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说:“股市虽然有很多经典的策略,个人还是建议大家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是为炒股而制定的系统。理论上讲,投资者只要以这套规则进行交易,就有可能实现稳定的盈利。
“怎样设计自己的交易系统?”田园自问自答。“大概包括五个部分:趋势分析、策略库、股票池、风控机制、以及收益评估。”
众人点头。
田园继续说:“设计交易系统的第一步,是确定趋势分析的方法。”
他问学员们股票的走势有几个方向。
有人回答:“两个。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
田园笑,“横盘趋势哪去了?”
“哦,对。”
“个人认为,股票交易系统里的趋势分析,应该分析的是大势的趋势,也就是分析当前是牛市,还是熊市。进行趋势分析,是为了确定当前市场更适合哪种交易方法。”
这时有人提问:“交易系统不就是一种方法吗?”
田园笑,“当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要有一套策略库,有很多种方法才行。当然这是我们第二步要做的事情。现在我们继续讲第一步。”
提问的人点头。
“一般而言,上升趋势是牛市,下降趋势是熊市,横盘趋势是震荡市。但在实盘中,通常无法及时清晰的判断出趋势。我们通过建立一套分析规则,就能对趋势的状态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
众人点头。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趋势划分出更多的状态。比如牛市中也有震荡,熊市中也有反弹。而在应对每种趋势状态时,我们应该投入不同的资金量。”
讲到这,田园问:“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分析股市的大盘趋势?”
有人举手说:“股市的趋势,肯定得从基本面着手进行分析,也就是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货币的供应情况和股市的政策情况。”
田园惊喜,“说得对。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所以经济运行的状态对它有着一定的影响。但股市的走势又提前于经济的表现,所以在分析趋势时,我们不能简单的看经济指标。”
“那怎么办?”有学员问。
“我建议采用量化评分法。”
学员们困惑。
田园说:“就是针对经济指标、货币政策和股市政策,给予一定的评分。当分数高于一定值时,就投入更多的资金。”
随后,田园把自己常用的一套方法告诉了学员们。
一、经济运行情况的评分
常用的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通过判断这些指标的增幅,可以大概判断经济处在哪个周期。
参考方案:经济繁荣期加五分;经济过热期加四分;经济复苏期加三分;经济衰退期减二分;经济萧条期减五分。
二、货币政策情况
评分的参考方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四分;稳健的货币政策加两分;紧缩的货币政策减二分。
还可以参考新增贷款总额、银行利率增减的幅度给予一定的评分。
三、股市的政策。
考虑到这类政策不太容易量化,所以只能用那些能够反复出台,且有历史可参考的政策进行评分。
加分的政策:新机构入市加三分;降低印花税加一分;限制大股东卖出加三分;减少新股发行加三分;鼓励企业回购加两分。
减分的政策:提高印花税减二分,放宽再融资条件减二分;新增做空工具减二分。
田园继续说:“只做基本面分析肯定是不够的,也要对技术面进行分析,而且很多时候只用技术分析也是可行的。”
这时学员问:“技术分析怎么判断趋势?”
“建议用趋势型的指标。我个人喜欢用平均线。”
田园告诉学员们,自己对指数牛市区间的定义是指数高于半年线,并且半年线连续十个交易日高于前值;对指数熊市区间的定义与其相反;若两个条件中只有一个满足,就定义为震荡市。
众人点头。
“均线的周期比较长,所以可能在涨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买入信号;而在熊市反弹时,也常常出现才突破半年线指数就见顶的情况。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技术分析就是个概率问题。”
他继续说:“我们分析趋势,是为了找到适合这种趋势的交易方法,而不是为了精确判断牛市或熊市的起点。”
田园让学员们看大盘的半年线。
过了一会,学员们反馈:在历史行情中,半年线是能够捕捉到牛市中大部分涨势的。
田园点头:“均线的参数也不是固定的,可以增加一点或减少一点,这可能会影响判断牛市熊市的区间。但只要是中长期的均线,各参数的应用效果就是相似的。”
学员们点头。
田园继续说:“若想把趋势划分的更细致,只用一条均线是不够的,此时可以再用一条参数比较小的均线,比如30日均线。”
他建议,大盘指数高于两条均线,且中期均线高于长期均线时,可以认为指数处于牛市,反之为熊市。”
“太好了。这样就能更细致的划分区间了。”一个学员说。
田园对他点了点头,继续说:“其实股市中的震荡,分为上升趋势中继、上升趋势筑顶、下降趋势中继、下降趋势筑底四种,所以我们可以制定各自的交易策略。”
众人点头。
“划分趋势还可以采用多周期共同判断的方法,也就是多个周期的指标要同时满足条件。还有一种方法是同时用多个指数进行判断。”
对于应用多个指数的方法,田园说:股市中只有普涨的行情赚钱效应最好,而普涨必然是多个指数一起涨,所以用多个指数进行判断,共同认定为牛市时,才是最赚钱的牛市,也是可以投入最多资金的行情。
“好了。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趋势分析是很重要的,也是交易系统中必须的。这种方法既可以应用于指数,也可以应用于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