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姐夫帮你打天下 > 第260章 真假秘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孔新带着一脸的得意,像是捧着圣旨般向陈公公展示了他的秘方:“钦差大人真是火眼金睛。下官确实带来了一份五粮液和花露水的秘方,这可是从邓晨那里直接得来的,希望能为皇上献上一份心意。”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仿佛手中的秘方是通往皇宫深处的秘密通道。

孔新的话音刚落,屏风后的王、陈庆和孙曦三人的表情就像是品尝到了顶级美酒突然变酸的滋味,一个个面露难色,心中暗自叫苦。

陈公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故作惊讶地提高了声音:“哦?孔县宰也带来了秘方?今日这秘方似乎成了新野县的流行货,杂家倒要看看,这秘方究竟孰真孰假。”

孔新自信满满地回答:“回禀钦差大人,下官没明白什么意思,难道还有人给您献秘方吗?不管有还是没有,都不重要,小人的秘方绝对真迹无疑,乃是邓晨亲手所赠。”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仿佛自己就是那秘方的不二传人。

陈公公点了点头,对着屏风后面说:“诸位,看来今日杂家的客厅成了秘方展示会,不如都请出来,让杂家一一辨认如何?”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戏谑,仿佛在说:“来来来,都别藏着掖着了,让本公公看看你们究竟有什么宝贝。”

王铈、陈庆和孙曦知道再躲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从屏风后走出,三人的脸上都带着尴尬的笑容,像是三个被当场抓包的小偷。

陈公公环视四人,然后缓缓说道:“看来这秘方之争,背后大有文章。杂家在此宣布,所有秘方杂家都将一一查证,真伪自会分明。在此期间,希望各位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相互猜疑。”

四人连声应诺,心中却各有算计,就像是四个棋手,心中都在盘算着自己的棋局。

陈公公见状,知道自己的警告已经起到了作用,便让四人退下。

待四人离开后,陈公公独自一人坐在厅中,手指轻敲桌面,思索着今日之事。他明白,这场秘方之争,背后不仅仅是权力的较量,更关系到新野县乃至整个新朝的稳定与发展。

陈公公决定,从孔新提供的秘方入手,仔细调查这背后的真相。他相信,只有找到真正的秘方,才能揭开这一切的谜团,为皇上献上真正的宝物。他打开孔新秘方,不由惊呆了,只因上面只有如下三十五字而已:

选五谷磨粉,和粉使相生,补其短。以麦制曲,和粉与曲发酵,入蒸馏器加热馏出,集液即得。

再看其他三个秘方,都是洋洋洒洒千余字,而且大同小异,陈公公陷入了沉思。如果只有一份是真的,那应该是孔县宰的秘方是真的,因为它的简洁直接指向了酿酒的核心工艺——蒸馏。如果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一定也是孔县宰的秘方,因为它太短了,不像其他秘方那样充满复杂的步骤和神秘的配料,这在传统观念中似乎不够分量。

而其他三位,两个是皇族,一个是本家,他们都说自己的秘方是真的。陈庆虽然不是皇族,但在皇上那里一直是按照皇族对待的。他们没有拿假秘方的必要,毕竟这若是假的,那可是欺君之罪,一旦被揭露,后果不堪设想。

而孔新则是孔子后人,朝中的孔族中人大多都因为儒家教条思想而保守,不太可能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弄虚作假。

陈公公决定静下心来,将那三份秘方一字一句看一遍,然后再比对。他发现公主府的和陈府的秘方一模一样,而王的秘方跟他们的也大差不差。但是都没有提道蒸馏这一关键步骤,难道五粮液的秘诀就在于蒸馏不成?

陈公公回想起邓晨对五粮液的描述,其中确实提到了蒸馏过程,这与孔新提供的秘方中的描述不谋而合。他意识到,真正的秘方可能并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是否抓住了酿酒工艺的关键。

经过深入分析,陈公公得出结论,孔新的秘方因其简洁而更接近真实。他决定将这一发现上报皇上,并建议对孔新提供的秘方进行验证。

为了保险起见,其他三份他也如实报给皇上,最终有皇上圣裁。

陈公公的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他决定亲自前往陈府,探一探陈庆的口风。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随从,踏上了前往陈府的路。

陈府的大门敞开,陈公公的到访显然在陈庆的意料之中。陈公公被迎进了府中的客厅,陈庆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陈公公,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陈庆的态度恭敬,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警惕。

陈公公微微一笑,他并没有直接提及秘方的事情,而是先和陈庆寒暄了几句:“陈家主,新野差事已了,不日就要回京复命,特来向本家兄弟辞行。另外,昨日之事,杂家心中还有些疑问,特来请教。”

陈庆的眉头微微一挑,他似乎已经猜到了陈公公的来意:“陈公公,昨日秘方之事,我已经尽力而为,不知公公有何疑问?”

陈公公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陈家主,杂家昨日研究了你提供的秘方,发现其篇幅之长,内容之详,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杂家也看了孔县宰提供的秘方,虽然简短,但却直击要害,不知陈家主对此有何看法?”

陈庆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显然没有料到陈公公会提及孔新的秘方。他迅速恢复了平静:“陈公公,秘方之事,各家有各家的传承,孔县宰的秘方虽然简短,但也不能因此就断定其真伪。”

陈公公点了点头,他并没有直接反驳陈庆,而是继续说道:“陈家主所言甚是,杂家也认为,秘方的真伪,不应以篇幅长短来定。不过,杂家仔细研究了两份秘方,发现孔县宰的秘方虽然简短,但却抓住了酿酒工艺的关键,这不得不让杂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