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 > 第470章 爆款科幻阴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人吃饱喝足,雷小燕爽快地买单了。

她看了一下手机,居然快2点了。

就在这时,杜雨邀请道:“龙哥!龙嫂!我送小燕回宿舍,顺路带你们一下。”

高传龙同意道:“好!”

雷小燕弱弱道:“直接去A栋305吧!周末下午的写作讲座,时间快到了。”

“周末下午的写作讲座?谁的讲座?”杜雨不解道。

林婉儿插话道:“老高的讲座啊!”

“啊!龙哥啊!”杜雨兴奋道,“龙哥!我可以参与吗?”

“小声点!”高传龙低声道,“当然可以了。”

下午三点,高传龙、林婉儿、杜雨和雷小燕齐聚A栋305的厨房。

高传龙早有准备,开口道:“最近小杜、小燕写小说不太顺利!

婉儿也刚刚开始连载新的小说《千年女帝》,日收暂时不如第一部小说《青春情茧花开》。

所以,今天我讲讲写作心态问题。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部小说不可能是完美的,追求完美经常适得其反。

只要一部小说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赚到了自己预期的钱,就足够了。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爆款科幻《三体》;一个是爆款仙侠《大庆打更人》。”

众人安静倾听。

高传龙侃侃而谈:“《三体》问世以后,获奖无数,让作者财富自由,也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好评。

但我现在所讲的是某个人对《三体》的负面评论:

其一,思想深度的局限与逻辑的疏失。

《三体》作为一部现象级的科幻巨着,表面上看探讨了不少宏大主题,像人类和外星文明的互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还有宇宙生存法则等等。

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它对这些主题的挖掘不够深入,就像一座外表宏伟但内部装修粗糙的大厦。

先说说人类和外星文明的关系。

在《三体》里,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的冲突被简单归结为抢生存资源、拼科技实力。

可实际上,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哪有这么简单?

在现实的文化研究和哲学思考中,文明之间的碰撞涉及到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审美观念等好多方面。

就好比现实里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不只是比谁经济强、资源多,还有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碰撞。

但《三体》没把这些关键因素好好展开说说。

比如三体文明高度集权,地球文明强调民主自由,这么明显的差异,书里就只当个背景提了一句,没去分析背后的文化根源,也没说这些差异在两个文明冲突里起了啥作用。

这就让文明冲突的描写变得很表面,少了那种复杂又真实的味道。

再看看科技和人性的关系。

科幻文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虚构的科技场景,看看人性在科技冲击下是变还是不变。

可《三体》在这方面没做好。《三体》里的科技元素,大多就是用来推动情节的工具,没和人性深度结合。

就像冬眠技术,小说里经常出现,本来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能探讨人类对时间、生命和自我认知的变化。

但书里只是用它让人在不同时代来回穿梭,没去刻画冬眠时人物内心的变化,也没考虑这会带来啥社会伦理问题。

这种对科技和人性关系浅尝辄止的描写,让作品的思想没什么深度,看完就忘。

最后说说思想逻辑的连贯性。

《三体》有个核心概念叫黑暗森林法则,说是宇宙里文明之间生存竞争,哪个文明暴露位置,肯定会被其他文明打击。

但这个结论的推导有问题。

它忽略了文明之间也可以交流合作,不同文明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就像现实里,国家之间也有合作共赢的时候,不是只有你死我活的竞争。

这种简单片面的逻辑推理,让整个系列的理论支撑变得很弱,基于这个法则构建的宇宙秩序也让人觉得不可信,作品的思想体系也就不那么严密、有说服力了。

总的来说,《三体》虽然很火,但在思想内核的深度挖掘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二,立意视角狭隘与价值偏离。

《三体》这部作品,本想展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探索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可实际上,它在立意上存在明显问题,视角狭隘,价值也有所偏离。

《三体》把太多笔墨放在了人类在三体危机下的挣扎求生,以及人类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博弈上。

小说里,我们看到了大量人类社会分裂、猜忌、自私自利的场景。

当地球面临危机时,不同国家和势力之间明争暗斗,勾心斗角。

就说那面壁者计划,本是为了应对三体危机,结果却成了各方权谋算计的舞台。

政治概念在小说里被过度泛化,感觉‘科幻’这个主题都成了表面功夫。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没把作品的立意提升上去,反而给人一种装腔作势的感觉。

咱们再从文化价值的角度看看。

《三体》在展现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有着严重的不足。

科幻文学可不一般,它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文学形式,肩负着促进文化理解与包容、探索多元文化共生模式的重要使命。

但在这部小说里,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之间的交流,几乎全被战争和对抗填满了。

三体文明一发现地球,双方立马就陷入了入侵与防御的敌对状态,根本没机会尝试用和平的文化交流来化解危机,更别说实现共赢了。

想想人类历史,多少次文化交流融合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就像古代的丝绸之路,不同国家和民族通过贸易往来,不仅交流了商品,还传播了文化、科技和思想,让大家都受益。

可《三体》却反其道而行之,传递出一种狭隘的文化观和消极的文化价值观。

它几乎没引导读者去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可能性,反而强化了文化冲突不可调和的刻板印象。

如今,人类正积极进行太空探索,渴望与其他文明友好交流、共同发展。

但《三体》的这种设定,却和人类太空探索的征程背道而驰。

它偏离了科幻文学在促进文化多元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应有的价值追求。

一部好的科幻作品,应该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能启发读者思考人类的未来和不同文明的关系。

而《三体》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削弱了科幻作品本该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