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综艺,炒股也有真人秀 > 第27章 行情指标量化测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我要讲的是行情指标的量化测试。行情指标虽然简单,但用于量化交易的收益不一定比其他指标低。与此同时,行情指标也可以作为测试的附加条件。”

这时有人问:“行情指标指哪些?”

“涨幅、振幅、成交金额这一类的,都算是行情指标。”

“哦。”

“我举个例子,股价创15日新低,就算是一个行情指标。”

“懂了。”

“好,现在我就以涨幅为例,介绍三种常用的量化策略:动量策略,反转策略和均值回归策略。”

田园告诉学员们:统计涨幅一般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是用年报周期,统计的是4月底至次年的4月底;第二种是半年周期,统计的是4月底至10月底;第三种是四个月为一个周期。”

学员们点头。

“方案一是长线方案,二是中线方案,三是短线方案。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周期相同,有利于对比,也有利于记忆。”

“应该不只这一个理由吧?”有学员问。

田园笑,“说的对,其实这几个时间点,也是机构资金调仓换股的时间点。大资金进出一些股票时,必然会影响这些股票的价格,所以在这几个时间点更容易出现行情。”

众人点头。

田园继续讲:“动量策略的原理,是目标周期内涨幅较高的股票,在下一周期内的涨幅可能也会比较高。”

他提出,如果是年度涨幅,动量策略就要在每年的4月底,对目标股进行一年涨幅的排序,然后把这些股票从高到低平均分成五组。涨幅最高组、次高组、中间组、次低组和最低组。

“分好组后要统计各组股票在下一年的涨幅。”

听到这,有人问:“那要怎样评价策略的有效性?”

“问得好。评价量化交易系统时,必须有一个对照组,就是既要看符合条件的个股平均涨幅,也要对比不符合条件的个股平均涨幅。”

听到这个,学员们有些不解。

田园解释说:“股市有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数量不同的两组股票,一般是数量多的那组平均涨幅更高。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每组股票的数量要超过十只。”

此言一出,众人惊讶。

“为何会这样?”田园自问自答:“这是股票市场的轮炒机制决定的。我们知道大资金为了业绩,或者游资为了赚钱,总是会寻找机会炒作一些股票。哪怕指数处于熊市中,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一些个股被炒高。”

众人点头。

“但牛股的占比比较低,可能十只股票里才有一只。我问你们,一组股票有五只,另一组股票有十只,你们觉得哪组股票,更有可能包含这只被炒高的大牛股?”

“十只那组里。”

“正确。原因很简单,十只股票里有一只大牛股的概率,比五只股票里有一只大牛股的概率高,而有了这只股票的涨幅,这组股票的平均涨幅也会提高”

他继续讲涨幅动量策略:“为了验证哪一组的后续涨幅最高,我们应该多设置几个股票池。比如三个股票池各500只个股,我们要分别进行排序和测试。”

田园提醒大家,只有三组测试的结论一致,这个结论才是可信的。

“但是有一点,年度涨幅排序不具有优势的股票,它们的半年度涨幅或者季度涨幅,反而可能会有优势。”

学员们点头,一个人问:“就是有些个股的动量延续时间长,有些个股的延续时间短呗?”

“是的。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试着用三个月的排序分组,看看半年后的涨幅怎么样。也就是通过参数的调整,找到有收益优势的策略。”

田园停顿了几秒,继续说:“相信有的人已经猜到我要说的下一个策略了。没错,就是涨幅的反转策略。其实它和涨幅动量策略可以同时测试。因为我们在分组时,涨幅最大的是动量组,那么涨幅最小的就是反转组。”

众人点头。

“好了,现在我说第三种策略,就是涨幅的均值回归策略。这个策略有时和反转策略很接近,但它们又有不同。”

田园指出,均值回归策略的重点在于均值两个字,就是必须统计出一个市场平均值,这样才有回归的参照物。

“那具体要怎么做啊?”有学员问。

田园说:“个股的涨幅,参照物就是市场的平均涨幅,或者是大盘指数的涨幅。所以它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在一个时期内个股的涨幅要低于市场平均值。但在更长的时段里,它的涨幅又与市场平均值很接近。也就是说,只有长期走势一致,才表示这只股票是有回归倾向的股票。”

学员们闻听不是太理解,纷纷一脸疑惑。

田园见状说:“均值回归要同时考虑时间与幅度。只用文字说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看图吧。”

他给学员们看了一张图,是一只个股与指数的K线对比图。“大家看,个股和指数在六年周期的累计涨幅是相同的。但我们一段一段看就会发现,这只个股前两年的走势与指数几乎一样,而中间两年的涨幅是落后于指数的,到了最后两年它又逐渐强于指数,直到六年的总涨幅与指数相同。”

“那就是说最后这两年是在均值回归?”

“对,就是这样。如果回到四年前,我们发现这只股票两年的走势与指数一致时,基本可以认定它是有均值回归潜力的个股。这样在中间两年它落后于指数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最后两年会强于指数。”

田园想了想,继续说:“只是一种思路而已,但策略绝对不应该这么简单。对了,还有一点,用均值回归策略必须是组合投资。因为单只个股落后于市场的平均值,可能是有利空消息的影响,它可能就不会回归了。”

他提醒学员们,用这个策略前一定要看个股消息面,只买基本面和业绩正常的个股。同时,购买的个股数量越多,就有越高的概率实现阶段性的均值回归。

“由于多数个股是随指数运行的,所以买一组落后于指数的个股,在下一个阶段跑赢指数的概率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