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694章 议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明目光转向乡绅区域:\"关于土地使用,我知道诸位最关心的是会不会侵占现有农田。\"

他示意李主簿分发另一份文书,\"这是三个候选区域的详细勘测报告,均为未开垦的草场或边缘地带,不会影响现有农作。\"

乡绅们传阅着报告,有人点头,有人仍在皱眉。

一位身着褐色绸衫的中年男子站了起来,他是安阳府最大的地主周老爷。

\"叶大人,您说的青河谷确实多是荒地,但那里与我的三处田庄相邻。\"周老爷声音洪亮,\"草原人放牧,牛羊难免会越界破坏庄稼,此事如何解决?\"

大堂内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周家在安阳府的势力,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乡绅。叶明不慌不忙,从沙盘旁拿起几个小木牌,插在青河谷与周家田庄交界处。

\"周老爷所虑极是。\"叶明语气诚恳,\"我们计划在这些位置修筑隔离篱墙,费用由官府承担七成,白鹿部承担三成。同时,\"他又取出几张图纸,\"这是草原上常用的移动式围栏,白鹿部同意在放牧季节使用这些可移动的围栏,防止牲畜越界。\"

周老爷接过图纸仔细查看,脸色稍霁:\"这设计倒是精巧...但若真有损失?\"

\"由官府设立的专门仲裁处负责评估赔偿,资金来自对白鹿部征收的牧税。\"叶明立即回答,\"具体条款已写在各位手中的第二份文书中。\"

乡绅们纷纷翻看文书,发现确实有详细规定,连赔偿标准都列得一清二楚。周老爷沉吟片刻,微微点头坐下了。

叶明趁热打铁:\"其实,白鹿部定居后,对周边田庄也有益处。他们需要大量粮食,周边农户可以直接就近销售,省去运输成本;他们的牲畜可以提供优质肥料;更重要的是,有了他们在东北方向的屏障,黑狼部再想侵扰就没那么容易了。\"

通判王大人适时补充:\"据我们了解,白鹿部擅长培育牧草。若计划顺利,未来还可能引种一些优质草种,改善周边土壤。\"

乡绅们的表情渐渐缓和。叶明知道,对于这些务实的地主来说,利益才是最有力的说服工具。

\"关于安全问题,\"叶明转向武官一侧,\"陈千总,请你说明一下军方的安排。\"

陈千总起身抱拳:\"遵大人命,我们将在三个定居点设立巡检司,由府兵和白鹿部战士共同驻守。白鹿部已同意将其战士名册报备官府,任何武装行动需经双方协商。\"

一位年轻乡绅忍不住问:\"让他们拥有武装,岂不危险?\"

叶明还未回答,府丞刘大人便笑道:\"李公子多虑了。白鹿部战士的弓箭在对抗黑狼部时可是立了大功。如今他们与我们利益一致,只会成为助力而非威胁。\"

\"不错。\"叶明接过话头,\"况且,根据协议,白鹿部提供的骑兵教头将帮助训练我们的士兵骑射。诸位都知道,安阳府缺马少骑,这项合作将极大提升我们的边防力量。\"

讨论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叶明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从牧区划分到纠纷解决,从贸易细则到军事协作。

令他欣慰的是,虽然问题很多,但没有出现强烈的反对声音。这半年来他铲除贪官、整顿吏治、发展商贸的成效此刻显现出来——他在安阳府的权威已经确立,即便是最保守的乡绅也不敢公然反对他的计划。

\"诸位还有什么疑问或建议吗?\"叶明环视全场,准备收尾。

一直沉默的盐商代表郑老板突然起身:\"叶大人,老夫有个不情之请。白鹿部所在的青河谷,上游正好是通往北疆的捷径。若能在那里设立一个中转货栈,将大大节省盐队的行程。不知...\"

叶明眼前一亮:\"郑老板提议极好!事实上,我们正计划在青河谷建立一座综合性的边贸市场,盐茶等货品完全可以纳入其中。\"

他立即指示李主簿,\"记下来,下次与白鹿部商议时要加入这一条。\"

这种建设性的提议正是叶明所期待的。他注意到,随着讨论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如何完善计划的角度发言,而非质疑计划本身。这是好现象,说明大家已经开始接受并将这一计划视为己任。

\"时候不早了。\"叶明看了看天色,\"如果诸位没有其他意见,我们将按照今日商议的结果推进安置计划。赵师爷会整理出一份详细章程,三日后公示于众。\"

大堂内众人齐齐拱手:\"谨遵大人安排。\"

叶明露出满意的笑容:\"感谢诸位的宝贵意见。特别是周老爷、马员外和郑老板的建议,让这个计划更加完善。\"

他特意点名表扬几位有影响力的乡绅,\"安置白鹿部是安阳府长治久安的重要一步,离不开各位的支持与合作。\"

会议结束后,叶明站在府衙门口一一送别参会者。

周老爷临走时停下脚步:\"叶大人,老夫回去后会立即安排庄头与官府对接,尽快落实那些隔离篱墙的事。\"

\"有劳周老爷了。\"叶明拱手,\"对了,听闻令孙近日喜得麟儿,本官准备了一份薄礼,已派人送到府上。\"

周老爷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大人消息灵通,老夫代犬孙谢过了!\"

目送周老爷的轿子远去,武明堂走到叶明身边,低声道:\"大人神机妙算,周家这一关算是过了。\"

叶明轻轻摇头:\"不是我的功劳。这半年来清丈田亩、减租减息,让乡绅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愿意相信我的承诺。\"

他转身回府,\"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要让白鹿部和本地百姓都从这件事中受益,计划才能真正成功。\"

回到书房,叶明摊开一张新的宣纸,开始记录今天收集到的所有建议。窗外的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墙上,显得格外坚定而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