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龙和高青鸾在咸宁郡夫人郭氏的协助下,还算顺利的从东华门进入皇城。
馒头山实则是一座小山丘,就位于皇城之内。树木葱郁,花草茂盛,山下开凿水道,运河从中穿梭而过。
陆文龙和高青鸾迅速躲进馒头山,只等戌时下山。
毕竟是皇城,山间偶有禁军巡防,都被陆文龙和高青鸾轻松避过。最终,二人找到一处岩穴躲了进去。
从上午到天色渐暗,不曾用食,陆文龙感觉腹中饥饿。
此时,高青鸾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来竟是几块糕点,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有这好东西,你怎么不早拿出来。”说着,陆文龙凑上前,拿起一块糕点来吃。
“这都是你夫人准备的!”高青鸾边吃边说。
“原来是秀君,还是她想得周全啊!”想到韩秀君,陆文龙心里暖慰。
他很快吃完了一块儿糕点,正欲再拿一块儿,不料高青鸾竟转过身去。
“青鸾,你这……”陆文龙不解。
高青鸾讪讪道:“一口一个秀君的,你去问你家夫人要来吃吧!”
陆文龙无奈一笑,说道:“青鸾,好歹再给吃些。”
“嗱!”高青鸾怎会不给他吃,直接都递了过来。
“你也吃。”
“算了,我若是都吃了,再饿坏了吴大人,你家夫人可是要心疼的。”
说着高青鸾似想到了什么,问道:“方才郭夫人称你吴大人,你回的怎会如此流利?还什么,吴……对了,叫吴赫龙,说到欺瞒,你倒是张口就来。”
陆文龙一声苦笑,“吴赫龙……乌赫龙,并非我信口雌黄,其实乌赫龙是我在金国的名字……”
说话间,陆文龙的思绪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金弹子、琼芳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脑海中。
“滴滴答答……”下雨了,淅沥的雨点落在树叶和花草上,沙沙作响。
江南的雨季,时而带着些许微风。陆文龙和高青鸾躲在岩穴中,不觉感到一丝凉意。
高青鸾紧了紧领口,往陆文龙的身边挪动了一下,两个人几乎靠在一起。见陆文龙没什么反应,高青鸾缓缓靠在了他的肩膀。
陆文龙微微一怔,看向青鸾,呼吸着乌丝的芬芳。
“你以后有何打算?”高青鸾问道。
“先见高宗,再去将那些奸佞之辈一一惩治。”
“那以后呢?”高青鸾又问。
“当赶回凤凰山去,联合各路义军,抵御金兵南下。”
“再之后呢?”高青鸾有些不悦。
“挥师北伐,收复河山!”
高青鸾起身看向陆文龙,又问道:“你的脑子里就只有这些?”
“当然不是了……”陆文龙道。
高青鸾露出笑容,“还有什么?”
陆文龙道:“此番临安之行,最重要的是为岳元帅平反昭雪,为岳家军洗刷冤屈!”
高青鸾听了顿时泄了气,可又不好说什么。
陆文龙见她有些奇怪,随即问道:“你又做何打算?”
高青鸾没好气的说道:“回红桃山去,继续做我的山大王!”
陆文龙先是一愣,立时反应过来,他清楚高青鸾的心意,只是眼下他已有了公主和秀君,面对青鸾,有些话当真难以开口。
“算了,不逼你了……”说着,高青鸾又依靠在文龙的肩膀,“就这样一时也好。”
陆文龙默默的将手搭在了她的手上。两个人从彼此欣赏,到并肩作战,从相互鼓励,到浴血相随。对陆文龙来说,高青鸾既是同袍战友,又是红颜知己。而于青鸾,文龙亦然。
伴着绵绵细雨,两个人享受着难得的独处温情,直到天色渐暗。
陆文龙动了动。
“是不是该走了?”高青鸾问道。
陆文龙点了点头。
高青鸾有些不情愿的起身,看向陆文龙无奈一笑,没再说什么。
两人看看外面的雨几乎停了,确认四周无人,便悄悄下山,来到与赵瑗约好的皇宫角门处。此时角门已然关闭,看到皇宫大内只有一墙之隔,陆文龙心潮澎湃。
二人纵身来到门外,听着里面的动静。门里传来两个值更太监的声音。
“听说陛下有皇后娘娘日夜照料,身体已然有了起色,看样子不日便可恢复如初了。”
“陛下身子骨本就没什么大碍。”
“那怎么……”
陛下得的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病?何为心病?”
“不该问的莫问!”
陆文龙正听着,突然觉得馒头山上的草木间似有动静,回头看时,却并无异常。见高青鸾也没察觉异样,又看向山坡,只有轻风吹过,水滴落下的细微声响。
自从知道完颜和卓还活着,并且也在临安城中,陆文龙的神经就紧绷着。
是我多虑了?这里是皇城,任完颜和卓本事了得,想只身入皇宫,也难于登天。再说高青鸾耳力过人,真是有什么动静,她也应该有所警觉,看来是虚惊一场。
此时,又听到门里有人说话:“王爷!”
“小的给王爷请安。”
赵瑗果然来了,陆文龙和高青鸾对视一眼,准备行事。
“今夜,你们在此门值更?”是赵瑗的声音。
“回王爷,我二人值前夜,后夜自有人轮值。”
“这么晚了,王爷来此有何吩咐?”
“吴大人奉旨入宫,有紧急公务禀报,陛下特嘱本王前来迎候。你们在此值更,未见有人前来?”赵瑗故意问道。
“回王爷的话,这角门掌灯即关,平日里陛下召见臣工多走嘉会门,不见从此处入宫的。”
赵瑗道:“事关机密,陛下不想声张,这才命吴大人走此门。看看时辰差不多了,怎还不见来人?”
两个小太监担心赵瑗以为他们漏值,急忙解释道:“王爷,小的们一直在此值更,不曾离开,并未见过有人来。”
赵瑗道:“我知你二人尽心尽责。”
“谢王爷夸赞。”
“只是……”赵瑗面朝着门口,“陛下急着召见,吴大人怎么还没来啊?”
陆文龙和高青鸾听出话中意思,各自整理衣装,准备妥当,陆文龙上前轻轻叩门。
“咦?是不是吴大人来了?”一个太监看向赵瑗问道。
赵瑗叮嘱道:“需问清楚了再开门。”
两个小太监来到门前,问道:“何人?”
陆文龙道:“下官吴赫龙奉旨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