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陪你一起游草原 > 第47章 扎尕那“洛克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扎尕那“洛克之路”

47,扎尕那“洛克之路”

前往迭部县城和扎尕那的路是向西北的山路走,这就是着名的“洛克之路”。

“洛克之路”是有来历的,是历史上的探险家发现的,也被后来的游人验证。

清朝末年,国门被打开,一些探险家纷飞到中国寻宝和考察探险,最出名的是,136年前俄国探险家波塔宁夫妇来到中国,对甘南川西进行考察,可谓是“先驱”,波塔宁描述这片区域是:“高山和深谷构成你就想象一下比白云石山的石崖还要更壮阔的迷宫,即便站在最高的垭口也看不清山脊和河谷的走形。“据说这是有史以来近代西方人对迭山的第一缕印象。

接着法瑞尔来考察描述:“更加巨大的石灰岩慢慢地重新露出来了,终于在这里迭山的全部的雄壮巍峨在你眼前瞬间炸开,沿着天际线像是被扭曲的烈焰一样一字排开,还要猛烈的景象吧。“

这当中最出名的是约瑟夫.洛克在迭山考察了27年,几乎是一生的精华,探秘迭山,发现了扎尕那,他的图文刊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引起西方世界一片惊呼。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洛克之路”的发现者约瑟夫.洛克还说:“这里是如此令人惊叹,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我平生未见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这里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1935年中国人范长江翻越迭山,开始了中国人的探险考察活动。

看这些旅游和历史资料,很吸引人。欧美的探险家们把迭山和扎尕那吹得那么神,写的那么好,摄影作品都上了《国家地理》杂志,怎么能不让我心动?

我们几个人也是慕名而来。

在路上,这路永远是山路,满眼都是风光。

这里已经没有了草原的风光,可以欣赏山势的险峻,每穿越一座石门,道路两旁的山景也随之千变万化,透过左前方的车窗,将目光转至远处的群山万壑,能看见连绵的山头,如电线杆一样被车窗移到了车后,平坦的草原崎岖的高山草地代替,绿色的草原被碎石山崖代替,丘垅的走向显示是地理结枸从东向西的隆起,弯曲的山路指向了北方。

这山势变化无穷,造就了无限风光,让我们无限痴迷,流连忘返,被景物吸引,老黄吧越野车越来越放慢了速度,走走停停,观光走山路看山景。

这里的山没有秦岭的高大巍峨,也不同于云贵高原盘山公路那般曲折险峻,这里的山是奇形怪状的,那突兀的山峰,如利剑削的尖锐,有的山套着山,山靠着山,山连着山,相互依偎着,在群山包围的天地里,鹰也无法冲破险阻,或者高低不同,有的孤独的蹲坐在苍茫的高原上,一柱擎天,耸立的山峦仿佛要冲破天际。

这里的山路大都修建在山峦之间,在沟壑中沿着平坦的方向绕弯,蜿蜒曲折的公路穿梭在如林般层峦叠嶂的山间。

自驾车可从盘山路到达山顶,海拔从1400米上升到2800米,顺峡谷缓慢爬升,历尽艰险至山巅处,好像车就在云中穿行,回首一望又见绝美山崖壁立千仞,海拔忽高忽低,随着山间的雾气扑面而来,天气忽冷忽热,跌宕的瀑布、幽静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宽阔的草场、澄净的湖泊、层叠错落的藏寨等多种景色在你眼前不断变幻。

车子发动机的声音很不均匀,上坡时有一个莽汉吼着冲叫,下坡时如少女般温柔吟唱,山路崎岖,轮胎跳舞,车椅颠簸,车的人,晕的晕、倒的倒、吐的吐,我有点晕,两个女的吐的一塌糊涂,开车的老黄倒是没有反应,只是心疼他的车被弄得太脏了。

看前面有一坐山峰孤傲地映着蓝天,高处迎面被雪罩着。我们找了个临时停车点,要把这美丽的雪山拍下来,我用200mm焦距镜头拍摄山主峰的白雪皑皑是最佳选择,镜头里的山峰如同金字塔般矗立在高原之上,显得气势磅礡,山顶的积雪在夕阳的光照下,涂上了紫红的色彩,同时又反射出去,如佛顶的金光万道,照耀四方。

穿越扎尕那去探索那神秘的面纱,阳光透过山间的云层照耀大地,依附着山峦荡漾白日的涟漪,洁白的雪峰、大片的杉林,翠绿的杉木林萦绕着金裸露的岩山色的圣光。沿途可以看到藏寨,浪漫的藏寨如童话般神秘,寺庙五彩斑斓的经幡在风中飘扬,,……千万群山之间千万种风情,那神秘的面纱后面掠过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幅绝世的油画在此徐徐展开,像斯坦因描述过的佛国尼雅遗迹。

难怪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道路,一路是坎坷畏途,惊险连连,还是有不少自驾游人涉入其中,尽情领略它的原始沧桑之美。

车行在山林间,蜿蜒悠长的山路,通向潜藏在山壑石匣间的神山、蓝天、原野、牧歌……

经过漫长时间的颠簸,爬过多少曲曲折折的山路,翻过多少峰峦沟壑,穿过几道石门,眼前突然豁然开朗,终于来到了。石匣子敞开双臂欢迎我们的到来。

在群山峻岭的怀抱之间,竟保留了另一番广阔天地,这里犹如孙悟空的水帘洞,穿过水帘洞里,自有一番天地。山峦不再险峻狰狞,道路也不再蜿蜒崎岖,天地也不在局促狭小,群山之内的高山草地甸,植被如绿毯铺垫在山壑之上,宛如一层一层的梯田。

迎接我们的是非常清爽的天气和壮美的草原落日。

穿越洮迭古道、翻上光盖山垭口,洮迭古道沿峡谷蜿蜒穿行,豁然进入气势恢宏的“石匣子”大峡谷,走出峡谷,已近黄昏,扎尕那近在眼底。它就是一个石头匣子,当晨光点亮了山峦,在仙雾缭绕的山峰下,迷雾中,仿佛若仙境一般。这座在藏语里意为“石匣子”的古城扎尕那,犹如一个藏在深山里的世外桃源,村廓民居屋舍依山鳞次栉比,如布达拉宫的宫殿一样依山建傍势建在山脚下,周围群山峻岭仿佛是神领的守卫,庇护着这一方苍生。

就是这里,扎尕那,被世界称为“最后的伊甸园”。

2009年,“扎尕那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非着名山峰”。

《中国国家地理》的评语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

2017年,迭部县投资9880万元的扎尕那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观景台、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