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92年我在海外立国 > 第321章 迎亲的队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整个酒谷村直到夜深了,热闹的氛围才渐渐的退去。

第二天肖向东睡了个懒觉,就和黄晓琳一起跟着陈良栋他们的迎亲队伍到县城去接新娘子和她们的亲戚去了。

陈良栋和刘万一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笔挺的军装,当然这是上面批准了的。

他们虽然退役了,但却仍然做出了功效,上面特许他们可以穿。

迎亲的队伍,有点隆重。

四十多辆小轿车,五六辆翻斗车。

一路上翻斗车后面的斗里站着的锣鼓队就没停过,迎亲的唢呐把路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吸引了过来。

她们看到如此隆重的车队,都被震撼到了。

那些大姑娘们不由得红着脸打听着这是哪里迎亲的。

虽然她们不敢奢望以后自己出嫁的时候也有这么隆重的场面,但能嫁到这样的地方就可以了。

此时稍微用心点的人就看出来了,车上都有彩旗和横幅,写的清清楚楚的,酒谷村陈良栋和刘万一两人接亲。

于是脑子稍微灵活一些的人就开始打听这个酒谷村了。

唢呐声一停,翻斗车上的人来开始点土鞭炮,然后往车下扔,鞭炮扔了一阵后锣鼓唢呐又干起!

一路上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如果放到现在交警肯定会叫你去喝茶。

但这个时代交警可不愿意去当恶人,人家大喜的日子干嘛不让人家开心点。

车到金额宾馆楼下的时候,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把整个宾馆大门都堵了。

陈学敏和莫欣的娘家人觉得特别有面子,他们知道这两个姑爷是给大人物工作的。

哪知道他们也有这么大的面子呢?

好不容易把新娘子家人接上了,车队在警方的维持下才从宾馆门口顺利的开走。

新郎的伴郎团队比较隆重,八个一米八以上的大高个儿退役军人。

他们不仅高大帅气,而且精气神十足,让人看上去就有种安全的感觉。

伴娘团队也不差,一个个长的如花似玉的,又经过精心打扮,让围观的人一个个看了眼睛都挪不开。

伴娘团队里一个长的特别漂亮的女孩子在莫欣旁边说道“小欣,姐姐真心替你高兴!

万一真不错,而且条件又那么好,对你更是没说的,可以说是爱到骨子里了!”

新娘子莫欣害羞的说道“润芝姐姐,他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了,就爱贫嘴,而且还总是缠着我,我都讨厌死他了。”

说这话的时候,她却带着幸福的笑容,说出口的话,估计连她自己都不相信。

莫润芝就是当初在莞城报道暂住证事件的那个女记者。

她是新娘子莫欣的隔房堂姐,本来她平时很忙的,但为了来看看堂妹婆家的情况,她把手上的工作都放下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也想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姻缘幸福。

另一辆婚车里,陈学良此时也在跟妹妹说话“小敏,良栋嘴笨不爱说话,你平时要让着他点。

两口子过日子就要相亲相爱的,别太强势,相互包容!”

陈学敏嗯了一声,然后又说道“哥,你放心吧!良栋虽然嘴笨,可人不笨啊,知道讨我欢心,我知道该怎么跟他相处的!

对了,嫂子和小丽呢?她们在没来?”

陈学良说道“你嫂子怕扯坐不下,就在村里跟那些妇女聊天去了,小丽跟丁香他们几个玩的不亦乐乎,把你这个姑姑都忘了哦!”

陈良栋和刘万一今天无疑是高兴和幸福的,不仅仅是因为肖向东给他们筹备的婚礼隆重。

更重要的是,他们就要有自己的家了。

他们想要一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只要有老婆有孩子就行。

车队返回的时候,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吹吹打打的好不热闹!

一路上围观的人差点把国道的柏油马路给堵了,交警们很自觉的维护起了秩序。

电视台的记者也做了现场报道,这让陈良栋他们结婚隆重的迎亲场面让整个鹅城人都知道了。

同时鹅城人也知道了,在黄家镇上有酒谷村这么个地方,豪气的要死!

车队到了酒谷村大坝子的时候,216挂土制电光雷炮几乎被同时点燃。

短时间之内让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听觉,鞭炮爆炸后所产生的烟雾过了好几分钟才慢慢散去。

等新娘子、伴郎伴娘和女方亲属下车后,东方洪带队,黄才刚组织,代表南方家迎接女方家属和宾客。

当女方新娘子、伴娘、亲属看到婚礼现场的时候,一个个都被震撼到了。

除了保管室大坝子摆了一百五六十张桌子之外,旁边的小学操场还摆了六七十张桌子,马路上和村长黄才刚家里还摆了将近一百张桌子。

而宾客们除了酒谷村村民外,南方的长辈有几个,大部分是陈良栋他们的战友,还有先锋科技和复兴实业集团的同事。

当然了还有东方洪的众弟子和胡仕海这个大师兄以及他的得力干将!

新娘子在典礼现场露了个面,就被黄才刚带回了肖家新盖的小院里。

那边人少,宽敞不吵,说话也方便。

最重要的是那里是新郎新娘子以后长期要居住的地方。

伴郎们见到如此漂亮的伴娘们不自觉的交流了起来,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不站出来表现一下呢?

还别说积极表现也是有效果的,至少有两对相互之间产生了好感。

要说酒谷村最高兴的当然要数小孩子们了,他们一起到处玩耍,唱着自编的儿歌,无忧无虑的,好不开心。

作为记者的莫润芝记录下了一些动听的儿歌,让它感受到这个地方很纯朴,她有种强烈的冲动,以后也要在这里生活。

其中两首儿歌她觉得特别好,分别是:

《放鸭郎》

鸭棚子,嘎嘎嘎!

问你姐姐嫁不嫁?

要嫁,嫁给我,我有办法。

还有一首是《接姑娘》

大月亮,小月亮,

哥哥起来学木匠。

嫂嫂起来打鞋底,

婆婆起来钟酒米。

钟的碰碰香,打起锣儿接姑娘,

姑娘接不回来,可惜了老子的钱!

大概十一点半的时候,典礼差不多准备好了,黄才刚组织大家往保管室大坝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