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姐妹一起去父留子 > 第二十五章 书院门口斗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主子,他俩打架,您怎么会如此生气?”小红竹递了一张帕子给陈锦华,示意她擦一擦手。

“唉!”

“人家穿越遇到的小太子,小世子,小王爷都是长得帅,人品好,从小聪慧,全身上下找不到任何缺点的小帅哥。”

“怎么我一来南秦国遇到的两个出名的小男孩居然只是两个一言不合就打架的小屁孩。”

“而且那个叶君翊也太目中无人了,毁了我对小说太子男主的幻想。”

小红竹和小红云一脸疑惑地看着陈锦华。

陈锦华叹了一口气。

“算了,你们也听不明白我在说出来。”

看着后面跟着自己的马车,陈锦华知道三人顺路,她眉眼一挑,一个主意就涌了出来,她拉开车帘对着后面故意大声喊:

“都跟这么久了,你们莫不是想报复本姑娘?还是说看上本姑娘,想跟着本姑娘回家?”

叶君翊脸色剧变。

“她才多大?怎会说出如此不知廉耻的话,也不知道她家里人是怎么教的。”

“这要是在京城,她早被责罚了。”

“叶君翊,听口音她有点像是东浦国的人,或许她是东浦国皇室派来的小公主或者郡主,咱们还是先看看情况。”

宁寒霖不愧比叶君翊大一岁,他还是比叶君翊理智一点。

到了山顶的云麓书院门口,陈锦华欢快地跳下马车,她双手合十做着祷告。

“老天爷,希望里面那些小男孩不要像叶君翊和宁寒霖一样,我想给以后的孩子找一个正常一点的生父。”

“小姑娘,你是从哪国来的,可有你们皇上的引荐信?”书院一个门童拦住陈锦华问。

“我是东浦国来的,我爹死了,族里的人欺负我和我娘亲,我特意想来云麓书院求学,以后赚钱养活自己还有保护我娘亲。”

门童微微一笑:

“小姑娘,你来错地方了,云麓书院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赶来的叶君翊一听,陈锦华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孩子。

“云麓书院不是开始招收女学生了吗?”陈锦华疑惑地问。

见此,叶君翊和宁寒霖双手环胸。

“是招收皇室的贵女,而不是你一个想来学生意经的小老百姓。”

陈锦华微微皱眉,这个叶君翊当真是一国太子吗?他怎么一副总感觉自己高高在上的样子?

陈锦华清楚地知道宁寒霖和叶君翊的名字,宁寒霖感觉陈锦华的身份或许不一般,他不敢像叶君翊那样直接嘲讽人,于是只是静静站在一旁观戏。

“叶君翊,你敢和我打赌吗?我不仅能顺利进去,以后一定会让云麓书院改变院规,以后也开始招收普通百姓家的学子。”

陈锦华说话猖狂,就连宁寒霖也不禁皱眉。

也不能怪她说话这么肯定,她在现代都是一个说到就做到的人,敢这么肯定是因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小姑娘,这里是云麓书院,院规一开始就是定好的,除了院长无人能改院规,你以为就凭你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就能做到?”

陈锦华微笑一下。

“或许我小时候不行,但长大也一定能做到。”

“而且,我来云麓书院求学,就是为了改变这里的规矩,救赎你们这群小屁孩。”

不仅是叶君翊和宁寒霖,旁边陆续回书院的学子听到陈锦华说的话,都觉得陈锦华太猖狂了。

“这是哪家的小姑娘,说话竟如此夸大。”

学子们纷纷朝门里看去,是教授算数的朱夫子。

“见过朱夫子!”

陈锦华挑眉,第一个挑战已经来了,陈锦华想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这次她做足了准备,张诗涵已经替她将云麓书院院长和所有夫子都打听清楚了。

“请问,你是哪位夫子,教什么的?”

“这是咱们的朱夫子,教算术的。”旁边一个学子解释道。

“小姑娘,若是带了引荐信,我直接带你去见院长,若是什么都没有,你还是原路返回吧!”朱夫子也不打算和一个小姑娘计较。

“教算术的,那你会算术吗?”

陈锦华这样问,把朱夫子气得胡子都歪了。

陈锦华心想张诗涵情报真准,这个教算术的朱夫子是一个易怒,又死板的人。

宁寒霖也不禁轻蔑一笑。

“朱夫子的算术是我们书院最好的一个夫子,你想进咱们书院,就莫要失了礼数,得罪夫子,你更进不来。”

陈锦华满不在乎地说:

“我也不是非进你们云麓书院不可,只是我太聪明了,以前的先生带不了我,他说云麓书院的夫子们都有各自过人的本领,或许能教得了我,所以我才想着来试试。”

朱夫子不禁感叹:

“小小年纪口气好狂啊!”

陈锦华打了一个响指。

“这样,朱夫子,你出问题考我,我出问题考你,十个数内,若我能回答上你的问题,你回答不上我的问题,那你便带我进书院,我亲自跟院长谈。”

朱夫子被气笑了。

“小姑娘,你确定要和我比试。”

叶君翊说了一句:

“不自量力。”

陈锦华听到后冷笑着说:

“是不是不自量力,还请朱夫子出题。”

朱夫子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然后开口道: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小姑娘,你能……”

“兔十二只,鸡二十三只。”

朱夫子话还没说完,陈锦华便已经说出了答案。

一旁的叶君翊和宁寒霖错愕,他们心里验算了一下,陈锦华回答对了。

关键是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陈锦华已经说出答案了。

“那下面到我出题了啊!你们仔细听。”

只见陈锦华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道:

“一个妇人洗碗在河边,旁人问客有几员?

妇人答曰不知人数目,碗的只数听我言:

一只盛饭二人用,一汤摆在三人前;四人共食一碗肉,六十五只便周全。”

陈锦华微笑着说:

“朱夫子,请你仔细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客人?”

朱夫子皱了皱眉头,题目并不是很难,只不过他感觉到面前的小女孩确实不一般。

这个时候院长得知门口来了一个小女孩,他算了算时间,天象上说的那个女孩确实是最近这段时间来到云麓书院。

于是,他躲在院门里面听着门口的动静。

“六十个客人!”

陈锦华点了点头。

旁边的学子都给朱夫子鼓掌。

“朱夫子好厉害啊!”

叶君翊和宁寒霖突然不敢小瞧面前这个小女孩了,因为刚刚两个题他们在心里算的慢,都是等答案出来后过一会儿才算出来。

“朱夫子,该您了!”

朱夫子见陈锦华确实有一点本事,于是决定加大难度。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大鼠挖了四尺,小鼠挖了一尺,所以它们第三天打通。”

陈锦华轻轻挑眉,她心想:

“这人怎么还出一元一次方程的题啊!”

朱夫子目光由一开始觉得陈锦华猖狂变得欣赏了起来。

“小姑娘,你继续。”

陈锦华想起来自己在初中时做过的一道古代数学题,她当时算了很久,连题目的数据都还记得。

“假令筑堤,西头上、下广差六丈八尺二寸,东头上、下广差六尺二寸。东头高少于西头高三丈一尺,上广多东头高四尺九寸,正袤多于东头高四百七十六尺九寸。甲县六千七百二十四人,乙县一万六千六百七十七人,丙县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人,丁县一万二千七百八十一人。四县每人一日穿土九石九斗二升。每人一日筑常积一十一尺四寸十三分寸之六。穿方一尺得土八斗。古人负土二斗四升八合,平道行一百九十二步,一日六十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