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 > 第113章 王伦的眼睛朱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时间线往前倒一倒。

话说这王伦在知道宋江涉及到造反案件之后,就立马想到这宋江只有死路一条了,除非是有人搭救。这王伦在和内部的智囊团商量好之后就赶紧派快马,2天跑死4匹快马就是为了要把这件事情的消息送给清风山。

这清风山三个头领在得到王伦的消息之后果然是带兵救援宋江。

这王伦安排的细,就怕燕顺、王英他们不是官兵的对手,救不出宋江,还安排了庞万春和刘唐伺机协助,结果没有想到花荣在关键时刻到了。

这样也好,王伦也按照计划在关键时候救下了时文斌。

就在王伦派人给清风山报信的时候,这朱贵就带着情报营的精锐人员和一个步兵营出发了,在宋江王伦等人还没有返回清风山的时候,朱贵就提前到了。

朱贵到了青州之后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和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拿下了二龙山。这邓龙在睡梦中就做了刀下鬼,偌大一个山寨也被朱贵和曹正接管。曹正在一个梁山精锐营的帮助下,加固山寨,并牢牢守住;

第二件事是朱贵安排精干人员在青州下面的各个县城都设立了据点,各个关键路口附近也提前安排了人手。

朱贵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等王伦率大队人马过来。

王伦等人知道,这宋江被王英等人接走之后,除了造反就没有其他路可走了。要么宋江自己做大做强,攻城略地;要么就被梁中书安排的官兵剿灭。

通过前后世的各种了解,王伦认为宋江不会坐以待毙。

其实宋江非但没有坐以待毙,反而比王伦预想到的还要勇猛。

这都是阎婆惜的功劳。

这阎婆惜给了宋江男人的快乐的同时激发了宋江的征服欲和做大事的野心,也阎婆惜同样捎带脚地把宋江推向了造反的道路。

现在的宋江要比原来时间线上的宋江更加强大,也更加坚决。

还好朱贵早有布置,调动及时,要不然这宋江可能要提前把青州拿下了。

这朱贵就是王伦提前在青州留下的眼睛,而朱贵则是散出去更多的眼睛,并且在慕容彦达和宋江招兵买马的时候,安排了两队情报作战人员进去。

说到这操刀鬼曹正,那是更早就留下的钉子。

在王伦从建康回来之后,林冲就提起了自己的徒弟曹正,说是要介绍曹正到梁山入伙。

王伦对曹正早有了解。

曹正这个人武力不弱,和杨志能打斗个二三十个回合,步战实力不在阮家兄弟之下,关键是这个人主意正,有脑子。王伦当时没有让曹正上梁山,而是在青州附近以待不时之需。

青州这边有很多重要的将领和山寨,王伦迟早要来一趟。

这发生了宋江的事情,曹正刚好派上了用场。

现在就好玩了。

这宋江和慕容彦达斗个你死我活,这朱贵就在后面搅浑水。

要不是朱贵的及时报信,这秦明估计早就在宋江手里了。秦明一被拿下,那黄信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这青州就会被宋江整个吃下去。

王伦是想让宋江变的强大,在前面当免费打手,但是不想让宋江强的不受控制。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中旬。

这宋江早已经召集了4万多兵马和诸多好手,现在他手下除了结拜的8个将领,还有十来个偏将。现在天行将军的名号在青州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宋江有意的控制下,整个青州境内都是只进不出,路口也是封锁的严实,以至于将近一个月了,青州境外还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这慕容彦达也是尴尬,本来觉得这青州成立还有将近4000兵马,再召集5000壮士训练,差不多一万人了,觉得这守城应该是足够的。没想到这宋江直接将人马扩展到多人。这么多的人将青州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到了晚上,匪军军营里也是灯火通明。

话说这宋江手下军队不少,为什么不直接攻城?

实际上这宋江也是没有办法。

宋江手下的这些人看着多,但是有点战斗力的也就是花荣手下的500来个士兵以及诱骗秦明时候留下来的六七百人马;剩下的还有三四千的土匪打家劫舍还行,但是攻打青州这样的重城还不够看,更别说是新招募的三万多青壮了,那压根是一点战斗经验都没有。

宋江没有办法,只能抓紧时间打造兵器,教士兵一些基础的军事训练,起码不能在用长枪的时候把自己人戳死。

还好,宋江找到了几个做抛石机的工匠,抓紧时间打造了20来架抛石机用来攻城。

这慕容彦达看到远处的匪军们来回调动越来越频繁,估计匪军离攻城不远了。

打小县城没啥意思,这青州是宋江造反后的第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大城,宋江志在必得。

感觉到局势越来越不可控,这慕容彦达也是动起了心思。

这慕容彦达知道自己本事一般,能做到现在的位置全是靠了自己那做贵妃的妹妹,本来想着在这青州的任上捞一些钱财,走动走动关系,再进一步,没想到就遇到了宋江这么个二杆子。

不管如何,自己的命是不能丢掉的,只要自己能出去,有自己那做贵妃的妹妹在,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又是一个知府。至于这青州的百姓,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

投降?

投降不是个好办法,要是这赵喆知道自己投降了匪军,那自己妹妹的地位可就受了影响。那就算是自己留的了性命,那也是断了后路。

有了,慕容彦达突然想到一个办法。

他慕容彦达是没有本事,但是他有妹妹啊。他不光是有妹妹,还有两个,这两个还都是绝色佳人。

慕容彦达的大妹妹慕容春是现在宋徽宗赵喆的宠妃,还给赵喆生下来一个皇子;这小妹妹慕容雪本来是和京城的刘侍郎的儿子有婚约,明年开春就成亲,这下可好,事情有了变故。

实在不行,就拿自己的小妹妹来换一条性命,慕容彦达暗自下定了决心。

知府衙门的后院,一个身穿白色衣服的俏丽女子正坐在石凳上,看着院子里的梨树发呆。

这树上的果子结的密,已经快成熟了。

一只蜜蜂围着一个大梨转来转去,仿佛是闻到了梨子中间散发出来的甜香,想迫不及待地吃一口。

白衣女子此时非常难过。

曾几何时,她以为自己能像姐姐一样,嫁一个英俊帅气的贵官人,那王侍郎家的公司虽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俊朗,但也算得上人才出众,也算是自己的良配。

现在算什么?

大哥竟然让他去嫁给什么天行将军?

那天行将军是什么人啊?那是造反的头子,将来是要被姐夫砍脑袋的,更何况那天行将军宋江据说已经三十来岁,还是一个小黑胖子。这让本来就看重外在形象的慕容雪接受不了。

凭什么?

你一个堂堂的知府守不住一个偌大的青州城,就让我去换你的性命;凭什么姐姐可以摘皇宫里享受荣华富贵,我却要伺候一个小黑胖子?

这慕容雪已经郁闷一整天了。

虽然大哥是来问她的意见,但是慕容雪感觉得到,这慕容彦达已经是拿定主意了。

从小大哥是对她不错,可是这毕竟是关系到她的人生幸福,这慕容雪很是痛苦。

远处看到慕容雪发呆的样子,慕容彦达也是有些心疼,但是为了自己一家子的性命,这次也只能委屈了自家妹子了。

况且,他心里隐隐有一丝侥幸。那宋江做事,颇有章法,以后未必不能成事,这时候妹妹送过去,说不定也是妹妹的一场富贵。到时候不管是哪个妹夫坐天下,他慕容彦达都是稳坐钓鱼台。

想到这里,慕容彦达心里也是硬了起来,对旁边的人小声吩咐:

“把那个钱成给我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