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611章 王府见赵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高宗赵构由于心疾发作,在朝堂之上受惊,跌倒昏迷。一众文武慌忙叫来御医,将高宗送回寝宫调养,有吴皇后在身边照顾。

父皇心力交瘁,普安郡王赵瑗心下难受,又想到国家危难,更是焦急万分,回到府中,闷闷不乐。

次日一早,赵瑗打算进宫探望高宗,却得报有客来见。

赵瑗瞬间有一种预感,忙问道:“可知是何人?”

护院回道:“只说是王爷在平江府相约的故旧。”

赵瑗更加确定来的就是陆文龙,急忙起身相迎。

来到府门前,果然是陆文龙!只见他一身便装,气度不凡,面对全副武装的王府侍卫,却是一副云淡风轻。

赵瑗暗自赞叹,敢来临安城,已非常人所能,只身来王府,更是好胆色。

看到赵瑗亲自迎接,陆文龙上前施礼道:“在下见过王爷!”

赵瑗道:“你我只约定在临安相见,不想亲临府邸,本王迎接不急,望请见谅。”赵瑗对陆文龙这样的忠义之士十分敬佩。

陆文龙道:“既与王爷相约,怎敢不从,今日特来府中拜访,烦劳亲迎,在下受宠若惊。”

两个人客气一番,赵瑗将陆文龙请进了郡王府。

这普安郡王府不算太大,院落中倒也古朴典雅。陆文龙跟着赵瑗,边走边聊,二人一同进了书房。

“没我的话,任何人不可打扰!”说着,赵瑗关上了房门。

陆文龙再次见礼道:“陆文龙见过王爷,方才在府门处多有不便,还请王爷勿怪。”

赵瑗拉住陆文龙的手,说道:“你我之间无需多礼,文龙兄如此反倒是生分了,快请坐,跟我说说你是怎么来的临安城?”

陆文龙也不隐瞒,将经过简单说了一遍。赵瑗听得仔细,不住点头。

待陆文龙说完,赵瑗问道:“文龙兄莫怪,小王斗胆相问,那秦桧……”说着,赵瑗看向陆文龙。

陆文龙淡淡一笑,“不瞒王爷,文龙确到过宰相府。”

赵瑗一怔,这陆文龙真是言出必行啊!他也猜到陆文龙既然来了临安城,自然不会放过秦桧。

又问道:“敢问文龙兄还有何打算?”

陆文龙道:“文龙临安之行就是要惩奸除恶,奸相夫妇已死,却还有残害忠良、欺压百姓的狗官亦当伏罪,只是金军又有南下之意,故文龙不能久留临安,需尽快回到山寨,准备御敌。”

赵瑗闻言站起身,礼道:“文龙兄心系国家民族,于社稷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令人钦佩。”

陆文龙道:“王爷过奖了,文龙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罢了。”

“不久苗兵反叛,临安城中又添戒备,文龙兄要多加小心……”赵瑗猛然间想到了什么,问道:“听闻文龙兄与小苗王有旧,未知……”

陆文龙直道:“黑蛮龙乃是文龙结拜义兄。”

原来如此!这下子赵瑗全明白了。想不到陆文龙不仅能统领各路义军,更是可以让苗疆起兵,不禁对陆文龙有了更深的认识。

“文龙兄好手段啊!”赵瑗有些无奈。

一伙人在城中行事,城外则有人马呼应,里应外合,临安城之安危,全在陆文龙之意。

陆文龙也看出了赵瑗的担心,正色说道:“如今苗兵已退,文龙也绝不会意气用事,扰了这盛世繁华!”

赵瑗点了点头,感道:“文龙兄有需要小王之处,尽管开口,小王自当全力相助。”

“确有一事相求!”

“何事?”

“文龙临行前,想入宫见驾,还请王爷行个方便。”陆文龙说道。

“什么?”赵瑗倒退了两步,面露紧张之色,问道:“你……你想行刺父皇?”

陆文龙摇了摇头,说道:“王爷说笑了,文龙不过是奉旨见驾,怎敢有不忠之举?”说话间,陆文龙从怀中拿出了高宗赵构让陆文龙回京的圣旨。

赵瑗拿过圣旨,展开仔细阅验。

陆文龙笑问道:“王爷觉得这圣旨与岳元帅的十二道金牌可是同样的用意?”

赵瑗看了几遍,实则是在平复心情,旋即说道:“文龙兄,就莫要相难了。”

陆文龙道:“若是当日我遵了圣意,奉旨回京,大概也会和岳元帅他们一样的下场吧?”

“……”赵瑗沉默不语,他很清楚高宗当时对陆文龙是动了杀心的,时至今日,高宗依旧没打算放过以陆文龙为首的各路义军。

他想为父皇开脱,却也知道陆文龙根本不会相信。

“王爷还未答复文龙。”陆文龙看向赵瑗。

“这……”赵瑗有些为难。

陆文龙一笑,“如此便不劳烦王爷,文龙自去便是。”

赵瑗闻言一惊,尽管他深知陆文龙的本事,可还是低估了这位凤凰山之主。临安城进来了,相府也已去过了,更重要的是金国欲起兵南侵的消息,城中百姓都不知情,陆文龙却知道了,足见有人告知。

看得出来,陆文龙不是一个人行事,而且在城中有较为安全的住处。况且城外苗兵也听令于他,此刻的赵瑗毫不怀疑即便自己不出手相助,陆文龙也有很大可能进到皇宫大内。

“父皇也有难言之隐……”赵瑗怎么也不想高宗受到伤害。

“王爷是在为陛下开罪?”陆文龙故意问道。

赵瑗听了一皱眉,一国之君,怎能以罪定之?可是想到高宗对岳飞等人的迫害,也不好深究言辞,反问道:“文龙兄为何执意见驾?”

“有些事想问个明白,有些话要一吐为快,有些账更需清算!”陆文龙目露寒光。

赵瑗倒吸了一口凉气,可是事关重大,身为皇子,他怎么可能让陛下深陷危险之中?

“只怕文龙兄要失望了!”赵瑗道。

赵瑗的态度也在情理之中,陆文龙站起身,说道:“王爷胸怀大志,自当以国之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更应以复我河山、救我百姓为己任!只是当今朝廷暗弱,王爷壮志难酬,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暗自神伤,试问以当今朝堂君臣之所为,王爷何日才能得偿所愿?”

赵瑗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陆文龙的这番话直击心灵。赵瑗少年有大志,可是在许多政见上,与高宗的主张相悖,尤其是看到父皇及奸臣,对忠良的迫害和外敌的软弱,令他深感耻辱,可是出于自保,他是敢怒不敢言。

赵瑗盼望着改变这丑陋畸形的现状,却力不能及,如今,一个可以助他实现人生目标的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