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乱世上海滩 > 第24章 十里洋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私几乎都是红帮组织负责运货,源头是各大势力。人力车霸更夸张,小照会只能通行于华界一般要每天交3到5角,大照会通行各租界交7角以上。”

小闸北吸了一口汽水,越讲越起劲,成了说书先生了,再过几年又是一个江湖百晓生。

“上海最有钱的人是谁啊?”齐六斤有点茫然,沉思着信息,随意一问。

“多了,远东首富哈同,华人首富周扶九家族、盛宣怀家族、宋子洋家族、王楚九家族,都开有银行。”

“知道的挺多嘛!”

小闸北喝完了最后一口汽水,把瓶子摆在了柜台之上,跳下高櫈,伸了伸懒腰,淡然说道:

“当然,不过周扶九与王楚九都有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后人没一个有用的,全是败家子。只有宋家的宋小文一定是未来之星,美国哈佛大学毕业。”

没有办法,齐六斤扔了一张一块钱的纸币过去:“给你的!”

两人算是两清了。

“祝你好运,劝君一句,早日远离上海滩。”小闸北老练地接过钱后,一边说着,一边踱步走出银饰店,轻飘逸而又爽快。

不是他的身高和声音是小孩,还真以为他是个老人精。

“老板,戒指包好了,我这手艺活还没个小偷说几句话赚的快啊。”银店老板摇了下头,大上海就是这么神奇,在哪都能赚到钱。

“行了,他这种小偷也是有人养着的,回去也要被人拿走部分。”齐六斤接过被银包好的空间戒指,这一回没人能认出这是盗门的信物了。

把一块纸币递给了老板,拉着王春儿的手走出了银店。

向北走全是租界,也就是传说中的十里洋场烟花地,全是洋行、商铺、会所、俱乐部、银行、领事馆。

“哗!好漂亮的大楼,全是石头筑起来的吗?”王春儿看到了一生中从没见过的东西,像只快乐的百灵鸟一般,看着一幢幢从没见过的高楼,说是高楼也是七八层,最高也十来层。

不过洋人建的也真是漂亮啊,放在现代也并不过时。

每幢大楼后面都是一条旺街,四通八达,人潮汹涌,右边就是黄浦江的满满都是码头,左边就是法租界的洋场。

占了最好的一线位置。

“前面英租界更漂亮,不然怎么说是烟花地,有钱人的地盘。”齐六斤轻笑着,果然是比现代的中山路更为接地气。

有时候失去了这些外国人在这里,少了另一种不同的味道。

“走,我们再向前走,真希望能有一天住在这里。”

“哈哈哈哈,有钱住哪里都是天堂。”

法租界的靠江位置不是很多,过了这里就是松江路,属于英租界,占了最好的位置。

日清、大阪、三菱、中华汇业银行、汇丰银行、住友、中国银行到正金银行最后到了英国领事馆。

过了苏州河的外白渡桥就进入虹口区,俄国领事馆、德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

这个大的码头也就是日本人的杨子码头。

过了虹河就到了公共租界,当然就没有英法租界这么繁荣和有钱人集中地。

整条十里洋场都有着轨道车,这个时代最流行的了,很有味道,经过了英华街,两人再次下来走路,因为这里是文明大舞台。

没有办法,这个王春儿想听戏,这玩意在齐六斤来说就是受罪,不过只能陪着。

现在的舞台已经改变了之前的茶园模式,不再是泡茶、递毛巾、送点心、要小账、招妓陪客等风习,而是提高了艺人的社会地位。

买票入场,就好像是大剧院一样。

《新茶花》等新剧在齐六斤看来,完全看不懂在跳,在唱什么,不过也只能喝着茶陪着笑。

......

游完了十里洋场,听完了戏已经是下午了,在旁边的面馆吃了午饭后,又看了一下旁边的《时务报》,再看了一下旁边的同文会所的牌子。

正好就写的“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

这好像是梁超的开启民智之说法,看来是一个提供想进学校,又没机会入学校的人准备的地方。

正是自己想要找的地方。

“春儿,这应该是我们可以学习认字的地方吧,进去看看。”齐六斤看着招牌一眼,不自觉走了进去,看看这个时代的夜校是啥样子的。

“先生、小姐,来会所是求学吗?”一个戴着眼镜,穿的是学生装的男子,甩着个中分头真的有些恶心。

“想学一下认字,有没有好的老师一对一的?”

“当然有,我们的宗旨就是扫除文盲,振兴中华,开启民智。”年轻人听到了有平民对学习有了兴趣,立马说的激动不已,右手抬到胸前,有着一种莫名的信仰,十分的强烈。

“我们只学认字,要求是听、读、写能够顺畅就行了。”

齐六斤内心很平和,任何时代都一样,都是想你越学越多,钱也要你越交越多。他并不想参与太多政治或者其它目的性的想法,于是回答道。

“你们有福了,沪江大学的学子徐大智今天在这里讲课,你们可以先去听上一段。再谈学习的事。”年轻人一谈起徐大智就是一种盲目的崇拜之色,两眼放光,感觉触及了偶像。

“好吧!”

在男子的带领之下,来到一个大课堂之中。

只见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在讲台上激动地讲着学,右手紧紧抓着,左右开弓,言语加上动作的表现的极为煽情。他面对着听课者大吼道:

“梁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就是要全民开启民智,让更多的中华儿女都会读书写字,都学会思考。”

“洋人为什么能在我们的国土上建租界?因为他们早已全民开民智,文明者,立于幼学,他们勇于创新,先于革命。”

“所以我们更要自强不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也为了我们自己而努力学习。我们要从笔杆子上煮酒论英雄。”

说了一大堆,对于文人来讲,是很好的文学与修饰,能胸怀天下。

对于齐六斤来讲,他说的是好听,可没有父母养着,这些学者饭都吃不饱,何来的忧国忧民之学说。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有些人语言煽动能力强,就好像小胡子、大炮哥一样,上、下嘴唇一说,马上就有千军万马来相见。

简单的说,你们快冲,我在后面给你们精神上的支持。

不过王春儿却听得很入迷,看来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喜欢这样的煽情。

叫胡歌来这演讲一下,估计要能把人说到排队跳黄浦江。

随着演讲完,很多人都上前问着徐大智问题,男女都有。王春儿都有些意动,不过看一动不动的齐六斤,又不好太出格。

齐六斤懒得理别人对老师的追捧,转身来到中分男面前,问道:“我们要的是学习认字,看得懂相关的报纸,能断文写字。不必论事非的成败,也不沾与政治有关的言论。”

并不好意思直接说,他喵滴,你们古人写的文章没有标点的,叫人家怎么看。

一半是看,一半只能猜,看起来脑瓜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