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64章 天下熙熙为何来(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天下熙熙为何来(四)

作为一个久经政治考验,见惯了人心险恶的皇帝,嘉靖可不相信李开先会无缘无故的举荐王用宾,难道是有什么猫腻吗?

嘉靖直接派人召李春芳来,嘉靖问道:“李开先在会推中支持王用宾,这是怎么回事啊?”

李春芳老实答道:“这是臣的主意。”

嘉靖有些好奇的问道:“为何如此啊?”

李春芳就向嘉靖说明了两点,第一李开先本来就不该参加会推,按照大明制度廷推的对象有阁臣、尚书、侍郎、正副及佥都御史、通政使、 大理卿、祭酒、总督和巡抚等大臣,其人选须为识见老成、素孚众望者。而参与廷推的人,根据廷推对象不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升必满考,若员缺当补不待考满者,曰推升。三品以上九卿及佥都、祭酒,廷推上二人 ,阁臣、吏兵二部尚书,会大九卿五品以上官及科道廷推上二人,或再上三、四人,皆请自上裁。

李春芳说道:“陛下,国家大臣员缺,例用九卿会推。其推时,有立有坐。凡阁臣、家宰、 大司马、总督,则立榷,凡列卿一长贰以及巡抚,则坐推,皆由铨郎程量资停,斟酌才品,宣言于诸臣,而后诸臣参其可否。此九卿之用也,李开先不过银台副使,何得参与,此必大冢宰之意也。”

现在不卖李默,更待何时?这事情本来就是李默先算计了朱载坖,作为裕王讲官,李春芳当然会还以颜色,否则他们不是把裕王府当软柿子捏了。

嘉靖可不是蠢人,这兄弟聪明到变态,他当然知道李默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既不愿意得罪徐党,又不愿意得罪严党,干脆就把朱载坖拖下水,拿朱载坖当挡箭牌呢!

嘉靖没有对李春芳说什么,只是说道:“此事朕知道了,自有处分的。”

李春芳走后,嘉靖再次拿出锦衣卫的记录,仔细查看,果不其然,本来李默未表态前,闵如霖和王用宾都是只有一人支持,他无论支持谁,王用宾都可以出局,此事也就跟裕王无关了,可是他偏偏铁了心拿朱载坖当挡箭牌了,非要让王用宾做副推。

黄锦也将东厂的调查结果告知嘉靖,王用宾确实和裕王没有关系,他本人确实是个不党不群的人,连同僚都很少走动,何况裕王呢?说白了王用宾也是纯纯被他们利用了。

嘉靖看着吏部的奏疏,陷入了沉思中,对于吏部的会推,其实嘉靖并不是没有办法,若皇帝对推举出的官员皆不满意,会诏令再推、三推,程序如前。只要嘉靖不同意,就可以一直会推,直到推出符合嘉靖心意的人选再说。

要么嘉靖可以在其他两人中选取一人作为礼部尚书,但是嘉靖思虑再三,直接在王用宾的的名字上画了个圈,拿去给黄锦说道:“批红用印吧,令翰林院草诏施行吧!”

黄锦接过奏疏,赶紧去办,嘉靖冷笑一声,在无逸殿内继续批阅奏疏。对于徐阶、严嵩、李默之间的斗争,嘉靖洞若观火,臣子们要是不斗,那头大的就该是嘉靖了,所以对于他们之间的斗争,嘉靖一向是秉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除非过火,嘉靖一般都不会干预。

但是这次李默的做法让嘉靖有些愤怒了,你李默不是号称骨鲠吗?在吏部尚书任上,号称事持己意,不为阿顺,不管严嵩还是徐阶都不买账,结果最后还是耍了滑头,关键是你耍滑头不要紧,那裕王当挡箭牌就有些过分了,这是嘉靖所不能允许的。

但是李默也是拿捏了嘉靖,现在他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举足轻重,一旦轻易更易,很容易直接打破朝廷的平衡,这让嘉靖有些投鼠忌器了。

但是嘉靖用王用宾为礼部尚书,一来是因为王用宾无党无派,正好拿来平衡朝局,二来是他现在是李开先支持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打上了裕王的标签,既然他们他们老是把裕王当作挡箭牌,那嘉靖也得考虑给朱载坖一些班底了,否则到时候在朝堂之上毫无根底,到时候不是和他当年一样了。

王用宾担任礼部尚书的消息传出去后,满朝文武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王用宾要是真的有本事的话,也不会正德十六年的进士和庶吉士,现在才混个掌南京翰林院这样的闲职了。

对于这则消息,严嵩倒是表现的很平静,毕竟他早就知道,礼部尚书这个职务和严党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上去的不是徐党,对于严阁老来说就是赢了。

徐阶则是感到有些失落,虽然王学力推的程文德没有上去,但是王用宾至少不是严党,将来就算入阁,也不会增加严党力量,对自己虽然谈不上好事,但是也不算坏事。

比较惶恐的就是李默了,这里面的关窍只有他最明白,本来他只是准备拿裕王做挡箭牌的,若是嘉靖直接诏令再推,李默本打算就将此三人排除,然后重新再推举人选,没想到嘉靖直接点了王用宾做礼部尚书,这下就让李默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很清楚,嘉靖从不做没有目的的事情。

王用宾既无政绩,又非名臣,突然就简任礼部尚书,这岂不是非常之遇?难道这王用宾真的是个裕王党?不管怎么说,木已成舟,只能先看看吧。

裕王府内,朱载坖正在和几位讲官商量此事,嘉靖此举,确实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连李春芳也没想到,嘉靖会直接任命王用宾,毕竟礼部尚书是入阁最方便的位置了,之前的历任礼臣,无一不是嘉靖看好的臣子,嘉靖此举,着实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朱载坖对此倒是不那么担心,毕竟自己也算是对他有恩了,江湖规矩,知恩图报,王用宾也是在官场混的,应该不至于这么不上路子吧?待他抵京后再说也不迟嘛,于大宗伯拉上关系,没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