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满级假千金为国出征:老大等等我 > 第552章 我想如果我用心看你,这一天就永远不会到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2章 我想如果我用心看你,这一天就永远不会到来。

挂断电话后,郁时靠坐在书桌前思索片刻。

其实对于松岛千夏处理樱花国的内乱,郁时还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扶持并重用神道教。

神道教是樱花国的本土教,历史文化比九菊一派和阴阳道深厚,只是因为清道夫的影响,被打压得很厉害。

而现在是灵气复苏的时代,国家和教派神系合作,是必然的结果。

樱花国想彻底抹去阴阳道和九菊一派,必须靠神道教。

不过郁时不打算告诉松岛千夏。

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孩子,民族情怀还是很深的。

她托松岛千夏帮忙,松岛千夏向她求助,两两打平。

多的都和她无关。

放下电话,郁时转身对正在处理公司文件的宗樾说:“要想解开锁魂结,还得再等等。”

宗樾放下手中的文件,若有所思:“其实我有个想法。既然锁魂结是以执念为媒,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奶奶的执念入手?”

郁时眼前一亮:“你是说……”

“如果能化解她对丈夫和孩子的执念,锁魂结说不定会自行解开。”

“有道理。”郁时点点头,“但问题是,怎么化解?”

房间里沉默下来。

半晌,宗樾缓缓开口,“解铃还须系铃人,或许你可以和闻爷爷谈一谈。”

郁时默了一会儿,轻轻点头。

当天晚上,郁时吃过晚饭,借着闻湘念带李云悠在洋楼外散步的时间,敲响了闻老爷子的书房。

书房内,檀香混着陈年老墨的气息扑面而来。闻老爷子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写着毛笔字。

“爷爷。”

“小灵儿来了。”闻老爷子似是早已猜到郁时会来,指了指一旁的两个空茶杯。

“给爷爷沏杯茶。”

郁时乖巧点头,泡好的茶水后倒进杯子里,走到闻老爷子身边。

“爷爷,喝茶。”

闻老爷子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嘴角上扬,眼角笑出褶子来,“小孙女沏的茶就是好喝。”

郁时淡淡一笑,垂眸往书案看去,“爷爷今日写的是什么诗?”

“苏轼的《水调歌头》。”闻老爷子乐呵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老人的嗓音有种独特的沧桑,像在给词句调平仄。

窗外的月光洋洋洒洒掠过银发,他忽然抬手扶了扶眼镜,声线带着陈年黄酒般的温润。

仅仅四句,郁时却从中听出了闻老爷子的幸福与感慨。

她垂下眼睫,挡住眼中复杂的神色。

比失去更痛苦的,是失而复得后的再次失去。

“爷爷……”

闻老爷子低声“嗯”了一声。

郁时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一个音。

许是血脉相连,闻老爷子好似知道郁时要说什么,也没有说话,安静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起来。

书房里陷入沉默。

只有毛笔触纸的“沙沙”声,像春蚕啮叶,又似细雪落窗,提按间偶有“啪嗒”轻坠,尾音拖得极轻,仿佛生怕惊碎了满室踌躇。

郁时缓了口气,轻声说:“奶奶的事,您怎么看?”

闻老爷子下笔的动作微顿,停在“此事古难全”的“全”字上。

他收起笔,目光在宣纸上的诗词上下一扫。

“小灵儿,政安有没有和你说过,我和你奶奶,是在哪儿认识的。”

“没说。”郁时摇摇头。

她以前查过闻老爷子的资料,里面关于李云悠的部分只是几句文字带过。

对于这对阴阳相隔的苦命鸳鸯,她知道的的确不多。

闻老爷子似是怀念般,慢悠悠开口:“我和你奶奶当年是京大校友,我大三去迎新生时,遇见了刚上大一的云悠。”

“还记得你奶奶当时穿了一身浅蓝色的长裙,每走一步,层层叠叠的细纱就摇摇晃晃,好似能晃进我心里。”

说着,闻老爷子感概一笑,“打那之后,我就加上了你奶奶的微信。我是学金融的,她是文学院的学生,为了和她偶遇,专门找人打听她的课程,挑着我没课的时候去他们专业课教室外假装偶遇。。”

闻老爷子指尖摩挲着宣纸边缘,目光飘向窗外高挂枝头的月亮。

随着闻老爷子娓娓道来,郁时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年轻时的闻储生。

他站在文学院的教学楼下,假装不经意地等待那个穿蓝裙子的李云悠。

“后来……”

闻老爷子摘下老花眼镜,用袖子擦了擦镜片,声音里带着笑意,“我追了她快两年,直到我大四那年的四月,她在京大的流苏神树下答应和我在一起。”

“追这么久呀。”郁时忍不住说。

闻老爷子重新戴上眼镜,目光悠远。

“你奶奶是个很清醒的人。她说,感情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他顿了顿,刚好瞧见窗外闻秀谊和闻秀瑶一左一右陪着李云悠转悠到花园,缓缓笑起来。

“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郁时注意到爷爷说话时,手指在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

那枚戒指已经很旧了,却依然被保养得很好。

“爷爷。”郁时轻声问:“如果......我是说如果,奶奶必须离开,您能接受吗?”

书房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

先前奶奶回来时,她曾说过类似的话,想要给爷爷打预防针。

但话到最后,也变成了大家的闲聊玩笑。

今晚算是她正式和爷爷谈起李云悠的后续处理。

“阴魂注定是要去地府的,强行留在人间,无论是对她,还是对您,都没有好处。”

闻老爷子没有立即回答。

他转身走向书柜,从最上层取下一个老旧的木盒。

盒盖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泛黄的信件和照片。

“这是你奶奶写给我的信。”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从我们恋爱到结婚,再到她意外去世,一共一千五百二十四封。”

郁时面露惊讶。

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电子网络席卷的年代,竟然还有人以书信的方式手写一千多封。

她接过那封信,信封上娟秀的字迹写着“致储生”。

打开信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储生。

三月的风慢慢变得温和,我坐在花园里懒懒地晒着太阳,偶尔抬头时,大朵大朵似的白云从蓝天飘过,不知正在国外出差的你,是否能看见天空飘着同样的云。如果能,希望它能告诉你,我很想你。

郁时的目光在“我很想你”四个字上停留片刻,略快地扫过书信剩下的内容。

书信里的内容多是琐碎的话语,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歌,或者花园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一千五百二十四封信,从春天写到冬天,记录了热烈的盛夏与明媚的秋。

直到最下面的一封信,也是李云悠出事前写给闻储生的最后一封信。

信中,李云悠写了一段话:

今天看了一本医学方面的书,书里说,一个声音如果重复出现,人的耳朵就会慢慢听不到它。

那人的眼睛会和耳朵类似吗?

我们会不会因为总是出现在对方眼前,就慢慢看不见对方了?

这是李云悠在询问闻储生。

而这段话的下面,郁时看见了蓝墨色的答案。

人的耳朵会退化,眼睛也一定会,但我的心脏还不错。

我想如果我用心看你,这一天就永远不会到来。

“她走的那天。”闻老爷子的声音突然变轻,“我在书房看见了这封信。”

老人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带着释然的笑意。

“小灵儿,你不必担心我。能再见她一面,已经是上天的恩赐。”

“无论她在哪里,无论是人间还是地府,她永远是我的妻子,我永远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