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旗鸣金收兵。

鳌拜,达尔岱杀出的两万步骑,经历半时辰的苦战迅速折损三成,约四成兵勇甲胄破碎,身体带伤。

领兵奋勇冲杀,堪称全军表率的鳌拜,亦身负几处轻伤,头盔在激战中遗失。

全军撤回,面含惧意,士气低沉。

观之,皇太极吩咐三军休整,却没有即刻率军撤离。

他仰头翘望堡内明军,明军同样付出不小的伤亡,然而,明军依然铠甲鲜明,刀枪如林,火炮列阵。

他不理解为何以前少量明军遭遇大股八旗兵,要么四散逃离,要么稍作抵抗投降。

眼前军堡内的守军虽有军堡守护,遭遇大股八旗兵强攻,为何非但没有逃离,还发起猛烈的还击。

此时,他非常肯定堡内守军是明廷弄出来的新军,不知为何让明军斗志如此高昂。

今对方龟缩在堡内不出,他着实没有破敌之策。

除非...除非...八旗弄到攻城火器,否则,强攻时始终受到明军火炮打压。

少顷,皇太极怒语下令:“达尔岱,你领兵包围太平堡,挖掘沟壑困死堡内明军,决不能让他们和外面取得联系,更不能让外部的明军杀进去驰援。”

达尔岱恭敬领命。

困守?

硕讬蹙眉,望向皇太极询问:“大汗,单纯包围绝非良策,难道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吗?”

八旗因旱灾,夏粮欠收才挥师西进,欲掠夺明廷粮食补充。

今首战损兵折将,被堡内明军拦截寸步难行,拖延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粮草越多,对八旗越不利。

关键影响皇太极在八旗内声望。

皇太极斩钉截铁说:“昨夜,明军来援,表明明军没有放弃太平堡,太安堡,今困住两处军堡,派捉生监视南北屯卫的明军动向,只要明军前援,八旗派遣重兵伏击。”

围点打援?

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硕讬,鳌拜,阿敏等支持皇太极的建议。

野战,能最大发挥八旗骑兵的优势,两军狭路相逢,八旗无往不利。

这时,鳌拜出声说:“大汗,八旗健儿难以破堡,当想方设法引诱明军出堡,只要明军出来,八旗儿郎必能大获全胜。”

皇太极深以为然,赞同鳌拜的建议,奈何执行难度奇大。他厉声向达尔岱吩咐:“明军火器犀利,暂时不能进攻军堡,非要进攻,派儿郎尝试夜袭。

另外,派信使尝试重金拉拢对方,只要堡内守军愿投降八旗,许诺高官厚禄。”

嗨。

诸将长叹。

重金拉拢。

非良策啊。

是日。

皇太极撤军,达尔岱,多尔衮派兵困守太平堡,太安堡。

京城。

繁华热闹的中央大街。

商贾云集,摊贩林立,街道行人川流不息。

“报。”

“大宁行都司急报。”

“八万建奴南下,率军攻打大宁行都司。”

信使策马冲进城内,马不停蹄前往北部战区送信。

这阵子,五大战区建立,各战区大都督各司其职,渐渐支撑起战区机构。

杨肇基担任北部战区大都督,临时收到传回的消息,拉着副手李邦华马不停蹄进宫。

建奴犯边,剑指大宁行都司,此举在朝廷预料之内,但建奴八万大军直扑大宁行都司,还是皇太极领兵亲征。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皇宫。

南赣起义,给朱由校敲响警钟,他在苦心钻研兵法韬略。

起义。

平叛。

抵抗建奴。

全需要熟悉兵法韬略。

大明需要整饬吏治,发展经济的皇帝,亦需要精通兵法的皇帝。

近期,他挑灯夜战,研读万历三大征,研读萨尔浒,宁远,宁锦之战。

临时收到杨肇基送来的消息,朱由校表现的气定神闲。

早前,满桂,赵率教,贺人龙率军北上,驻守大宁行都司时,他刻意提醒三将警惕建奴犯边。

皇太极领兵气势汹汹来犯,武卫军首当其冲,是骡子是马该拉出来遛遛。

迅速阅读书信,得知皇太极兵分三路,阿敏,济尔哈朗部为先锋,多尔衮是,萨哈廉,率精骑前行,皇太极亲率主力压阵。

嗯!

建奴有备而来。

朱由校放下书信,连续抛出几个问题:“前后屯卫军堡是否完善,粮食,火器是否充足,太平堡,太安堡把总为何人,是否可堪大任?”

杨肇基作揖回答:“禀陛下,大宁行都司内各处军堡,城池尚未构筑完成,然而,营州五卫直面建奴,朝廷从陕西,山西,北直隶迁徙数万青壮前去屯田,这些青壮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又出高价招募长工筑城,筑堡。故而,营州五卫内形成连环的军堡,建奴欲越过营州五卫,除非有重火器,逐个攻陷军堡。

而太平堡,太安堡把总白旺,田虎均追随贺人龙打过建奴,俘虏谭泰,希福等,又出塞同察哈尔部作战,勉强算作战经验丰富。

何况军堡内囤积大量粮食,火炮,火油,只要两名把总逢敌不临阵脱逃,建奴强行以血肉之躯夺堡,将要付出惨重代价。”

粮草,弹药储备,杨肇基丝毫不担心,唯一让他担心莫过于兵勇战斗意志。

武卫军的班底来自朱童蒙训练的延绥精兵,却临时募集两万新军,经过大半年苦训,有一定的战斗力。

然而,新军始终是新军,缺乏战斗经验。

依他对大宁行都司驻扎的三支新军的了解,只要把总克服恐恐惧,临战据堡而守,依靠堡内火器之利,即使军堡失守,两处军堡的守军战绩亦不会太难看。

这时,李邦华出声说:“陛下,依臣之见,满桂,赵率教,贺人龙率领的三支新军值得信赖。

以前边军战力弱,最主要原因是军队,军饷,军纪,三支新军满员,不存在以次充好,冒名顶替。而新军军纪森严,训练有素,关键军饷充足,装备精良,故而,临战遇敌兴许能同建奴掰手腕。”

他虽未训练亲军五卫,却训练京营十万兵马,新军变化,他是看在眼里的。若说新军有什么瑕疵,即是过早暴露,未能杀建奴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