朝朝廷本来也没有理会李垂的上书,直接搁置了。但是后来,在宋仁宗在位期间,黄河下游有一小段真的稍微向北走了点,然后朝廷就有人想起来了李垂的观点,然后大家就真的相信了黄河日后一定会向北改道,然后所有人就都慌了,然后就决定要不能让黄河真的向北改道,于是,他们就决定要自己改变黄河河道……

最开始,所有人的基本目标大致是,让黄河笔直的向东走,而不是向北,也就是让黄河改道六塔河 (河南清丰县)]

[丙朝-一点地-乙某:……完蛋了,黄河这玩意儿,没事儿最好不要招惹,更何况是直接强行让黄河改道这种大动作……如果有在宋仁宗在位期间的宋朝百姓,建议你们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黄河边上,是不是在六塔河附近,如果是的话,一定要看看需不需要做好搬家的准备……]

[甲朝-乙地-乙某:幸好我家距离黄河比较远,也不在六塔河(事实上我根本没听说过)附近]

[甲朝-丙地-某某某:我看到了,我会通知乡亲们看要不要做准备的]

[乙朝-乙地-某某某:只不过就像是上面有人说的那样,真正又懂水利又懂治河又懂政治能爬到上面的官员非常少,所以宋朝虽然决定改河道,可却根本没有严格考量论证一下该怎么进行这个改道计划;而黄河本身的治理难度大家想必都明白,所以事情就开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再也收不住了]

[丙朝-丙地-某:虽然确实也有不少官员认为这种想法非常不切实际,虽然他们不太懂水利治河,但大家都知道黄河的难搞,但皇帝的想法已经定下了;哪怕有官员直接表示,一旦黄河真的直接向东走,那一定会到处泛滥,影响到齐、博、德、棣、滨五个州(宋朝这几个州的百姓自行对号入座),而且甚至连上游都会出现决口的问题,但宋朝还是决定要黄河改道]

[甲朝-甲地-某:!!!!我就是这五个州之一的人!!!怎么朝廷要搞这种大事,要动黄河了,还很可能会因此导致黄河泛滥到我们这边,结果却一点也没有知会一下我们?!!!朝廷是真的打算直接把我们淹死吗!]

[丙朝-甲地-甲:……不用说这些有的没的的废话了,朝廷什么时候可靠过?不一直都是这样?与其在这里纠结,不如一边骂朝廷,一边开始准备准备,看要不要搬走,能往哪里搬,就算不搬也得把家当收拾好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甲朝-甲地-乙某:不过可能讲了这件事情之后,朝廷就不会再搞什么黄河改道的事情了?]

[丙朝-乙地-乙某:这确实,朝廷肯定也在看我们在聊什么,三易回河要是真的被证明一点好处也没有,还让你们这些宋朝百姓现在就骂声一片并且人心惶惶,那估计他们就真的不会继续搞了]

[甲朝-丙地-乙:以及,估计你们到时候真的打算搬的时候,朝廷很可能会发布相关命令,不让你们随便搬走……所以搬不搬这件事情还很难说]

[乙朝-乙地-丙某:我继续讲哈,原本黄河在宋朝的时候,基本上是沿着东汉的河道在走的,大体上情况还算稳定,其实也挺不错,可以小动治理一下,但是根本没有大动的必要,但反正宋仁宗态度坚定(顺带一提,大家作为小民,在看皇帝庙号或者谥号的时候可不能直接被“仁宗”之类的迷惑了,虽然“仁宗”这种庙号整体来说还算不错,至少要比什么“徽宗”“炀帝”之类的好很多,但是也不代表就一定非常有利于小民,就比如这件事情上非常坚持自己意见不理会大臣们劝说的宋仁宗)

然后,宋仁宗在位期间,宋朝先是把黄河这段时间走过的向北的一条河道给堵了(这段河道经过河北大名,然后到山东聊城西,然后继续到河北,和卫河合在一起入海),成功把黄河引到了六塔河的河道里面,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