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故人随风而行 > 第103章 纯粹的生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福的心情大概宋向文他们无法理解,作为在班级里成绩不错性格也不错身边朋友不少的几个人,不会成为班里面被欺负的对象,反而可以去欺负别人。

王福从那之后,就拒绝给李兵带饭了。李兵也不再把王福当作自己的小弟,王福已经无法融入那个圈子,自此之后,李兵几个人想要吃点不一样的,就只能自己翻墙出去买。

这种事情李兵是不出头的,他钱最多,话语权也最高,他主要负责指挥,决定中午吃什么,让谁去买。

李兵不知道的是,那些当初告发着王福的人,现在都一个比一个活跃的争抢着给李兵出门买饭。而这几个出门买饭的人,都会在买了之后躲在墙根先悄悄吃两口再拿回去给李兵。他们大概是觉得王福抢了他们的工作了,这事儿本来宋向文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有天宋向文几个人攒钱打算吃顿好的,王耀和薛林两个人出去买。

两个人回来就跟他和刘立洋讲,“那几个人在酱香饼摊子后面电线杆那里分着吃。”

王耀一边把买来的东西解开塑料袋,一边跟宋向文和刘立洋说,是他和薛林一起看到的。宋向文纳闷他们什么时候也自己买着吃了,就问王耀:“他们也自己买着吃了?”

刘立洋冷哼一声,对宋向文不屑的说:“你想想还不行他们怎么可能有钱去买着吃,那不都是李兵的?”

宋向文这才反应过来,王福不给李兵带东西了,总得有人补上来,补上来的人,却偷偷的吃李兵的饭。王福是那个最可怜的人,不知道他在长大了之后会想起这么个事情,能不能品出什么味道来。几个把王福排挤走的,他们真的在如此年纪就知道这个吗?还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行为,自己并没有察觉到如此的本质,这就要问他们了,估计也不会再有机会了。

时间向着六月份迈进了,六月一日,对于宋向文他们来说一年里除了合家团圆的时候最盛大的节日,儿童节。

刘二姐给了宋向文五元钱,让他在学校外面的路上买点东西吃。班里面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家里给钱自己买的,家长买的零食往往都不会合学生们的胃口,学生们喜欢吃什么?辣条、鸡架、薯片、粘牙糖。家长们买的是什么呢?面包、矿泉水、八宝粥、火腿肠,显然不如辣条和薯片好吃。

薛林的家长给了薛林二十块钱,王耀拿来了十块钱,刘立洋的妈妈在家里给他买的,不给他钱,宋向文知道,刘立洋是胃口不好,吃了不少的药,家里对于他的零食是有限制的,宋向文去姥姥家找他玩的时候,吃点什么东西都得使劲漱口,生怕被家长知道。

宋向文是最少的,买的东西不多,五毛一包的零食不重样的买,这样就能每一个都能吃到了。王耀和薛林两个人提议把钱聚拢到一起,一起买东西一起吃,但是这个提议是不合实际的。

学校里面没有小卖部,想要买东西只能在进校门之前去学校对面的超市里面买。他们几个人,薛林是家里送的,另外三个都是坐校车来的,校车到达的时间不一样,四个人聚拢到一起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儿童节当天,人那么多,也不好找。

于是乎,就只能各买各的了。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五年级三班还是女生上去表演,几个女生排练了一个舞蹈,像四年级的时候差不多。人都是相同的一拨人,只不过服装和表演的节目变了。

今年,李老师给她们买上了粉色的西装类型的表演服,还带着一个黑色的鸭舌帽,在舞台上的时候,跳舞即将结束,几个人聚拢到一起,把鸭舌帽从头上拿下来向着观众席扔出去,引得下面的学生一阵哄抢。李老师在过完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说,办公室的老师都来问他怎么能排出那么好的节目,李老师表示这都是班里面学生自行组织的,都是学生们的功劳。

隔壁班六年级表演节目的c位是刘庄的女生,宋向文见过,但是不怎么熟悉,她跟刘立杰玩的挺好的,经常能在刘立杰家看到。表演的时候从台子上摔下来,当场就发脾气了冲着身边的男生吼,听说还在表演完之后站在操场上大哭了一场,好不容易才哄回教室。相比于五年级三班的成功,隔壁班的气氛就不是那么美丽了。

六一儿童节,上午表演节目,中午放学,下午休息半天,第二天如果是周中的话正常上课,如果是周末的话就休息。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刚好是周五,这就代表了学校里的学生即将获得两天半的假期。虽然不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这些三天起步的假期,但是能够多多休息一半天,谁会不开心呢?

在家里狠狠的玩了两天半,电脑随便玩,六一儿童节又不是成人节,宋召华和刘二姐都是不放假的。宋婷呢?高中生早就不过六一儿童节了,这个周还是单周,不放假,周六周天在学校里上自习。

白天的时候,家里就只有宋向文一个人了。爷爷还在二姑家,去二姑家的时间大概是在五月几号,忘记了,肯定不是五月一号,怎么说也得五六号了。没到一个月,爷爷还没回来,宋向文不用竖起耳朵听着爷爷的声音,可以把音响开到最大。

他最近可不喜欢什么小游戏了,开始迷上了枪战游戏,跟着刘立杰他们入坑的,虽然自己水平很菜,但是并不影响他对这个游戏的热爱,电脑里面的角色拿着枪,第一视角击败敌人,还能在地图的漏洞中找点乐趣。

除此之外,游戏里面的战队系统能够认识五湖四海的人。刘立杰邀请了宋向文进入了一个战队,在里面很多都是刘庄的跟哥哥一样大的男生,熟人多,在里面还挺好的,起码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被踢出去。

玩了两天,作业糊弄个大概,宋向文就返校了。

返校的第一件事情,就肯定是开会了,早上的时候班主任总得来说几句话,大体的方向围绕着,不要沉迷在儿童节的欢乐里面,该收心就要收心之类的。然后就是如果有学校里面的一些事情,那就一起下点通知。

这天刚好有,李老师抱着一摞宣传单页进了教室。这可不是什么远行文化大院的宣传单页,而是市教体局印发的防溺水宣传单页,里面最容易引起孩子们关注的,就是会把各个地方的未成年溺水事件的现场拍摄照片放在上面,下面用简短的文字描述。

短短几个文字,就是一个家庭的破碎。这样的警示,能够真正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百闻不如一见,说得再多,心里面的那根弦还是没有绷紧,把实打实的案例摆出来给孩子们看看,效果肯定比空口说来得强。

宋向文是对这种彩色的警示单页比较感兴趣的,其他的男生也大都如此,看到各个省份各个地方发生的不幸之事,惋惜的同时也算是见识到了自己从来没有接触到的方面。

今年的警示单页,宋向文却怀着目的在上面检索。他想看看有没有那个人的报道。

哪个人?这个人叫张龙,前面提到,是宋向文在宋庄小学上学的时候的同班同学。不高,黑黑的,学习不积极就喜欢到处惹事,班里面的同学跟他有仇没仇的他都基本上招惹了一遍。

不仅仅是同学,老师他也不在乎,逼着思想品德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拉着他的桌子把他拖到教室外面,因为他在教室里实在太闹腾了。他的爷爷曾经因为他偷了家里的一百块钱来学校找他,在厕所的门口一只手拽着裤子一只手拽着脖子把张龙扔在地上。

关于张龙和宋向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放学的家长接送点了,张龙把宋向文买来的植物大战僵尸的橡胶玩具抢过来撕扯成两半。

撕扯完向着四周一扔就跑到了他每天上下学坐的面包车上,宋向文气急了,抓起来一把土就追了上去,向着面包车里面的张龙就是一把石头扔过去,砸的张龙发出一声惨叫。宋向文也不管,转头跑。

第二天两个人倒是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件事情自此也就过去了。宋向文不愿意跟他打交道,尽量避开跟他接触,也就没再跟他有什么交集。

周六周天,宋向文却从刘二姐的口中又一次听到了这么个人。

张龙淹死了。

在宋庄的东河里,但是不在宋庄区域,东河很长,他是在宋庄北边的河段淹死的。他的家就住在那里,东河两边,有着不少的村落,靠近河流的地方就有水,有水自然人就喜欢安家。世世代代的人居住在河流两岸,到今天就变成了这个格局。

刘二姐说:“听我同事说,他跟他们村两个同年级的小孩去河边玩。说是看着河里面有一条大黑鱼,那两个小孩不敢下去,他就没脱衣服下去抓鱼,这一抓就没上来。人家那两个小孩一看上不来了,也不敢下去救他,就回村子叫人过去。没人敢下去,东河两边都是挖沙子挖的坑,一个好几米深,就只能报警。等着救援队来了,捞上来已经淹死了,肚子里面全是水。”

东河两边全是坑,这宋向文是知道的,刘二姐说他们家盖房子用的沙,就是她和宋召华两个人开着手扶拖拉机到东河旁边挖的。

而且每到了夏天,倘若是天气比较旱的时候,河床里没有水,井里面也没有水,农村人没有水浇地。除了买水,靠近河岸种地的人,会在河床里面挖大坑,把地下水挖出来浇地。一个夏天,整个河床就满目疮痍了。

宋向文听说这么个事情,震惊的不行,他一直觉得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新闻和报纸上,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也会发生在自己身边。虽然他跟张龙算是有仇,但确实是同学关系,老同学也是同学,才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一下子淹死了?

宋向文有些不相信,但是刘二姐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他也就信了。

李老师把警示单页发下来,他就是在上面找,有没有报道这件事情,没有,宋向文就又开始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了。

没想到李老师却在他刚有所怀疑的时候,就给他消除了怀疑。

“除了这上面的,咱们同学也大概听说了,就在这个周末,西边一条小河里,淹死了一个小孩,跟咱们是同年级。”

李老师在上面敲着桌子满脸严肃说这件事情,陈屯小学每年夏天放假的时候都会到宋庄的河边拉起来一张横幅,写着未成年人远离河道防溺水的宣传标语,在这方面陈屯小学是下功夫的。

李老师不可能骗自己,看来事情是真的了。宋向文在脑海里面想了想张龙的模样,上一次见他,得是三年级放假了,放假之后,他就转学了。三年级的时候,短发,黑皮肤,不高,牙齿黄黄的,眼睛不老实到处乱飘。

李老师在上面说,宋向文在下面有些恍惚。他经历的,一直都是老人离世,长这么大,最早的一次见到丧事是在母亲刘二姐的奶奶的葬礼上。那时候宋向文才四岁,对于这个老姥姥还真的没印象,他只记得跟在刘二姐身边,跟着送葬的队伍在灵车后面,走几步跪下。哀乐从灵车的喇叭里面传出来,他觉得耳朵震得慌。

刘二姐问他,“你想我再活几岁?”宋向文脱口而出永远不死,把跪在地上的刘二姐给逗笑了。

再后来,见过了村里不少老人出殡,他只是远远的跟在灵车后面,和村子里面大多数人一起,送老人最后一程。

奶奶去世,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这样的事情,他对于死亡,有了新的理解。就像是站在奶奶小院子里的时候村子里面的人跟他说的:“以后再也就见不到奶奶了。”

他觉得死亡,就是见不到了,以后从生活里面抹去,不会再有什么痕迹了。

同时,在潜意识里,他觉得死亡是老人才会去接触的东西,生老病死,死亡是老去的必经之路,像他这样的,距离死亡还遥远。

他害怕地震的时候把自己压死,那纯粹是恐惧,忽然有一种死亡的方式,不是老死,而是地震,给他带来了巨大冲击。

现在,他更加具象的感受到,死亡,是一个生命当中随时都会存在的,不会因为生命的阶段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