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珩走了,

盛夫人也顾不上其他,亦着急忙慌的追了上去。

盛老爷将随侍的下人遣了出去,偌大的内室里,只余他们父子二人。

沉默了许久,盛老爷方才开口:

“你母亲怜惜你兄长体弱,事事以他为重,这么多年,确实委屈了你。如今盛家在娑城的势头正好,我年纪大了,不能把持一辈子,原本我是打算等你兄长身体好些了,再授其传家之道,可如今他连走上几步路都能喘上一刻,这样的身体又如何掌管盛家,更别提四处应酬。原想你性子跳脱,日后在你兄长的庇护下做个富贵闲人也好,可如今....你兄长成日关在内室,又有你母亲在一旁教导,心思多了些,为父愧疚于自己亦未曾一视同仁,如今只想你能看的远一些,莫要为当下之事,失了自己的本心。”

话毕,盛老爷看了看双眼紧闭的盛衍,叹了口气便转身离开了内室。

门口处,还传来盛老爷叮嘱着下人仔细照顾的声音。

内室静悄悄的,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

唯独盛衍脸庞下,滑下的一条泪痕,

在漆黑的夜幕下,寂静无声。

这边盛夫人刚给和盛珩回到院子里,便忍不住抱怨:

“老爷这是怎么了,话都不让我说完....”

“母亲,日后莫要再父亲面前说什么长子之事了,日后盛家...亦没有什么长幼之分了。”盛珩淡淡道。

“如何没有,你父亲都说了长幼之分应有的。”

“可父亲也说,阿衍日后的用度与我一般。”

“这....这....”盛夫人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盛珩握住盛夫人无措的双手:“父亲有这样的想法兴许不是一日两日了,我倒是没什么,左右都这副破败的身子,但我实在是担心母亲你啊。”

盛夫人愣住:“担心我?”

“你一向最疼我,自小对阿衍便不那么上心,阿衍心里肯定不是滋味,那么多年难免有隔阂在,上次你不过让他在院子里站上一站便能闹成如此境地,让父亲迁怒于此,若日后父亲再委以重任,亦或是....让阿衍掌家,他素来与你不亲近,日后大权在握,母亲又该如何自处?”

“可是你父亲曾说过,盛家日后还是要倚靠你的啊。”

“母亲,今时不同往日了....”

“不行,不能如此,阿衍...阿衍怎么能掌家....”盛夫人喃喃着:“不行,我要去找老爷...”

话毕,便匆匆离去。

盛珩坐在桌子上,端着尚且温热的茶盏,笑的若有若无。

盛家久违的热闹了一回,

准确的来说,是盛衍的院子里,久违的热闹了一回。

各类精致珍贵的摆件,甚至桌椅床榻都换了个全新,

院子里也不再是光秃秃的几株毛竹,而是各式各样的盆栽花草,

甚至连盛衍养的那只长寿鸟栖身的架子,

都换成了镀金的,

若是再细看,却是比盛珩院子里养鹦鹉的那架子还要再精致两分。

听说,那夜的主院里吵了很久,直到天色渐亮方才息了声音,

老爷更是一气之下搬离了主院,去别院另住,

而盛夫人更是以泪洗面。

不过几日之后,盛老爷下令,

以历练为由,将盛家码头一分为二,

让盛珩和盛衍各负责一半。

这明显是想让两兄弟并驾齐驱的意思,盛夫人自是看出来的,

可她再想去寻盛老爷说道什么的时候,

盛老爷直接闭门不见。

码头上,是盛家来往运输渔货的船只,

这些年里,在盛老爷的操持之下,

娑城周边许多大城的渔货来源都被盛家收入囊中,

盛家更是周边出名的渔货主家。

这些来往的船只日日四处通行,为各城输送渔货。

兄弟二人各分到货船五艘,

除了每日要注意各地的渔货单子,还要和各城各户的店家周旋,

盛家没有自己的渔船,是以每日渔货都来自渔民们清晨来送,

好在娑城临水,多数以捕鱼为生,

盛老爷处事厚道,收渔货的价格开的也好,多年的人品渔民们皆是看在心里,

一有新鲜渔货便会马不停蹄的送来,

所以这些年盛家从未有渔货供应不上的情况。

如今码头被一分为二,渔船渔货自也得分开,

好在有专人负责,倒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盛珩接手了码头之后,第一件事做的,便是革新,

先是买下了渔船二十,又贴出告示招募渔民,

竟是要自己捕鱼售货。

盛珩给出的月银很是丰厚,一时间报名之处挤满了乌压压的自荐之人,

管事按盛珩吩咐,择选其中最年轻最身强体壮者,

各自分下了渔船,且定下了每日必须捕获渔货百十斤。

年轻男子们尚未从“好差事”里醒过来,便得知这样的要求,纷纷愣住。

百十斤的渔货,这边是最老练的渔民都很难做到的,

可冲着那不菲的月银,只好咬牙答应,纷纷签字画押。

按盛珩的想法,便是组建起盛家的专用的渔船,再不用每日守在码头去等那些渔民送渔货,

虽并无渔货短缺的情况,可到底还需防患于未然,

货源还需要把控在自己手里才是。

为此,盛珩不顾劝阻,还特意坐了软轿去码头,

入眼便是人们争抢着应募盛家船队的一幕,见自己管治的这一面人头攒动,很是满意。

可就是因为这一次的出门,盛珩回去便重病了一场,昏睡了许久才堪堪转醒,

便是这一昏迷,便酿出了错事。

先是招募而来的渔民们身强力壮不假,年轻亦是不假,可就是太过年轻,对于捕鱼之事不过浅显之解,

更多的不过是靠着曾经看家中长辈捕鱼的记忆,

以为捕鱼不过是船置河中,撒把网下去便能拖上来许多鱼来。

此法可行,但非最好的做法。

捕鱼不仅仅是力气活,更要找准鱼多的水域,看准了撒网的时机,

且那网如何撒才能撒的大,捕的大,

又是一门学问。

众所周知,水越深渔获越好,稀贵的鱼便越多,

年轻人急于求成,纷纷想去水深之处捕些“大”货来多讨些奖赏,

可他们忽略了,水深之处,危险则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