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美迎春》唱完,戏台子上就开始唱起了《白蛇传》,隔壁的大佬一脸认真的看着,还摇头晃脑地打着节拍。

可总算是不找宋圆圆说话了。

两出戏唱完,就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看戏的人都是一脸的意犹未尽。

桃花源这里看戏不花钱,来得人比起美食街只多不少。

宋圆圆几人都是预先走了后门才能有位子坐,那有来得晚的,挤不进来,甚至爬到树上。

不比秦沛三人整场戏的战战兢兢,宋圆圆是悠哉悠哉看到了最后。

没有那么多娱乐节目选择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前世老一辈人对戏曲的热爱。

戏台子搭在桃花源外,这是公演的台子,看戏不收费。

以后还可以用做其他宣传活动,或是售卖物品。

如今这台子上就展示的锦绣坊的成衣。

桃花源里面也有免费的戏,一天三场,但是,进门是要收费的,且每日最多只接待五百人。

费用也不贵,就十个铜板。

冬季免费。

这是后来修改的。

免费的戏很吸引人,但是太过吸引人。

到时候桃花源里人比花多,好不容易搭建的赏景游玩之处,体验感全无,后期维护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折中处理,桃花源外的台子,每旬会免费唱一天戏。

朝阳班的戏演完,秦沛等三人马上恭敬地站了起来,对着老者作揖,喊“夫子。”

“好了,你们还不如这小丫头,一个个的,老夫有这么可怕吗?”

三人微微弯腰,老师训斥,听着就是。

“秦沛,听说你要弃武从文?”

被点到的秦沛上前一步,“是,下月就去京郊大营。”

“可惜了,不过,人各有志,你是个好的,既然决定了,那就好好干,别堕了你祖父和父亲的威名。”

“是,小子知晓。”

“你是郑远安家的小子?”

“回夫子,正是。”

“十几了?”

“刚,刚满十三。”

这还是宋圆圆头回见到这样的郑展霖,声音里处处带着畏惧。

老者捋了一把胡子,“老夫记得,你没进国子监吧,那就没听过老夫讲学,如何这般紧张?”

“没……没紧张……”

老者看着他额头冒出的细汗,没有点破。

老者转向郑谨恒,“你是郑郁川家的子侄?”

“回先生,是,郑郁川是我大伯。”

“哦,原来你就是郑郁舟的儿子啊。没想到,这么个玩世不恭的爹,倒是生出你这么个板正的儿子。”

“先生认识家父?”

“认识,怎么不认识?他当初在国子监掀桌子那堂课就是老夫上的。”

乍然吃到长辈的瓜,几人内心精彩纷呈,但是不敢表露出来。

“老夫记得,国子监春日没有长假吧,你这是家里有事,怎么南下了?”

郑谨恒只觉得身上皮一紧,“学生,学生回来看望祖母。”

“原来如此,是个有孝心的,都玩去吧,老夫这就走了。”

“先生不进去看看吗?”宋圆圆出言挽留,其他三人马上就竖起了耳朵。

“哈哈,老夫已经去看过了,弄得不错,老夫就不留在这讨人嫌了。小丫头,有缘再见。”

老者一身布衣隐入人群中,很快便看不见。

“人已经走了。”宋圆圆提醒保持欠身听训的三人。

“呼!”

“好可怕。”

“终于走了,我都没心思听戏。”

宋圆圆也不打断他们,等他们发泄完,才一起走向桃花源的员工通道。

“哎,郑谨恒,你爹当年居然这么勇吗?居然敢在先生的课上掀桌子。我几个哥哥可是一听先生的名号都吓得打摆子的。”

“我不知道啊,我都没听我爹说起过。”

同样的畏惧,突然就让两个互相看不上的人亲近了起来。

“你怎么不问那人是谁?”依旧走在后方的秦沛问起了宋圆圆。

他又看向落后宋圆圆半步的早樱,“是我忘了,你身边有国公府出来的丫鬟。”

被cue到的早樱茫然地看向秦沛,“奴婢不记得见过那位先生啊。”

宋圆圆微笑道,“早樱姐姐今年十五,这位大人在京都的时候,早樱姐姐应该不怎么出府。至于我为什么不问……

姓林,你们称呼先生,又对他如此敬重,加上爱听朝阳班的戏,是谁,不难猜。”

秦沛想起来,之前谨恒提起朝阳班,确实专门提过两个爱听他们戏的人。

“而且,你可能不知道,我们村里有个人,曾经给林太傅的母亲当过两年丫鬟。

让我算一下,林太夫人是上前年冬月走的,如今,刚满三年之期。

我若所料不错,林先生这是丁忧期满,回京任职吧。”

秦沛闻言点点头,不由得对着宋圆圆露出一个赞赏的眼神。

这些,可能对于他们圈子里的人来说,猜到很容易,毕竟天天生活里都是这些。

宋圆圆生活在乡野,居然能猜到,只能说她聪慧了。

不知道便罢了,知道是当朝太傅,还如此坦然面对,着实心智难得。

看来,确实如传言所说:以前一直被拘在家,无人识其聪慧,原是太过早慧,一直被家人保护着。

这也是外界现在对宋圆圆的认知。

宋圆圆都不知道,她娘拘着她当大家闺秀那些年,竟无意中帮她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

要是她知道,她只会大笑三声:老天确实待我不薄!

见他们也在无意多说林太傅之事,宋圆圆道,“你们还留着肚子吗?请你们喝东西?”

“喝什么?”郑展霖是永远的捧场王。

“珍珠奶茶。”

“那是什么?肯定不是真的珍珠吧。”

“聪明。”

桃花源里,建了各种造型的木屋,租赁给商铺使用。

县令大人也学精了,虽然县衙库房日益富足,他却更加小气,再也不是那个不声不响,开口就掏万两,还要担忧问一句:“够吗?”的人了。

谁使用,谁建造,房子图纸和建造要求按照县衙的来。

三年免租,税照交。

太奸诈了!

好在,宋圆圆也不再是从前那个要找郑郁舟借银票收买小弟的穷鬼了。

说到底,这也是她一系列骚操作,给县令大人打开了新思维。

这个单,她得买。

桃花源里的这个卖珍珠奶茶的店,是交给王小立手下那群人经营的。

一呢,这是个绝佳的收集消息处,二呢,他们能有自己的营生,养活自己,也是绝佳的掩护。

铺子叫宁记甜水铺,名字是宋圆圆让王小立找李花巷的人征集的。

刚开始,他们给的名字是宋记甜水铺,被宋圆圆否了,他们是探子诶,哪有探子自报家门的。

后来就取了这个宁记。

用的是她大名最后一个字,宋圆圆还想再选选选,最后王小立让她就用了算了。

流民重补户籍,他们这群人也重新登了记,给自己新取的名字,不是姓宋,就是姓宁。

甜水铺没有座椅,只做外带服务,珍珠奶茶都是用的竹筒杯,杯子回收可以少一文,自带杯子亦可少一文。

本来觉得自己快要撑爆了的郑展霖,喝了一口珍珠奶茶,他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少年人的胃,可大可小。

早樱也是第一次喝,兴奋得不行,还专门给家里人一人打包了一份。

秦沛和郑谨恒倒是对品茗赏花更有兴致,进了临近甜水铺的一处茅草蓬顶的亭子喝茶。

“此间景色,真叫人流连忘返。”郑谨恒忍不住感叹。

秦沛闻着杯中的茶水,不是什么名茶,却明显是新茶,确实颇有意趣。

“我记得,早前太傅有一问: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汝有何解?”

“我也记得,时任翰林院修撰的霍州山霍大人,就是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入了圣上的眼,调到工部,如今已官至工部尚书。”

“没错,那谨恒兄你看了青阳县如今的变化,对此句可有新的理解?”

郑谨恒先是一愣,继而眸光大盛,然后朗声笑道,“我果然不如你,书中揽尽天下知识,知识却不全在书中!”

郑谨恒一口饮尽杯中茶水,“我先走一步,就不跟他们一一道别了,麻烦沛兄帮我谢过宋姑娘,山水有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