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长,等会儿我用不用特意的…”
说着,李宁的眼神飘向了走在自己左前方的闻处长身上。
“不需要,咱们私底下搞的那些小动作都是领导们曾经玩剩下的,而且他也不喜欢拍马屁,所以怎么真实怎么来,还有我之前给你的那一串数字,你都背好了”。
闻处长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让他独自一人去计算填海造岛,所需要的工程量是完不成的。
但根据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列出个大概数值的能力还是有的。
当然李宁也不会在领导面前,说是自己计算出来的数据。
而是通过汇报的方式,将它说成自己与闻部长经过长时间讨论后得出来的结果。
可谓是半真半假,不过老领导就算看出些端倪,也不会过于追究,总得让人家获得些收益不是?真当大家都愿意无私奉献啊!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一排有海军哨兵站岗的独栋别墅前,在提交完两人的身份证件,以及得到领导允许后,才在一名警卫的监督下,走进了这个只有副大军区级以上领导才能入住的独栋别墅区。
“等会儿看我的眼色”,来到一处门牌号为02的大门外,闻处长最后一次朝李宁叮嘱道。
还未等李宁做出什么回应,一位军衔为少校的海军军官便从别墅内走了出来,再一次对两人的身份证件进行检查,随后才打开别墅的大门,让二人走了进去。
“李宁,你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的?”
“报告首长,最近陆军的改革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多少空余的时间”。
“等等,你俩?认识!〞
刚一进入别墅内部,第一眼便看到了靠在沙发上的老人,他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则是皮肤比较黑。
应该是长期待在紫外线较强的环境中,被晒黑的,倒也符合普通人对于一名资深海员的固有形象。
除了皮肤之外,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那双犀利的眼神,以前兔子家的海军并不强,想要击败敌人只能抵近发射鱼雷。
使用火炮将敌舰击沉?也就是像越南猴子那种只有几千吨级的驱逐舰才有效。
面对那些动辄上万吨的巨舰,中小口径的火炮即使命中,也就是给人家挠痒痒。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副司令员在几十年前去面对海军强国的军舰时,发起的攻击几乎都是自杀式攻击。
哪怕是取得了成功,自己的生还几率也不大。
如果是别人第1次见到陈副司令员时,说不准会被一股无形间的威势与杀气,吓得不由的站直身子,可今天来的两人都不是第1次见面。
相比于李宁的流露出来的平淡情绪,闻处长仿佛内心受到了什么巨大冲击,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二人。
“没错,我和陈副司令员在几年前就已经认识了,而且那个时候他好像还没有担任副司令员的职务”。
………………
“那个首长,我肚子有些不舒服,厕所在哪里?”
闻处长面色僵硬了几秒钟后,立刻想出了解决办法,他留在这里无外乎是增加尴尬罢了。
按照现在李宁与陈副司令员表现出来的亲密程度,填海造岛的事,有他与没他都差不多。
既然如此,还不如尽早找个合适的理由先离开一段时间,至少比在这里当个电灯泡要强得多。
有人或许会说他是专业人员,可以测算出填海造岛的相关数据?
他是搞行政管理的,不是搞技术的,虽然大学和研究生学习的是工程项目,可那都过去多少年了?
当初跟老师学习的知识,少说也得有四五成重新还了回去,而且陈副司令员是什么级别的人物?
别看他是海军的副司令员,就以为是副大军区级的中将,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低职高配,肩膀上是三颗金星,级别为正大军区级。
一个电话打过去,海军研究院的那些专家与院士,能自己开车赶过来,甚至来的都不单纯是一个人,而是一整个团队。
所以他的专业方面优势直接等于无。
当然做出此种选择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赌。
无论是年轻时期的陈大尉,还是现在即将退休的陈副司令员,眼中可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
特别是在功劳与部队建设方面,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一片区域是你负责的,出了问题你无论是找谁都逃不掉。
因为这事儿,陈副司令员还是一名副师级干部时,就与一位海军的高层领导发生了巨大的冲突。
据说当时都快打起来了,并且有领导还叫嚷着,要对他进行撤职查办的处罚,可最终还是维持原样。
至于陈副司令员所付出的代价吗?后来坐了整整5年的冷板凳,在副师级总共待了快10年的时间。
因此直到现在都有人说,如果当时它能变通一些,说不准现在的职务与级别,还能再往前迈上一步。
正所谓物以群分,人以类聚,李宁竟然能与陈副司令员关系如此的好,那应该也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别的他也不多奢求,只要到时候提一下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闻处长的优势,或许他不是兔子家里,对于各种工程方面研究最深的专家。
可他却是这些专家中,唯一一名军衔达到海军少将的将领,填海造岛关乎于海军部队的建设,上级肯定会派出军代表。
一旦填海造岛项目被上级通过,那他就是最适合的总负责人人选,注意没有之一。
所以在最近的5年之内,他并不惧怕有人跟他争这个工作,别说培养新人,这么重要的事情,上级肯定会选择那些资历老,经验多的人来负责。
不选他选谁?有第2个合适人选吗?答曰:没有。
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多有利的条件,闻处长才会选择先离开,否则哪怕是将自己这张50多岁的脸全部丢掉,也要赖在陈副司令与李宁之间不走。
现在立功的机会少,能够留名青史的机会更少,相比之下,自己那点可有可无的名声,在写进史书面前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