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以,这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当上次相和宰相的?大宋的科举制度就筛选出来了这些个人才?”赵光义不可置信。

作为注重文治的大宋第二任皇帝,虽然他对外的战争和政策屡屡出错,出现了许多问题,甚至最后还直接转变成了“守内虚外”的国策,但是他对内的各种文化、制度、经济建设可是大有作为!

科举制度的完善和进一步推广,就是赵光义的一大执政要点。

他也一向觉得,自己在建设科举制度这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

剩下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的是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也无从解决;有的是时间长了一个制度必然出现问题的那种,现在同样不可能解决。

但是——日后,大宋的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竟然是这样的?!

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一方面,才能更优秀的人确实不一定能够在政治上走到高位;但是,赵光义自觉,自己推行科举制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他希望,即便在政治上走到高位的是“才能不那么优秀的人”,这些人的也都具有一定水准的才能。

通过科举制的筛选,至少能够保证朝堂中的人,不论是否长于政治、是否擅长勾心斗角,他们在个人才能方面都能达到水准线上。

这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日后大宋的宰相和次相会是这等相信妖人神棍言语的家伙???

他们的水准线上的个人才能呢?

“朕也不是说禁止他们信奉宗教,但是这种敌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只要还是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应该知道不能相信这种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妖人吧?”赵光义被刺激得开始自言自语起来,“虽然朕也相信大宋王朝天命在身,,蒙受上天庇佑,上苍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大宋被金人这样一个蛮夷国家覆灭,可这种莫名其妙冒出来的人……”

赵光义觉得自己的脑子都有点打结了。

大宋当然是天命在身!上苍庇佑!因为大宋就是天下正统!

所以,上苍一定会降下神迹,帮助大宋避开这一劫——后来大宋也真的延续了下去,虽然从大宋变成了南宋,但确实没有被这野蛮的金人给灭亡。

因此,赵光义也并不会彻底否认“神兵天降”的可能性。

可是这种神兵天降,如何会是被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也没有什么师承的莫名其妙的宣称自己有法术的人带来?

根本不可能的!

就算真的有神兵天降,那也一定是要先和大宋天子,或者一些德高望重的朝臣公卿、修行之人接触,然后来帮助大宋——怎么可能从路上冒出来一个人就能做到?

这宰相和次相两个人,他们当时为什么会相信这个叫郭京的家伙!

哦,选择相信的理由还那么离谱,让赵光义都没办法吐槽。

就因为一首诗里面的一句……你要说这是什么传闻中李淳风等人所着的推背图,或者什么上古八卦预言云云,也就算了,毕竟这些都还真有这样的名头;但是你,根据一个同样他没有听说过的人写的一首诗……?

且不说这个作者到底是什么人,问题是人家写这句诗所表达的内容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很有可能,根本就和大宋的危局、拯救大宋毫无关系,只是一时感慨罢了。

这样的诗句,竟然能够被这孙傅联系到现实,再联系到这个招摇撞骗的郭京身上……

赵光义现在觉得,自己在科举制度方面做得还不够,远远不够!

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正和完善!

至少,至少不能让日后的大宋真的再出现一些这种明明通过了科举考试的选拔,结果还是会搞出来这种让人大脑充血的见鬼操作的家伙。

别搞得大宋能和那东晋的王某人一样,也因为这种事情出了名……

【宋钦宗在危局之中,已经丧失了所有思考能力,只要可以退兵,他完全不愿意去思考到底对方有何用意,于是让宰相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军处求和。】

【金军的两个主帅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议和,那是因为“自古以来,有南就有北,缺一不可”,所以,只要宋朝愿意割地,那就可以议和。但是吧,这个议和的人选可必须讲究。】

【何栗等人忙问:“需要什么人?只要能议和,一切都好说。”】

【金军表示,那自然是必须要身份尊贵的人啦!至于是谁,不如太上皇本人吧!】

【何栗等人听到这个答案,不仅没有不满或者慌张,反而相当高兴,他们觉得自己议和有功,金军马上就能退兵了,于是高兴地回去告诉了宋钦宗。】

【但是赵佶那是什么人哪,那是对自己的性命无比看重,不愿意冒任何风险的人,他坚决不去。】

【可宋朝上层现在已经相信了金军议和的说法,并且不愿意真正思考一下,所以,这个议和可不能失败,于是,宋钦宗选择自己过去。】

“不是,他这就去了?”刘邦震惊。

一向懒洋洋的表情都没了——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之前的那几次故事中,刘邦虽然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表型变化,但确实没有这样过。

他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眨了眨眼,重新看向了画面。

还是那样!上面的文字依旧,画面中的宋钦宗赵桓也依旧是在往城外金军大营中走的样子。

刘邦:“……”

他有些无助地看了看周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看了看……看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这话到底该怎么说,也想不太明白宋钦宗和宋朝大臣们的脑回路。

他怎么就这么去了?他竟然就这么去了!

他可是宋朝的皇帝啊!皇帝!

虽然上面还有个太上皇,但是太上皇理论上就是不能和当时在位的皇帝相比的!哪怕有孝道之类的横在那里,但最重要的终究还是当时在位的这个皇帝。

宋钦宗,赵桓,到底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究竟是什么身份,有没有认识到如今宋朝和金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局势情况,有没有认识到自己本人的能力和金军的力量……

他到底有没有什么正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