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598章 怎么就变成了这样·评论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8章 怎么就变成了这样·评论1

与这些百姓的态度不同,赵匡胤等宋朝皇帝,以及许许多多宋朝官员们,则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崩溃之中。

——没错,大崩溃,即便是自觉已经心如止水的赵匡胤。

大宋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啊!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赵匡胤翻来覆去地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没觉得大宋的制度能够把大宋导向这样一个结局。

他不明白。

为什么?哪里出了错?

怎么大宋灭亡就灭亡吧,被敌人打进来而不是内部造反或者分裂灭亡也就算了,但最后为什么会是大宋的两个皇帝以及后宫妃嫔、皇子皇女、太子宗亲等等全都被一锅端啊!

还不是直接被杀的一锅端,而是被人家抓回了自己的地盘的那种一锅端。

这还不如当场全部被杀来得好……

这些人只要还在金国活着,就一定会是大宋的耻辱——被钉死在史书上一辈子不得翻身的那种。

那对于大宋而言,负面影响大到无法言说。

以更不要说,日后“大宋和金国的对峙”,意思不就是说,后来的大宋也一直没能重新洗刷耻辱、把金国干掉,或者至少让金国惨败,打进金国的领土,夺回大宋原本的地盘,让那些被抓到金国的人得以回家……

而是不得不憋屈地和金国共存。

这样一来,这些人在金国就显得越发耻辱起来。

——特别是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个皇帝。

甚至可以说,其他人就算没有死亡,而是活着,造成的影响全部加起来也根本没有这两个家伙在那边苟且偷生来的大!

这两个东西,怎么就不能自觉地去死一死呢?

【评论:其实当时北宋选择联金灭辽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一直心心念念着燕云十六州,那个时候辽国衰落而金国崛起,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唯一的问题就是宋朝自己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回复:这么说的话也对,如果当时和金国联合的国家不是当时的宋朝,而是兴盛时期的汉朝、唐朝、明朝,那情况确实会很不一样,关键还是在于宋朝自己对自己的实力严重缺乏正确认识

没错,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能够干掉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宋朝想要联合金国也不奇怪,而且谁让宋朝之前自己也不是没有打过,但一直都没能成功呢?所以可不得就想着能不能走走其他路子了

……话说,我一直觉得宋朝自己对自己的实力严重估计错误很难理解,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之前几次尝试攻打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都失败了,而且那还是在开国阶段,堪称是军力最盛的时候,难道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实力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吗?怎么,当时干不掉辽国,现在就能敌得过绝对能干掉辽国的金国了?

可能,还是他们觉得金国对宋朝的领土并没有太大的渴望吧……

这话谁信?哄鬼呢

确实是哄鬼呢,但是谁让人家宋徽宗和一群他信重的大臣们都相信了呢

……

绝了

其实归根结底确实是对自身实力的严重误判才导致了后续的惨烈结果,如果宋朝实力足够强大,完全不惧金国的话,那就算误判了金国的野心,也依旧有挽回的能力;而且也不需要太过考虑什么地缘平衡不平衡的事情

楼上说的没错,虽然不少人认为宋朝这个选择非常短视,不知道唇亡齿寒,不知道弱者想要远交近攻的时候就必须足够敏锐、足够了解地缘平衡(当然这也确实是事实),但如果宋朝实力足够,那就不存在短视的问题,也不存在所谓“弱者的远交近攻与唇亡齿寒”

一切的一切,最深的根源都在于实力不足

当然,还有明明自己实力不足却还依旧觉得自己实力强大,无所畏惧的巨大误判(就像是当年的印↗↘度↘)

哈哈哈哈哈提到印度就想笑,当年的印度还真是

印度不只是当年吧,现在也依旧很神奇

……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北宋能够对自己的实力评估出现那么严重的偏差?

不知道,如果知道我就不在这里翻评论了

不知道,如果知道那我就能够理解宋徽宗了

……】

李世民赞同点头。

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嘛!

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那么很多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太顾忌——如果愿意顾忌,那是自己比较讲究;如果不愿意顾忌,那就是自己比较灵活,总而言之,顾忌与否都有道理。

像是大唐,如果大唐处在宋朝的那个位置上,那还考虑什么?直接大军开拔,冲着辽国就过去了,目的就是夺回燕云十六州!

至于说辽国的存亡问题,那就看到时候大唐的情况和需求了。

而如果是这个金国兴起辽国衰落的状态的话,那就更好了!

这种敌人处在混乱状态,尚未达成统一力量的情况,就是发兵的好机会——等到大唐获得了自己想要的领土之后,如果辽国和金国还存在,那么大唐对他们也自有安排;如果他们不存在了……那就不存在了呗。

哪儿需要太过注意什么地缘平衡不平衡的,更不用说什么弱者的远交近攻、唇亡齿寒了。

鼎盛时期的大唐,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如果宋朝也能有这样的实力的话,那他们想要联合金国,那就联合;不想要联合金国想要自己出兵,那也没问题。

至于说辽国灭亡之后金国可能会对宋朝虎视眈眈,那根本不是问题。

要是宋朝有那样的力量,那么辽国原本的领土在分配的时候,就根本不会全部落到金国手上,甚至是反过来,基本上全部落在宋朝手里,金国反而要看宋朝脸色过日子——又哪儿来的金国大军入侵宋朝呢?

当然,事实证明,宋朝根本没有这样的实力。

别说镇压金国了,就连已经衰朽、不是金军对手的辽军,宋朝都打不过,两战两败,把宋朝的虚弱展示了个淋漓尽致。

这种情况下,作为事实上实力虚弱的一方,宋朝就必须考虑地缘平衡,必须考虑远交近攻这种策略中,是否会出现唇亡齿寒的问题,是否会导致平衡崩塌、继而殃及自身……

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宋朝,准确来说,是下决定的宋徽宗和他的一干亲信,确实是短视愚蠢无疑。

——所以,李世民也想要问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宋朝,作为皇帝的宋徽宗和不少大臣,能够都对自己的实力认知出现这么严重的偏差?

这差的都不只是一点半点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