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等人全都震惊地看着这一篇评论。
他们甚至没能看到后面,而是在看到开头几句话的时候,就全都保持不住平静的心态了。
——这上面说了什么?这上面在说什么???
宋朝,把黄河改道了?宋朝在黄河治理方面罪孽深重???
凡是一个头脑正常的皇帝,皇子,大臣,以及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再加上生活在黄河附近的百姓,没有人不清楚黄河的重要性,也没有人不清楚黄河的影响力——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黄河,可以说是北方许多城市的关键命脉,虽然这条河总是会泛滥,很容易出现洪灾……但黄河的价值和意义从来不容小视。
这就是关键命脉,就是核心所在。
而黄河的影响力,同样巨大。
这不仅是因为黄河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通常来说,这种意义和价值就是黄河的正面影响力,黄河周边的城池、百姓、官府等都要依靠黄河,都不能离开黄河。
而黄河还据有非常重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黄河容易泛滥和携带大量泥沙的特性——黄河很庞大,虽然没有长江庞大,但对于朝廷、地方官府、百姓而言,也已经是绝对的庞大,这种河流还容易决堤,容易淹没周围的城池良田……
其所能够造成的负面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能够轻视。
杨坚也不例外。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都不例外。
或者说,这些朝代的正常皇帝,正常大臣,每天每月每年都有一定的精力和钱财会花费在黄河治理方面——如何能够保证黄河更好地流淌而不会决堤?如何能够建造更加坚固的堤坝?是否需要对现有的堤坝或者河道等进行一些改造?……
黄河。
黄河!
所有人的不少精力都要放在这上面。
而宋朝,竟然没事儿搞黄河改道?
“这宋朝到底是怎么有这种勇气这么干的?难不成他们在治河方面有了什么突飞猛进的进步,发明了什么比我们现在有用得多且好用得多的治河方法?”
杨坚虽然已经猜到宋朝估计改河道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好结果,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抱有一些希望——不是因为他多么看好宋朝,而是因为他想要这样的治河方法。
“或者,他们找到了最合适黄河的河道?只要把黄河引导到这条河道上,黄河泛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他自言自语,虽然说的是宋朝,但实际上不如说是杨坚本人对治河方面的期盼。
——要是有什么能够大大改进的治河方法就好了!
就算做不到一劳永逸,至少也能够事半功倍不是?
不过很快,他就从这种畅想中回过神来。
醒醒吧,这不太可能……
然后,他定睛一看,顿时傻眼了。
……这上面是什么意思?
常凯申,运输大队长,花园口战神……这些词他一个都没见过也没听过,不过看起来是在指同一个人没错,而这个人为了阻挡某个敌军南下,拖延敌军南下的步伐,不惜掘开了黄河,导致黄河肆意泛滥,到处流淌……
然后导致了八十多万人的直接死亡,以及不知道多少人的在流离失所后的死亡……
八十万人!
这个数字把杨坚真的浑身一凉,心头颤抖。
这样的人数,八十万,八十万……八十万这么多人!
这个人挖掘黄河,到底淹了多少地方啊!竟然能够直接导致了八十万人的死亡……太可怕了,这种家伙,他难道没有脑子吗?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决定会造成什么影响吗?
即便是放在大隋,如果真的有哪个皇帝突然决定掘开黄河,然后导致黄河泛滥,并且直接造成八十万人死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那杨坚都不用想,就能知道接下来的发展——这数千万人,那就特么的全都是造反的主力军!
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加入这个造反队伍!
至于接下来的结果会是什么……就算这群人最后不能建立新的朝廷,他们肯定也能把多大隋直接拖入深渊……
干出来了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这常凯申——这听起来还像一个人名——难道没有被人推翻吗?
-
朱元璋等人对于宋朝做出来的这件事情,对于杜充此人,都充满了愤怒和厌恶。
虽然如今已经是大明的天下了,但是朱元璋等人也都记得元朝末期那黄河水患的可怕场景,以及水患带来的可怕影响——特别是对当地百姓的,同时,对元朝朝廷也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负面作用。
尽管宋朝和大明之间隔了一个元朝,大明的水患问题、黄河治理等问题其实很多都有着元朝之前胡搞乱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谁能说,这宋朝搞出来的这一出,没有一直影响到如今?!
水患,黄河泛滥,这种事情的影响时间可不是一天半天、一年两年,而是能够持续数百年的!
就算经过了元朝的胡搞乱搞,如今的水患问题主要的来源都在元朝身上,可是宋朝造成的负面影响估计也还是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这就够够了。
谁让宋朝确实干了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