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尊重他人命运 > 婉宁:我向霜刃借微明7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秉持着内外兼修的路线,恭维的势力在不断的发展,燕宫和朝堂的势力,同样也在稳固和发展。

凭借着一己之力,婉宁能够让自己的境遇发生改变,但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大事件,她难以成为那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阻止战争什么的,对于婉宁来说,太大了,大的超出她能够控制的那个范围。

两个国家的战火点燃,是两方综合角斗的结果,就算是一方的国家拼死不想开战,那也是要由主动进攻的那一方说的算。

燕国势弱,代国兵强马壮,且冬半年即将来临,来自西伯利亚的风雪马上就要席卷而来,骏马牛羊和广袤的草原,都经受不住这样的严寒。

还有最重要的粮食,代国的百姓在寒冬之中,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和热量,才能让他们度过寒冬。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燕国来。

国家幅员辽阔,但是国力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衰弱,兵不强马不壮的,不打燕国打哪里呢?

百万的雄兵踏着北域的沙尘而来,声势浩大,气势恢宏,燕国边境三郡,在短短七天之内,就被接连拿下,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这样的顺利,让代国信心倍增,得手的三个郡的财富资源,已经足够代国保住他们最为丰茂的草原。

攻势略微减缓,带货的兵马也需要修生养息,反正现在驻扎在燕国沦陷的城池之中,人、粮、补给,都是来自燕国。

烧杀抢掠,辱掠妇孺,挥刀乱杀,代国的士兵简直是来到了天堂,想干嘛就干什么。

带兵的先锋将军是代国的大王子,他自己就是带头无恶不作的那一个,又不是他自己的子民,爱咋咋地。

用地方的土地和资源,来供养己方的兵力,简直是一种无本且收益无敌的买卖。

敌人都欺负到了脸上,燕国人又不是没有血性的,集结了百万雄兵,马上就朝着燕代边境去了。

奈何实力不济,真百万对上假百万,依旧是两败俱伤。

开战的地点,甚至都是燕国的土地。

这样一来,受损的都不只是兵力,还有原本繁华的城池,全都变成了断壁颓垣,看上去萧瑟的不行。

边关的战事急报是快马加鞭的送到燕都,导致燕都整个一个大震荡。

朝堂上上下下,乃至于街头巷尾,谈论的全都是代国来势汹汹,一举攻下三城,即将威胁燕国国祚。

一个个士大夫吓得都快要控制不住自己,在上早朝的时候,两股颤颤,费了老大劲才控制住自己。

连着两三天,聚集了整个大燕权力之最的朝堂,吵的好比是清早的菜市场。

人声鼎沸,吵嚷的不行。

吵了三天都没有吵出来一个结果,没人敢作为使者前去议和。

谁不知道,在面对杀人不见眼的那些代国蛮夷,遭受到的会是什么。

指不定刚一见面,就被一刀子给砍死,狠狠地朝着脖子上面一刀,那就真的是身首异处,死的难看。

腥风血雨好一阵,终于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一群只在乎所谓“和平”的官员们,团结一致,终于是站在了同一阵线,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和亲,二是排除质子。

和上辈子一样,启文帝以燕国仅有婉宁一个为众人所周知的公主,代表的是国家的荣耀,要是和亲的话,指不定就会被人给踩着脸欺辱。

主要担心的还是面子。

所以启文帝再次接受了派出质子的这个法子。

出国为质子,这不是还能回来的,顶多就是十年的时间,那又如何。

要是能够活着回国,那又是一条好汉。

至于“活”这件事,那就要看质子自己的本事。

历史上面,有多少的质子是死在异国他乡的,数不胜数,甚至不少人根本都不会被史书给记载。

什么国家会派出质子,那是弱势的国家,是战败的国家。

写在史书上面,这不是一种赤裸裸的坦白,说自己国家弱的吓人,只能排除皇室子弟去别国强行挽尊。

既然决定好依旧是要派出质子,那么人选是谁,就成了整个后宫最为关心的问题。

婉宁在靠近代国的边境八州都安排了人,一旦有打仗的迹象,她就马上开始“生病”。

次数久了,婉宁就想到了一个好法子,那就是去道馆祈福。

她说是祈福就是祈福,至于她到底是做了什么,婉宁表示,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因为婉宁的身体不好,还经常恩泽百姓,她在民间的名声还挺好,尤其是在拯救了饥荒的那几个郡县,更是有婉宁的生祠。

燕宫里面有那么多个“怪胎”,当然是要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启文帝十分干脆的表示,要感谢他当年在众人没有一出生的时候弄死,活着还要浪费人力物力,是时候为燕宫减负了。

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的,搞不好有人想要搅风搅雨,就说这事天神的惩罚,干脆就把人全都打包给代国。

五个皇子三个皇女,够意思都不只是这样的意思了。

在八年之内,唯一一个幸免于难的,就是齐妃的儿子赵炙。

不但是代国那边不知道,就连燕国自家人都不是很了解其间的内情。

都觉得启文帝大手笔,一下子送出八个,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都没有这样心狠,不对,是有魄力的皇帝啊!

代国的了议和的上百车朝贡回礼,又得到了八个身负正统燕国皇室血脉的质子,度过整个寒冬,完全不是问题。

甚至是在将来的十年之内,都能依靠着这一笔财富,好好的发展。

镶了金的马车咕噜噜的就朝着代国去,上面装着的不仅仅是数不尽的金银钱财,还有八个一辈子都将“不谙世事”的质子。

站在城墙上面,婉宁就看着使者们远去,马车在前进的时候,掀起了滚滚尘烟,让队伍变得模糊。

心中高悬这么多年的大石头,终于放下。

这一回都不用装,婉宁直接是在城墙上面,两眼一翻就昏了过去。

随着太医诊断,“公主殿下身子骨不好,切记大喜大悲。”

所有人都以为,婉宁昏倒,是因为“大悲”,因为战败的国家,因为远去的手足。

一时间,婉宁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符合“一国公主”。

于是乎,婉宁的名声在无意识之间,直接到达了一个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