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穿越古代风生水起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忧国忧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一年时间眨眼而过,天水田庄外的运河经过三年的开凿,基本上开通。

这几年不管是天水还是云山收获的粮食,除了维持日常所需,以及各地粮站的正常经营外,剩下的全部囤积起来。

在运河正式浚通后,江一舟购买的船只也到位。

船只是在一年前就去海州订购的。

海州处在周国极东边,靠海,船业发达。

周国基本上百分之六十的船只都出自那里。

江一舟对船只的技术可谓一窍不通,但是她有系统,她在看完这个世界最先进的运输船后,直接让小统子检索优化图纸。

花一万多兑换出来,然后让人按照她的图纸建造。

根据造船老师傅分析,这种的稳定性更高,航速更快。

这些图纸非常宝贵,于是与江一舟商议,他们想以后用这图纸,免费给她造两艘。

这种载重几百吨的大船,造价就要十数万两,一张图纸换这么多还行。

但船厂方的要求是,这图纸仅他们一家。

毕竟还有很多的船厂的发展势头很不错,若是有这个新的图纸,对他们龙头老大的位置威胁还是很大的。

江一舟果断拒绝了,她花一万多功德兑换出来,可不是给资本去垄断的,而是要整体提升这个世界的生产力。

他们要用她的图纸可以,但她绝不同意单专供。

至于造船费用,她一分不少。

而他们用她的图纸,每艘船她抽成百分之五。一码归一码。

船厂方也是郁闷,但是看到对方态度强硬,最关键的是他们背后也有强大的背景,对这个“江家主”多多少少了解。

虽然没有证据,但私底下都知道,连朝廷里很多大人物,甚至包括“康公子”都不能奈她如何。

索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眼下朝廷的风向已经变了,那就这样吧。

江一舟在这家大厂订了三艘。

然后她又拿着图纸去另外两家分别订一艘,依旧是付全款,用图纸,拿抽成。

至于掌舵者,船员等等,这些在早前江一舟就让下面的人开始留意了。

所以,当运河浚通,船只到位,船员各方面便已经配备齐全了。

因为前两年反杀而获得的巨额财富,得以支撑这项庞大工程完成,还有余钱购买船只,聘请掌舵者,水手等等。

这两年泽州旱灾,陆陆续续收容了大批难民,这些人成了田庄重要的人力资源。

从中选拔技能者,或是进行培训,让她的各项工作可以开展下去。

船队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整顿布置后,正式开通水运。

拥有了船队后,江一舟的第一件事也是大量储备粮食,碳石,木柴等等。

将田庄产出的琉璃,深加工的食品,改良种子,水泥……等物资顺着河道输送到沿岸各地,然后兑换成粮食囤积到各地的“云山粮站”。

关于碳石矿,霍家陈家周家因为上峰的王家失势,霍家在朝廷的官员被一起贪污案连累,罢官查抄。

又加上江一舟带着廖七齐皓的连番打击,一个个偌大的家族,终于溃散。

奴隶仆役逃散,妇孺以及各分系旁支分崩离析,变成一盘散沙。

自然也无力再控制那庞大的碳石产业。

另一边,齐皓把自己还残留在这个世上的族人朋友聚集起来,廖七把自己的父母弟弟找回来,在江一舟的帮助下,重新占回碳石矿的小半股份,而另一半,则归于朝廷。

至此,齐皓和廖七的仇算是终于报完了。

江一舟以为他们会回归自己的家族,毕竟这些年江一舟给他们的报酬不菲,加上碳石矿的股份,可说是富甲一方了。

但是他们把股份交给家族打理,自己仍旧效命江一舟。

再则,他们早已经独当一面,齐皓负责安保,所有田庄建立时的护卫人员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他在负责,同时还成立了独立的拳馆,比他们家原本的规模更大,在全国有十多家分号。

而廖七负责运输这一块儿,早已经成了独立的运输部,手下人员达到数百。

如今加上河道运输,他的权力更大。

当然他们要留下来,江一舟自然是欢迎的,毕竟眼下处在多事之秋,一时间也很难找到那么快上手的人替代他们。

但在江一舟这里,她最相信的还是自己。

所以,当这两人继续留下,担任自己这庞大集团的左右手的时候,她果断给他们用上了牵灵丝。

…………

又一年过去,江一舟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八年。

她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十多个“田庄”,土地三十多万亩,二十多个码头仓库,三十多个“粮站”。

最近三年,因为有朝廷背书,以及在强大金钱支撑下,江一舟的事业版图就像滚雪球一样,终于覆盖到周国各地。

也把一些最重要的改良种子推广了出去。

因为天气逐渐变得恶劣,依旧是旱的地方旱死,涝的地方涝死,她除了一直都在储备粮食碳石之外,还在自己田庄上大力种植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

兑换棉纺技术和白糖提炼技术,制作棉服,白糖。

江一舟的田庄现在基本上成了地方上的风向标,她的田庄种什么,当地的地主和其他农户便跟着种什么。

世家大族还好说,囤积的粮食几十年都吃不完,所以跟风种经济作物完全没问题。

但普通农民就不一样了,土地就难一点,种了棉花甘蔗就不能种粮食。

也幸好有“云山粮站”平抑物价,让周边百姓吃饱饭。

可是那些距离粮站远的地方,情况变得非常糟糕。

按理说,如今粮食亩产比以往高了几倍,就算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粮食,人们也不至于饿肚子。

但,江一舟从各地信息搜集处传回的消息是,有人恶意破坏粮食种植,疯狂哄抬粮价,通过恶劣手段迫使农民失地。

江一舟看到这些收集回来的消息,心中升起强烈的愤懑。

她知道,不管自己在不在这个地方,这样的情况一直都存在,一直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