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92年我在海外立国 > 第226章 二表姐借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肖向东回到外婆家的时候,张晓芳她们也差不多把饭煮好了。

见肖向东回来后,张晓芳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你去看热闹看饱了噻,还回来吃啥子饭呢!

找不到鸡儿事干,两个老娼妇吵架有啥子看头嘛,有那个时间你还不如去帮你外公挑粪帮他把柑子树卧上肥料。……”

张晓芳这张嘴看来是有传承和环境基础的,这兴隆号的人基本都是出口成脏,肖向东现在也算是明白了。

外婆见女儿一个劲儿的念叨外孙,心里不舒服了“晓芳,你还是合适点,娃儿都这么大了,你那张嘴还是跟当姑娘的时候一样,一个批口口就合不拢!”

好吧,看来外婆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来就是虎狼之词,也不管对象是哪个。

中午吃饭的时候,张正国老爷子,特别高兴。

这一年来,两个儿子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他们家的生活水平跟前几年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女儿时不时的回来看看他们老两口,不是给钱就是给物的,他们对现在的生活也算是很满意了。

唯一让他们心里不舒服的就是三个孙女还是音讯全无,现在一个也没回来看过他们的父母和爷爷奶奶。

张晓芳一想到自己的两个外侄女也是直甩脑壳,她们的父母白养了这几个白眼狼二十来年了。

今天大家都高兴,也没人主动提肖向东三个表姐的事,既然父母都不认了,那还问她们干嘛呢!

开吃的时候,肖顺风举起酒杯对老丈人说道“爸爸,女婿祝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张正国老爷子也是高兴,不顾老伴儿的劝阻举起酒杯跟女婿喝了起来“喝,干!”,然后一饮而尽。

张晓芳见父亲一下子喝下一大杯,赶紧对自己丈夫说道“肖顺风你是1958年日疯了没有好的吗?爸爸那么大的年纪了,你让他那么多做啥子。”

肖顺风有些委屈的说道“我没让爸爸也一口闷啊,他可以分几次喝下去的。”

老太太瞪了一眼儿老头儿“你是不是想早点去山上睡瞌睡了,自己的情况自己不清楚啊!”

老头儿满脸笑容的说道“你们紧张个啥子哟,老子喝一杯酒就喝死了啊,笑话!

想当年我张正国在这九龙村绝对的酒神啊,60几度的原度酒,两三斤搂下去一点事都没得。

一杯酒就想把我放翻?是不是搞忘记了老子当年的风度了!”

老太太没好气的说道“那你现在咋手发钭,走路脚杆打闪闪呢?”

肖向东也劝道“家公,这个泸州老窖比较绵柔,要慢慢品尝,喝的太陡了,味道都没尝到啊!”

老头子喜欢这话,满脸微笑的说道“还是我外孙说的话,好听,那就微微儿的喝嘛!”

一家人吃着好饭菜,有说有笑的,好不开心。

就在这时,院子里的狗突然叫了起来“汪汪汪……”的,很明显是家里来了陌生人。

张晓芳让女儿赶紧放下筷子出去看看,是不是家里来客人了。

肖虹出去还不到一分钟就进来了跟她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个弄着时兴发型的女人。

二人大概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后面跟着一个跟女人年龄大几岁的男子。

男子左手提着两瓶沱牌曲酒,右手牵着和四五岁的小男孩。

张晓芳他们一时间没认出这是谁,肖向东也对这三人没印象。

这时肖虹说道“家公,家婆,这是二表姐,她说初二回来看看你们的。”

张二妹?张正国两口子用他们的老眼看了好久才认出来,这个烫着波浪卷头发,打扮的妖里妖气的年轻女人是自己好几年没回来过的孙女。

老太太手里的筷子顿时掉在了桌子上,泪眼惺忪的说道“二妹真的是啊,婆婆还以为你死在外面了呢,这么多年你咋就不回来看看我们呢!”

张正国此时也从失神中回过神来了,瞪了老伴儿一眼,然后对张二妹说道“快坐下吃吧,我们也刚刚开始动筷子!”

肖向东和肖虹很自觉的让开了位置,张晓芳去厨房给这一家三口拿碗筷。

即便是大家心里对张二妹嫁出去好几年不回来看父母和爷爷奶奶,但今天是初二回门的日子,大家也不好甩脸子。

一家三口刚坐下,那个小男孩就又哭又闹的“妈妈,我要吃那个,那个还有那个,把这几个菜都放到我面前吧!”

张二妹犹豫了一下,见大家没说啥,就按照小男孩说的把那几个菜挪到了他的面前。

过了一会儿肖顺风在小男孩面前的盘子里夹了一筷子菜,小男孩又哭了起来“这些都是我的,你个坏老头,爬远点!”

肖虹一下子站了起来就要呵斥小男孩,肖顺风拦住了她“算了小娃儿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说罢把筷子放了下来。

肖向东和张晓芳他们也放下了筷子,好吃的都放在小男孩面前了,人家还不让别人动,还吃个锤子啊!

除了张二妹一家三口还在吃的呼儿嗨哟的,其他人都放了筷子。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张二妹跟她男人和娃儿才吃完饭。

还好人家没有和肖顺利的婆娘娃儿一样,说乡下的饭菜不干不净。

吃完饭后,张二妹就带着娃儿和男人去院子里坐着消食,也不说帮着她奶奶和姨娘收碗洗碗。

等到张晓芳他们把碗筷桌子收拾好了,张二妹才说道“阿婆,我妈老汉儿去哪里了呢,家里的门咋关起的?”

张正国没好气的说道“你今天晓得回娘屋,你妈就不晓得回啊,你以为哪个都像你,几年都不回来一趟,这江城到双河再远坐两个小时的车用能到吧。

到现在了,我们一家人都还不晓得你在江城哪个地方住着呢!”

张二妹明显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就对她爷爷说道“阿公,主要是我们九龙村太偏了,回来一趟不容易。

对了阿公,我跟郑桃两个现在都下岗了,现在打算自己开个店子,这次回来顺便问下你们跟我爸妈看手头宽松不?

我听说我们家好像条件好了些了,我们要的不多,万儿八千就可以……”

张二妹的话还没说完,张晓芳就来火了“二妹,原来你回家不是看你妈老汉儿的啊!你妈老汉儿那些年穷的扣胩的时候,你咋不回来看看呢,现在不晓得在那里听说他们有点钱了就跑回来了。

不是三姨娘我说你,做人还是要讲点良心的。

你们三姊妹那年跟着郑桃他们几个跑了,结婚的时候都没跟屋头说一声,我以为你那个时候就把这条路走断了哦!

现在遇到事情了,又想起家里了,你觉得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张二妹的脸很红,但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走什么不对,能跟着工人去城里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想法。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了,随着郑桃换了单位,她也去了那个单位上班之后。

单位就越来越不景气,去年冬月间,他们两个都下岗了。

这时老太太已经从卧室里出来了,她拿着一个手绢包着的钱,用颤抖的双手递给了张二妹“二妹,你爸妈不在家,要不你等等他们吧,晚些时候他们就回来了。

你阿婆阿公年纪大了,也没的啥子钱,这些钱都是你三姨娘平时来看我给我留下的,你先拿着吧!”

张二妹接过钱,快速的数了一下,才一千七百多,脸上有些失望的把钱放进了包包里。

然后又对张晓芳说道“三姨娘,听说你们家去年搞得不错啊,要不你借点给我嘛,保证到了年底还给你!”

其实张二妹根本就没听说过啥,只是觉得平时张晓芳都给了两个老人这么多钱,那肯定是家里有钱了才对。

张晓芳哼了一声说道“你听哪个造谣哦,我屋头没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