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心门三通 > 第129章 百衲菩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涅盘重生了。”

整个极乐净土发生暴动,朗耀白日突生红雾,和平安适之地陡然涌动起来,裂开的缝隙中吐出红热的气体,不一会儿便将整个世界染成了红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净土啊。”

“千百年来,从未出现这种事!”

极乐净土中只要有人在的地方,都在重复着相同的画面,喜欢在安享中度过百日的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天地剧变,他们俱都将眼光看向高高在上的香积寺,那里是极乐净土的信仰之地,信仰不塌,人心不倒。

红雾弥漫,越累越厚,越累越高,守山门口的和尚惊诧地发现,那些红云正朝着山门蔓延而来,他们俱都惊惧地向寺内跑去,一直跑过大乘殿,径直向三圣大殿跑去。

净源长老凌风立于塔顶,绝顶之处,不畏浮云,一切变故尽收眼底,浓郁翻涌的红云之下,是无数净土的人民,正处于惊骇中的人没有发现,自己正被红雾侵蚀,意识变得越来越模糊。

“大势至菩萨,你这样以极端的方式护道,你的菩提果位不再真实,不再可靠,净土,不过是笑谈尔耳。”

他看着原本平淡无华的大势至,此刻红光满身,邪异的血色如流光在它周身回荡,隐约可见一只巨蟒在这一层楼徘徊。

下得楼去,观世音菩萨那断头法相依旧残破不堪,了无生气,只有它那慈悲手印依旧举在空中,向世人表示,慈悲仍在。

“阿弥陀佛!观音大士,终于有人前来打破这无尽黑暗了。”净源双手合十,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便坐在破败的塑像旁边,归于沉寂。

……

“师父!”

白怜飞身向前,但不知道伏云隐哪来的神力,一撞之威,竟让庞大的大势至法相寸寸碎裂,一时间,殷红如血的浓雾从中崩散,刹那间便将此地遮蔽起来,其结果也让白怜失去了伏云隐的踪迹。

“师父!你在哪儿?”

“白怜!”

“鹪鹩,我在这儿!”

二人顺着声音碰到了一起,可红云实在太浓稠,根本就找不到方向。

“摸过去。”

二人只能凭着感觉向大势至移动着,“不对,感觉走过了!往这边移动一些。”

两人不断地试错,终于摸到了光明台,心中一喜,便攀缘着台阶向上行去,这里到处都是大势至的残渣碎片,他们不得已还要注意着这些碎块,待终于到得台上,他们二人不断地摸索,终于在一处碎块堆积处找到了伏云隐。

“师父!”

“师父,你怎么样?”

二人摸着浑身血污的伏云隐急切地问到,他身体软绵绵的,轻飘飘的,很明显,他已经全身骨裂,撒手人寰了。

“师父他老人家,圆,寂了。”

白怜撇过头去,鹰眼流露出无尽的哀伤,鹪鹩更是伤心欲绝,师父的离世对她来说太难以接受了。

“师父……您老走好,弟子,不送了……”

二人扑在他身上,痛哭流涕。

他们没有注意到,伏云隐那早已破烂不堪的百衲衣,表面浮现出一层淡淡的荧光,那些荧光有青色,紫色,蓝色,金色,好似来自不同的地方,慢慢地,那些荧光开始盛大起来,分解成一条条各种各样色彩的丝线,黄沙中早就遗弃的布渣也融化成一点点微芒化进丝线中。

“这是?”

二人开始发觉到异常,无数的丝线汇聚而来,伏云隐就像那一个针头,让这些光线有了归宿,这时候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一根无形的针开始织起丝线起来,不到片刻,伏云隐身上便穿上了一件完整的百衲衣,衣服完成之时,光华炽盛,顿时逼退了缭绕在周围的红云,方圆数丈,恢复清明。

“啊!”

待重新看清这个世界,他们发现,一颗巨大的菩萨头颅躺在伏云隐的身边,菩萨宝相安详,眉目平和,和大势至菩萨相似,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

呼……

就在他们看着从未见过的菩萨相之时,那些地上无数死去的蚂蚁被百衲衣光华照耀,纷纷向伏云隐飞来,它们黑色的躯体被华光包裹住,慢慢地筑成一通体流光的莲座,莲座花瓣盛开,将伏云隐吸引上去,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其身姿扶正,那清癯的面目,花败留香。

唵嘛呢叭咪哞!

……

唵嘛呢叭咪哞!

观音心咒再度无人自诵,咒声所及,红云退散。

“师父他老人家,给了这个世界新的光芒。”

白怜闻佛音,流下忏悔的泪水,以前杀生造下的恶业尽数消散,内心澄澈无比,鹪鹩沐浴在慈悲圣光中,身心为之涤荡,有着说不尽的美妙。

就在这时,二人脑海中同时得到一个意念,

“随我将菩萨宝像送至香积寺佛塔中去。”

紧接着,莲座带着伏云隐腾空飞起,跃到数丈高,便停留在空中,面朝香积寺方向。

看着眼前高约摸一米,有几百公斤重的菩萨宝像,白怜毅然决然道,“走,一起去破了大势至的桎梏。”

“啊!”

它尝试张开双臂将宝像推起来,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仅仅将其推起十几公分的高度,便不能动它分毫了。

“阿弥陀佛,这可怎么办?”

啾!啾!

天空突然传来一大片的鹰唳声,白怜见状大喜,原来天空之上,正是它的族群。

呼呼呼……

食人鹰族群飞扑而下,首当其冲的正是它的儿子和妻子。

欻欻歘!

十来只食人鹰停留在此地,白怜儿子上前激动道,“父亲,您成功了?”

白怜上前扶住对方的肩膀,金黄色的眼睛流露出平静,“儿子,爹找到了法门,能够让我们脱离畜生道,超脱生死,现在,你们得跟我一起完成这项大业。”

“你要我们怎么做?”

白怜妻子向它问到,此刻她不再是那个怀疑丈夫的鹰,联想到白怜以前的种种异于常鹰的行为,见到这一片嗜血红云所不能及的地方,一切都释然了。

白怜深切地看了她一眼,随后道,“我们要将菩萨宝像带到香积寺,随师尊一起,将宝像重新装进佛塔,虽然我不清楚这样做有什么后果,但我坚定相信师尊这样做的意义。”

“好!爹,我们去。”

“你派人去找绳子来,黄沙地东北方向有一窝土匪,他们有绳子,把握好距离,快去快回。”

“另外,你回去把族人全都发动起来,我想,大势至菩萨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是的父亲!”

食人鹰族群机动性极强,白怜儿子立刻行动起来,他派出三名健将前去寻找绳索,自己和母亲回食人鹰峡谷去发动族群。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绳子便带了回来,若说是绳子,不若说是一张巨网,巨网经由粗实的麻线编织而成,应该是土匪捕猎的工具,此刻用来运输宝像,虽然有些不恭敬,但是也只能如此了。

“起!”

白怜大喝一声,四只食人鹰一人一个角,将绑缚好的菩萨宝像抬升至空中,也就在这时,面朝香积寺的伏云隐好似知道外界的事情一般,开始驾乘莲座向香积寺方向前进。

“出发!”

白怜一声令下,众人跟随着伏云隐前进,那手可摘星的香积寺,此刻正红光大盛,一双若隐若现魔眼静静地凝视着这边。

呼啦!

魔眼所及,红雾貌似得了力量,反向逼近彩光区域,见光明的范围渐渐缩小,白怜等人突然有了一种誓死抗争的勇气。

“我等,不再屈服!”

白怜和鹪鹩二人双手合十,嘴中念到,“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众人无所畏惧地迎着嗜血红雾前进,那红雾势力庞大,潮水般涌来,在白怜的眼中,那红云幻化成一只只高耸的血色食人鹰,就要来啃食它的肉身。

它目光一凝,迎面而上,“无有地狱,净土不存,轮回不空,慈悲永恒,有何惧哉?”

一瞬间,红云将他们吞噬,它们的翅膀仿佛被火烧一般,出现了点点火星,飞在空中的食人鹰正惊惧之时,白怜二人的慈悲之力助力伏云隐的圣光,强有力地逼退了所有的红魔,再次将它们推移开去,形成了更大的光明地带。

见此神奇景象,受那股悲境的影响,它们也开始诵念观音心咒,没想到它们的诵念和佛音共鸣起来,形成了更大规模的佛音,红魔至此半分不能前进。

“师尊,他果然是对的!”

沙沙沙……

地面涌出无数的蚂蚁,密密麻麻的它们产生出无声的频率,华光顿时蔓延而下,将它们包裹在内,无数的生灵积累起来的慈悲之力,让伏云隐的力量更加强大,突然其来的力量刹那间将红魔逼退数里之遥。

此刻天地间被浓稠的血雾覆盖,从香积寺佛塔顶端看下去,只有那火宅中的一角闪烁着白芒,好似红墙上的一点白漆,可这白漆越来越大,慢慢地从一点芝麻大,逐渐向一颗豌豆大,并且变大趋势越来越快,仔细看去,还有白焰模样。

而占据绝对优势的红云好像被灼伤了一般,开始飞腾起来,整片极乐净土,成了真正的火宅。

“父亲,我们来了!”

“族长大人,我们来了!”

呼啦啦!

数百只食人鹰飞在空中,遮天蔽日,壮观异常,飞在空中的它们更能看到整个世界的变化,它们总算明白为什么世界发生了剧变,原来根源在这儿。

噗噗噗噗……

食人鹰纷纷落地跟在队伍后面,一落地它们便发现,这里有一种神圣的能量,让它们的血杀之气淡化下去,心中生起了善待众生的信念,不自觉地开始随着佛音唱和。

唵嘛呢叭咪吽!

轰!

它们的行为好像惹怒了净土真正的神灵,红云中突然震颤起来,好像有什么巨物从里面冲出来。

吼!

啊!

“杀光异类!”

“保卫大势至菩萨,别让他们得逞!”

“光明永存,轮回不朽!”

一个个如同琉璃一般的血人从里面冲出来,他们身上穿着极乐净土的服饰,只不过眼中被红光充斥,真不知是卫道士还是魔鬼。

“佛陀的子弟们,慈悲的维护,是需要战斗的,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存在的魔物,大势至容不下这世间真挚的善,真挚的慈,我们不能屈服,我的族人们,随我战斗!”

啾!

“阿弥陀佛,还有我们!”

“我们也是菩萨的拥护者。”

红云中又涌出无数的人,他们形象腌臜,没有一个像一个体面的人,但此刻,他们却感受到了慈悲带来的心灵净化,这让他们忘掉了争斗,忘到了烦恼和罪恶,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关怀。

越来越多的火宅中人涌入光明领地,他们自发双手合十,口诵心咒,庞大的圣力如同龙卷一般,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香积寺上空的天色突然阴沉下来,那双魔眼,仿佛蕴藏了无限怒火。

净源睁开眼,感应到火宅中茁壮成长的慈悲圣力,心中升起无限的感动,“阿弥陀佛,这方光明囚笼,终于有了破的希望了,我佛慈悲。”

啊!

他身体突然一僵,身体突然化为无数的血线升上大势至楼层,临死之际,他双手合十,嘴唇含笑,没有一丝怨怒,他想起师父曾言。

“一代有为僧人,必能感应自己的生死。”

白光照地狱,枯木便逢春。

智慧成罗刹,便是听潮时。

果然,佛塔外,众生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