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 第126章 兵出函谷,进攻魏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6章 兵出函谷,进攻魏国。

王贲接过来,上面只有一句话:“王翦上将军,灭魏时机已到,请王翦上将军东进 攻魏,攻安邑,我将从赵地动兵,破魏边境,直攻大梁。”

“父亲。”

“这是赵祁上将军传来的密报吗?”王贲道。

“恩。”

“就是赵祁。”王翦点了点头。

“赵祁上将军准备动兵灭魏,而且直接让父亲出兵,可似乎还未曾经过大王准予 吧。”李信诧异的道。

“这是大王的密诏。”

王翦淡淡一笑。

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密诏来。

几人一看。

“三晋韩赵已灭,灭魏已成定局,战场之势,寡人无法准确把握,自赵地传递消息 归咸阳也需时日。”

“故而,寡人将灭魏战机交给赵祁把握,如若他传讯于上将军,你听命于赵祁,辅 助灭魏。”

密诏上的话不多。

但是关键就在于一点,灭魏之战的主导权交给了赵祁,并且让王翦以及函谷大营听 命于赵祁。

“大王竟然对赵祁上将军如此信任。”

“无需向咸阳禀告战局,灭魏之战一切交给赵祁上将军决定。”

“这等殊荣,这种信任,在我大秦绝对是绝无仅有。”

看到了这一封密诏,王贲李信等将都被惊到了。

这密诏上所表达的信息透出了赢政对赵祁强烈的信任,绝无仅有的恩宠。

这相当于赐予了赵祁统帅两大营六十万大军的权柄了。

“大王眼界超群,雄才大略,他不会看错人。”

“而且赵祁的能力也的确超过了本将。”

“有他统帅灭魏事宜,我大秦可彻定三晋。”王翦笑了笑,心中没有任何的不快。

虽说让赵祁这个年轻的上将军来指挥他,或许在军中会有不少微词,但王翦忠于大 秦王权,忠于赢政,自然对王诏不会有任何违逆。

再而。

当初灭赵之时,如果不是赵祁出手,帮忙劝降了李牧。

他与桓漪就算能够胜也是惨胜,军团锐士也将会因此大损。

所以王翦和桓漪都欠了赵祁一个人情。

“好了。”

“赵祁已经传讯而来。”

“我们自然不能违了他的意。”

“传本将令。”

“兵出函谷,进攻魏国。”

“务必将魏无忌以及全部魏军都牵引到我边境之地来。”

“这样赵祁动兵就可减少阻隔。”

王翦威声喝道。

“诺。”

王贲,李信等将齐声道,立刻下去准备动兵事宜。

“赵祁。”

“如此年轻俊杰,能够被大王重用也是遇到了伯乐了。”

“未来。”

“赵祁对于我大秦而言将会是又一个武安君,或许,他能够超越武安君。”

“不过。”

“如此年轻,难免气盛,我大秦一统之后,必有诸公子争夺储君之位,但愿赵祁能

够审时度势,不参与党政,否则后果难料。”王翦喃喃自语道。

魏国。

大梁。

朝堂之上。

一切按部就班,魏王假端坐在王位上, 一脸沉重。

自从赵,韩两国被秦国所灭后,他每日都生活在忐忑忧虑之中。

而且当日他魏国使臣从咸阳黯然离开,齐楚燕三国使臣也不能迫使秦国罢兵。

这让魏王假每日都有一种忐忑,秦国随时会动兵攻他魏国。

而对此。

他没有任何办法,除了忧愁恐惧外,只有祈祷着那一天晚来一点,或者秦国不会对 他动兵。

但显然。

这也是他的想当然了。

“信陵君如今何在?”

魏王假回过神来,看着朝堂文武问道。

“回大王。”

“信陵君如今镇守在我大魏西境,防范秦国王翦。”

“请大王无需如此忧心。”

“信陵君乃是我大魏庭柱,有他在,我大魏就不会亡,昔日秦国也屡次攻我大魏, 不都在信陵君手中饮恨而归吗?”

“再而。”

“秦国绝不会那般大胆,如若他攻我大魏,齐楚燕三国绝对不会坐视。”

魏国丞相站出来,看着一脸忧愁的魏王安慰道。

“丞相说得有理。”

“但寡人就是怕啊。”

“我三晋先祖当初一同立国,共存了数百载,可如今三晋除了我大魏以外,赵,韩

已经被秦国吞并,可见秦国国力。”

“如果秦国攻我大魏,我大魏真的能抵挡吗?”魏王假一脸忧愁。

君王如此恐惧秦国,自然也影响他麾下臣子。

在他这种畏惧的样子下,他的臣子们只怕也都找好了退路了。

对于站在这朝堂上的权贵而言,或许有忠诚的,但大多都是共利益的权贵,如果真 的亡国的那一日,那些权贵也会跑得很快,就比如被灭的韩,赵。

他们的权贵也不知道逃了多少。

“请大王宽心。”

“我大魏绝对不会畏秦。”魏相再次出声道。

但他的话还没有彻底落下来。

“报。”

“边境急报。”

“秦国动兵了。”

“秦函谷大营全军出动,王翦亲统兵,已经进攻我大魏边境。”

一个魏国士兵惊恐的跑入了大殿内,大声禀告道。

这一声。

如同雷霆。

让整个魏国朝堂原本还勉强保持的平静炸裂了。

魏王假的脸色骤然变得煞白。

魏国朝臣的脸色也都没有好到哪里去,每一个的眼中都浮起了一抹畏惧。

这一急报将他们心中仅存的期望给破灭了。

秦。

终究还是对他们动兵了。

“信陵君可坚守住边境了?”

魏王假惊恐的问道。

“启奏大王。”

“秦军来势凶猛,已经攻破了边境多城,如今信陵君统帅大军于安邑镇守,并且转 告大王放心,他已经布置好了完全之策,无畏秦国,只需大王立刻派使前往齐楚燕三国 求援。”

“想要破秦,必须要借助三国之力。”

传达急报的士兵立刻回道。

“丞相。”

“快,快派使者去齐楚燕三国求援。”魏王假立刻惊慌的对着魏相道。

“请大王宽心,臣早就安排好了,只要秦国有任何动静,使臣就会派去求援。”魏相 立刻回道。

“王翦可是秦国老将,麾下函谷大营更是当初攻陷赵国的主力,信陵君能否抵挡得 住?”

“而且王翦动兵,那赵地的赵祁会不会也动兵?我大魏与赵国边境接壤可无坚城, 能否挡住赵祁?”魏王假一脸恐惧的道。

“大王。”

“信陵君已经将一切防务都安排好了。”

“在西境有信陵君亲自抵挡王翦,而北境有信陵君特意重托的庞雄将军,他乃是昔 日我魏国上将军庞涓之后,乃是我大魏军武世家,能够得到信陵君信任,定然能够独当 一面。”

“请大王相信信陵君,更要相信我大魏的将士们。”

看着惶恐不安的魏王,魏国丞相除了安慰外,别无他法。

在悠长的历史之中。

魏国曾经也独霸一方,甚至于连昔日未曾变法的秦国也不是魏国的对手,甚至被魏 国夺取了河西之地,为秦国大辱。

但随着岁月流逝。

自昔日秦国商君变法后, 一切就反转了。

魏国被秦国所击,河西之地重新归于秦。

从此魏国也走了下坡路,而且更让魏国被天下诸国耻笑的一点,魏国国境内曾产生 了诸多人才,但每一个都被魏国给亲手摒弃了,最终成为了他国的人才。

在后世之中。

魏国也被称之为诸国人杰的培养地。

这就是一个笑柄。

而到了如今时期。

纵观这有着人口七百万的魏国,除了一个信陵君魏无忌外,再无将才。

若是没有魏无忌这个庭柱,或许魏国早就亡了。

昔日的人才辈出之地,如今却无将才,无贤才,也是十分的唏嘘。

“寡人相信。”

“寡人相信信陵君。”

魏王假紧握着手,大声的说着,但看着他的眉宇之间,恐惧之色不减。

显然他已经被亡国的恐惧所笼罩,无法自拔。

“唉。”

“如若大王能够振作一点,强我大魏士气,或许我朝堂上也不会如此吧。”

魏相扫了朝堂上的颓废一眼,心中也是无奈一叹。

如今的魏国。

的确是已经步入亡国之景了,被秦国包围,除了求助齐楚燕三国出兵援助外,并无 他法可以改变亡国局面。

赵地。

与魏国接壤之地。

砰,砰,砰。

擂鼓之声。

在整个平原大地响彻,这广袤的平原之上。

一方黑甲,数十万的黑甲组成了一方军团洪流,似将整个平原大地都包裹。

这正是大秦的锐士。

大秦第四大营,邯郸大营锐士。

而在大秦锐士相隔数百丈的对面。

二十万魏国大军林立。

两军对垒。

彼此之间都有着一种恐怖的杀气交锋。

看向魏国军阵一方。

得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举荐,庞涓的后人,庞雄统帅二十万大军,列阵迎敌。

魏国到了现在,已经无将可用,可以说整个魏国有能力的只有魏无忌一人了。

但他纵有万般才能,在面对的大势下,他也无法改变他魏国覆灭之局。

“庞将军。”

“信陵君先前有交代。”

“我军不可与秦军硬碰硬,只需依靠我们对边境地形的熟悉,迂回与秦军交战,拖 住秦军进攻步伐,等到齐楚燕三国联军即可。”

“此番我军与秦军交战,不可硬抗,只能且战且退。”

“一战后,立刻撤军,然后再寻地点与秦交战。”

在庞雄身边, 一个魏将对着他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