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昭军正在从鱼舱往甲板搬鱼虾,依稀听到他们的对话声,抬头见冯晔走来,便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阿晔,啥事啊?”
“我们帮海警走私的奖励下来了……”
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阿灿打断了:“什么奖励?有多少钱钱?”
“你急什么,听我说完。”
冯晔白了阿灿一眼,继续说道:“海警那边来了一封信和一张汇款单,都寄到我家里了,阿灵收的。
钱是1500块,信里也说了,每艘船的奖励是500块。
喏,信在这里。”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啊?才500块,也太抠了吧。”
阿灿一听,很是失望,嘟囔道,“我们帮了那么大的忙,就给这点钱,打发要饭的呢。
萧昭军接过信,随意瞄了一眼,缓缓说道:“阿灿,话可不能这么说。海警给的这笔奖励,其实更多是一种认可和鼓励,不能单纯用金额来衡量。”
冯晔点头表示认同:“叔说得对,这钱虽然不多,但也是海警对咱们的认可。况且,咱们原本就没有指望能有多少奖励。”
冯暄也道:“钱是不多,大家的辛苦也算没白费。而且,咱们还都捞到了点东西,也能卖不少钱了。”
阿灿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是,我就是觉得这钱少了点,心里有点落差。”
“钱呢,就这么多。船工们也出了不少力,我的意思是给他们包一个红包,聊表心意。”
冯晔看了看他们三个,“你们的意思呢?”
“我没意见。”
“可以。”
“晔哥,你决定就好。”
三人纷纷发言,都表示赞同。
“既然你们都同意,那现在商量一下包多少钱红包合适。”
他们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把目光集中在冯晔身上。
“阿晔,看你的样子,应该考虑好了,直接说吧。”
“平分当然不行,就一个人50块吧,这样我们自己也还能剩下一些。”
“也就阿晔你这么大方。”
萧昭军苦笑了一声,“行,50块就50块,就这么定了。”
冯暄和阿灿是没有意见,都点头表示同意。
冯晔嘿嘿一笑,从兜里掏出一叠包好的红包:“我已经把红包准备好了。”
“你这小子……”
萧昭军摇了摇头,“你都准备好了,还商量个什么劲?”
冯晔笑着说:“这个流程是必须要走的,万一你们有不同意见,商量出来的结果跟我准备的不一样,也能及时调整。”
阿灿在一旁打趣道:“得嘞,晔哥你这心思,真没话说。”
“好了,既然红包的事儿定下来了,等会儿咱们就把红包发给船工们。”
冯晔从中取出六个红包递给萧昭军,“这是丰收号六个船工的,剩下的200块等下给你。”
紧接着,他转头看向冯暄:“哥,我没带钱出来,你去拿200块钱给军叔。”
“好。”
冯暄应了一声,转身便回了东升号。
“军叔,我去给船工们发红包了。”
冯晔跟萧昭军打了声招呼,和阿灿也回到了东升号上。
东升号上的船工们看到他们回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期待地看着他们手中的红包。
他们商量的时候,并未刻意避开船工们,只不过涉及到金额的时候,才压低了声音。
所以船工们隐约知道会有红包,但具体数额并不清楚。
冯晔笑着将红包一一分发,船工们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连声道谢。
待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张50面值的时,更是惊喜不已,连干活的劲头都更足了。
东升号上的船工,加上已经是副船长的萧铭时,一共是七个人,也就发出去了七个红包。
冯晔手中还剩下六个红包,是给东来号上的六个船工准备的。
但他们六个都已经回去了,而且天色也不早了,只能是明天再给他们。
他将叶琛亮的红包揣进兜里,剩下的五个红包递给一旁的阿灿:“明天我要去一趟县里,没有时间,红包你给大家发一下。”
“哦,好。”
阿灿接过红包收了起来,然后才好奇地问道,“你去县里干嘛?要我陪你一起去吗?”
“我带你嫂子去做产检,你跟去算什么事?”
冯晔丢给他一对卫生眼,不再理他,转身去帮忙干活。
阿灿摸了摸鼻子,笑了笑,也去搬鱼虾了。
船上的气氛因红包的发放而变得更加热烈,大家干劲十足,齐心协力之下,很快就将小船装满了。
不过,也只是装了一半左右,东升号上还剩下一万多斤。
倒不是达到了船只的载重上限,而是空间有限,堆不下了,剩下的只能再跑一趟。
岸边,冯家清和冯家凌已经推着板车过来等着了。
船一靠岸,大家迅速将鱼虾卸下船,往板车上装。
装满一个板车,冯家清便先推着板车回作坊,冯家凌则留下来继续装车。
只是板车一次拉不了多少,来回很多趟才能将这一船鱼虾运完,后面就只能先卸在码头上。
卸完这一船货,阿灿开出去继续接驳剩下的鱼虾,冯晔则留在岸上看着。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沉,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余晖洒在码头上,给忙碌的人们披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冬天了,白天越来越短,天黑得也特别快。
大大小小的渔船也都回来了,陆陆续续靠岸。
天气冷,渔船回来的相对比较早,一般都会赶在天黑之前靠岸。
码头上也热闹,人很多,都是渔民,以及出来帮忙接船的家属。
冯家发和老朱老林的收购点门口,都排起了卖货的队伍,一边聊着今天的收获,一边等着过秤。
也不知道萧国文去干什么了,一直不见他的人影。
没办法,他们那小船只好又多跑了两趟,把丰收号上的鱼虾也驳接到了岸上。
这时,冯晔已经回去了,在作坊里转了一圈。
作坊里热火朝天,一众妇女手上带着袖套,系着围裙,刀将鱼鳞刮得飞起,鱼肚剖开,内脏清理得干干净净。
个个手法娴熟,动作麻利。
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却掩不住她们交头接耳,嘈杂声阵阵。
冯晔先看了一下上午东来号带回来的货,发现还只处理了一小半,再干个通宵都不一定能处理完。
现在又来三万多斤,都不知道要干到什么时候去。
好在天冷,一天搞不定,还可以留着第二天继续。
每一筐上面毕竟都还有冰块压着,一两天不至于坏掉。
但也得抓紧时间处理,老天爷可不会等人,万一接下去天气不好就白干了。
他也去问了一下他娘关于通宵干活的人员安排情况。
现在作坊里的这班人已经干了大半天了,不可能还让人家接着干通宵,必须换一班人。
“你就甭操心了,我已经叫好了人,吃了晚饭就会过来接班。等明天早上,现在这班人休息好了,再继续干。”
“尽量多找些人,货太多了,得赶紧收拾出来,趁着天气好,晒干了收起来。”
“不用你说,我心中有数。”
萧春秀没好气道,“就知道动嘴皮子,也不见你动手干活。要么帮忙搭把手,随便干点啥都行,要么就滚蛋,别在这儿碍手碍脚的,看见你转来转去就烦。”
冯晔被噎了一下,摸了摸鼻子,转身去帮忙清洗杀好的鱼。
但他也只是干到吃晚饭,饭后就没再进作坊了。
明天得早起,他得好好休息,养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