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来跟罗老师吵完架,气哼哼地甩手而去,正好迎面碰到冯曼丽,他双手展开,拦住对方,轻浮地笑着说道:“陈龙那个货有什么好的,乡下人,我看你眼光有问题。”
冯曼丽气坏了,抬手就要给王前来一耳瓜子,没想到却被王前来给抓住了手腕,然后拿起她的手放到鼻子下闻闻,厚颜无耻地说道:“嗯,蛮香,不愧是冯家大小姐。”
冯曼丽羞得满脸通红,好在是有人过来,王前来这才松开她的手。
“我会让你知道,我值得你托付终身的,那个陈龙算个屁。”
王前来丢下这句话扬长而去,留下满腔怒火的冯曼丽。
陈龙是她的初恋,这个脑袋瓜极其聪明的家伙无论是长相还是做事,都符合她心中白马男子的形象,若不是考虑离家近,陈龙的成绩足以考入最高学府,可惜,就是这样的天之骄子,竟然会不明不白的失踪。但是,冯曼丽隐约觉得陈龙没有死,只是暂时不方便露面而已,她相信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你给我等着,有你好看。”
冯曼丽对着王前来远去的背影咬牙切齿,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她恨不得杀了他这个叛徒。一个叛徒,竟然敢在她面前大言不惭地说他值得托付终身,简直就是笑话,遇到困难或者危险,这样的人肯定对家人弃之不顾。
冯曼丽搞不明白,王前来的叛徒事实已经确凿无疑,为什么不除掉他,替那些被捕牺牲的同志报仇。
冯曼丽根本不知道,这王前来是小安装扮的,目的就是让别人知道,他来过学校,跟罗老师吵过一架,还轻薄她一番。
王前来往特务处打了个电话,点名要冯处长接。
沈美瑶接的电话,一听说王前来要去上海,沈美瑶当即让王前来立马到特务处一趟,必须说清楚去上海的理由,沈美瑶有理由怀疑,王前来要跑,可是,既然要跑,为什么要打电话告知,沈美瑶想不出来,挂了电话就往火车站赶,冯宝桐开会去了,一时半会回来不了,沈美瑶必须要弄清楚王前来去上海的真实目的,以便对冯处长有个交代。
对于这个新叛变的王前来,沈美瑶并不感冒,一个普通的地下党而已,手中并没有多少秘密,白鹭洲有共党要员接头一事,弄得雷声大雨点小,确切地说是雷声大没雨点,沈美瑶不由地怀疑,这消息是不是这个白面皮的王前来杜撰出来的,以博得冯宝桐的重视,但是,这怀疑没法跟冯宝桐说,看冯宝桐的样子,那可是把对方当宝贝对待的。
沈美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哪怕她跟冯宝桐同床共枕已经两年多。
冯宝桐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别人的话,尤其是下属的话,他轻易的听不进去,而是习惯以他当教授时的口吻教训下属,内容基本上千篇一律,就是让属下多看看书,然后抛出一大串英文书名。
本来对这个大处长不服气的人立马就闭口不言了,这英文谁也听不懂,于是,都被冯宝桐的学问给折服了。
其实,沈美瑶也纳闷,这冯宝桐怎么放着好好的大学教授不干,干上了特务头子,这是哪根筋搭错了还是另有隐情,但是,沈美瑶不敢问,冯宝桐生气时一个眼神都能让她遍体生寒,那眼神,不是一般的吓人。
沈美瑶叫了车风驰电掣地往火车站赶,但等她赶到火车站的时候王前来已经走了,这通过车站的工作人员可以证实。望着已经不见踪影的火车,沈美瑶银牙紧咬,弄不清这王前来受了何种刺激,竟然不等她赶到就跑了。
沈美瑶刚回到处里,就接到冯曼丽的电话,对于这个冯宝桐的掌上明珠,沈美瑶没来由的惧怕,那小妮子看人的眼光跟她爹一样,也让沈美瑶遍体生寒,所以,对方一问冯处长在不在时,沈美瑶只敢说不在,并不敢多问,她记得她进特务处三年来,这是冯家大小姐第一次打电话找她老爹。
听说冯处长不在,冯曼丽当即挂了电话,一句客气话都没有,就好像她沈美瑶只是她老爹的下属,并不是她老爹介绍过的沈阿姨。
沈美瑶自嘲地笑笑,心里却在想,这冯曼丽突然打这个电话是何目的,难道跟王前来有关,毕竟她跟王前来同学。沈美瑶有心回过去电话,问一问到底怎么回事,可一想到冯曼丽那冷冷的语气,她就打消了那个念头,王前来的事跟自己无关,他爱咋地咋地。
下午,开会回来的冯宝桐一听王前来莫名其妙的逃往上海,他顿时大发雷霆,当即一个电话打到上海,让特务处上海站的人务必把王前来缉拿归案,并直接押送回南京。
冯宝桐冷笑了,你王前来跑到上海我就拿你没办法了么,简直就是玩笑,只要在中国的地面上,我就有把握拿捏你,除非你逃出中国,不归我管。
“处长,这小子会不会是为了脱身故意假叛变?”
沈美瑶的话让冯宝桐陷入了沉思,这王前来并没有暴露,他为什么要逃,而且他已经许诺过王前来,只要他继续潜伏下去,特务处会按照正式编制为他发放薪水,假如不幸被共党发觉,他就会立马把他的身份洗白,无论到特务处还是去警察局,都按照他的心思安排。
这一切都透着蹊跷。
冯宝桐也搞不清楚王前来发什么邪,可是,晚上女儿回来把经过一说,他当即明白了,这王前来一是因为逃课,即将被学校开除,二是怕了,唯恐这南京的地下党找他算账,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可是,冯宝桐却不想轻易的放过王前来,这特务处的门可不是他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跟共产党打了几年交道,他可不愿意自己好不容易策反的共党分子失去控制。这传出去不光对特务处的名声有损,对自己更是有百害无一利。
虽说冯宝桐刚愎自用,但这人惜才,特务处虽说是个大处,干的也是非常人才能干的活,但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并不多,这让冯宝桐颇感无奈,因为真正有本事的人谁也不想干这藏在暗处的工作,谁不想某个明处的职业,至少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这王前来甭管立场坚定与否,但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金陵大学虽说不是数一数二,但也是响当当的大学,不是一般人就能考进的。
想起女儿打到处里的电话,晚上回到家的冯宝桐问起女儿冯曼丽,冯曼丽就把王前来的反常说给了老爹,谁知道一向视冯曼丽如宝贝的冯宝桐竟然只哦了一声,然后就没下文了,要知道,放在以前,这老爹肯定得大发雷霆,恨不得弄死别人,可放到王前来身上,老爹这副样子,冯曼丽就觉得这里面有故事。
第二日,冯宝桐接到上海的来电,并没有发现王前来的踪迹,并再三追问,这王前来到底来没来上海,是不是情报错误,显然是不想担没抓到王前来的责。
沈美瑶再三肯定,他亲自接的电话,王前来告诉他已经到了火车站,目的地就是上海,而且她也去火车站了,据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交代,王前来确实乘火车走了,那班车就是发往上海的。
冯宝桐不相信沈美瑶会欺骗自己,没那个必要。但是,王前来没到上海,这点毋庸置疑,那么,只有一个结果,他压根就没到上海,说去上海只是他编的假话,亦或者他中途下车了,去上海只是一个障眼法。
王前来到底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冯宝桐一个电话把孙敬亭叫来,让他彻查王前来,可能的话把他逮捕,他无法容忍一个变节份子的背叛。
冯宝桐万万想不到,真正的王前来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土堆,静静地隐藏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杂草丛中了。
大处长的话不能不听,小处长徐炳章此前跟孙敬亭交代过,他安排的事重要,老师安排的事更重要。所以,得令的孙敬亭当即带人去了王前来就读的学校,结果一调查,跟王前来自己说的完全相反,因为他无故旷课好几天,并且态度恶劣,已经被学校开除了,因为这,他还跟系主任罗教授吵了一架,说话很难听,最后气哼哼走了。
这还不算,还有人见到王前来这个癞蛤蟆竟然看上了冯处长的独生女冯曼丽,抓着人家的手轻薄她,可把冯大小姐气得够呛。
孙敬亭继续调查,确信有人看到昨日王前来在学校门口叫了辆黄包车走了。孙敬亭根据冯处长提供的线索,又找到火车站的值班人员,当值班人员看到王前来的照片时,当即肯定那个人乘火车走了,目的地就是上海,他记得清楚的,那人态度不好,嫌排队时间长,还骂骂咧咧的。
此时的孙敬亭已经不是一日前的孙敬亭了,经过陈鲁的一番长谈,他的内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这么说,他正在往一个共产党员的实质转变。哪怕那个王前来没轻薄冯曼丽,孙敬亭也打算加一把火,把这共产党的叛徒王前来给灭了。
孙敬亭回去复命,并添油加醋把王前来轻薄冯曼丽这一事告诉了冯处长,他可是知道这冯处长视独生女冯曼丽如掌上明珠,一怒之下很有可能当即下达必杀令。
果真如孙敬亭猜测的一般,听到王前来的恶行后,冯宝桐阴沉着脸,两腮不停地抖动着,熟悉他的孙敬亭知道,这冯处长处在暴怒的边缘,很可能马上就要爆发。
“这个王前来,既然他敢逃,那就别回了来了。”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必杀令。
孙敬亭点点头道:“我这就去安排。”
陈鲁等了一整天。
结果是并没有什么异常。
陈鲁跟孙敬亭约定了联系方式,一旦特务处对王前来的关系进行调查的话,他会及时送出情报,以便陈鲁做出及时的应对,孙敬亭没有情报,就说明王前来的事没有波及罗老师。
小安装扮的王前来故意在检票口骂骂咧咧,当然是制造王前来乘车的事实,小安也确实上车了,不过,在火车没有开动之前,小安又溜下了火车,在僻静的地方变回本来的面目,然后从出站口出了火车站。
出了火车站的小安直接去了金陵大学,他要暗中调查这王前来的社会关系,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把他知道的党的秘密和他的上线和下线全部招供了,而特务处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只等着合适的时机把南京的地下党一网打尽。
小安的调查颇见成效,因为他把自己易容成一个成年男子,再加上方局长发放的特别警察证,他的调查出奇的顺利,调查的结果颇为安心,这王前来掌握的秘密并不多,社会关系并没有因为他的叛变有任何的异常,由此小安得出一个结论,这王前来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到党的秘密,只不过作为一个外围党员做些基础的工作。他之所以知道上海来的同志要跟南京的地下党接头,全是因为无意间窥到冯曼丽对老校工客气的不得了。
冯曼丽作为学校许多男同学眼中女神一般的存在,怎么会跟一个老校工这么客气,这让王前来平白的生出一股闷气,他嫉妒的要死,要知道面对他的示爱,这冯曼丽根本就不理睬,反倒对一个乡下来的陈龙青眼有加,如今又对一个老校工展现非同寻常的热情,王前来觉得大有文章。
终于,观察多日的王前来发现,这个老校工并不一般,而是趁着工作的时候接近慎独楼的信箱,趁人不注意往里投递信件。联想自己的任务,王前来觉得,这老校工很可能在替罗老师传递信息,而冯曼丽恰恰就是罗老师的信息员。
发现了老校工的秘密后,王前来在老校工再次投递信息后,冯曼丽取回信息前,得到了上级组织要来南京的情报,而接头地点就在白鹭洲的雅轩茶楼。
王前来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他看过的纸条背面还用显影笔写下的第二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