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两人一副害怕又坚决的模样,黎秋宴没有强求,“那等我学会了,一会儿过来接你们!”

杨甘露摆摆手,“赶紧走吧!”

刚刚看黎秋月操作了几遍,黎秋宴都记在了心里 。

黎秋月又示范两次,黎秋宴就开始自己驾马车。

让黎秋月没想到的是,黎秋宴天赋不错。

不急不慢,速度保持的很平稳,拐弯也控制的很好,看见路上有小坑,还知道避开。

黎秋宴得意洋洋的看向黎秋月,“大姐,看,我驾得不错吧!是不是比爹强多了!”

黎秋月看了一眼身后脸色很黑的黎致为,点了点头,“是强……”

“咳咳……”

黎致为故意干咳两声。

事实他已经知道了,技术不如年纪才12岁的儿子,本来就很丢脸,就别说出来让他更尴尬了!

黎秋宴和黎秋月憋着笑。

“哟,秋宴这小子不错啊,驾马车比你爹强多了!”杨甘露盯着前面的马车看。

“嘿嘿嘿,爹真笨,还没大哥厉害!”黎秋宥无情嘲笑。

黎秋宴又熟练了一段路,便掉头,回去接杨甘露和黎秋宥。

黎秋月见他掉头控制的也很不错,不由得给他点赞,果然是天赋型选手。

她便把位置留了出来,自己进入车厢。

黎秋宴一个人坐在前面,两脚一起踩马镫,一脸洋洋得意,要多威风多威风。

到了杨甘露面前停下,语气里的骄傲半点藏不住,“娘,怎么样,我厉害吧,快上车,我带你们回家!”

刚刚看见了黎秋宴驾马车的过程,比黎致为好的不是一星半点,杨甘露和黎秋宥放心的爬上马车。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就黎致为一个人不快乐。

很快到了河东村,不少村民看见马车好奇的围过来。

马车车厢虽然简陋,但一匹马的价格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出得起的。

见黎秋宴在前头驾着马车,纷纷询问。

“呀,这不是秋宴吗?你咋驾了马车回来?”

“是啊,这马车哪来的?”

黎秋宴刚想回答,杨甘露按住了他,伸出头对着众人说,“马车是租的,今儿去镇子上买了不少东西,我们弄不回来,就租了辆马车!”

月月赚钱的事儿不能透露出去,现在谁家日子都不好过,要是让他们知道,还不得得红眼病。

一听是租的众人不再打探,就说嘛,黎致为家穷成啥样了,哪有钱买得起马车。

只是这租马车的钱也不便宜。

“秋宴娘,你虎啊,这租一次马车多贵,咋不叫个牛车,能省不少钱呢!”

杨甘露:……

这些老娘们就是话多。

“这不是没遇着牛车,行了,赶紧散了,等着回家呢,别在前头挡路!”杨甘露大手一挥,示意黎秋宴赶车回去。

马车一起来,人群自动让开。

看着马车离开,有一个妇人说道,“我咋看着车里那姑娘像秋月……”

“唉?别说我看着也像,秋月那丫头不是瘦不拉几的吗?我看着怎么脸上好像比以前有肉了,也白了不少?”

“不是说她丈夫被烧死了?她成了寡妇,现在跟着她婆婆一起过日子!”

“哎哟,这丫头真是可怜,年纪轻轻就守活寡,真不容易!”

杨甘露一家没把黎秋月和离的事儿说出去,这些人自然也不清楚。

坐在院子里缠干草的黎老头和黎老太,远远看见马车,也好奇的张望。

“哟,咱村里咋会有马车来!谁家能买得起马车?”

看着看着,这马车越来越近,直勾勾朝着自家来。

两人放下干草,站起来,手放在额头,挡住刺眼的光线,才看清赶马车的不是自己孙子是谁。

两人连忙迎上去,“秋宴,你们咋会赶马车回来?”

听见声音,黎秋月从车上跳下来,看见头发花白的两个老人,明明才五十多岁,这些年过的清苦,硬生生看起来老了十岁 ,也幸好,两人精神头可以,看着精神矍铄。

“阿爷,阿奶!”黎秋月喊人。

黎老头黎老太一愣,眯着眼端详着眼前的人,穿着细麻布,皮肤白皙的丫头,两人惊讶的瞪眼,“月丫头?是月丫头不?”

黎秋月点头,“是我!”

黎老太突然哭出声,“哎哟,月丫头,你这命苦啊,摊上这么个人家,以后可咋办啊……”

老太太哭得伤心,不停的抹眼泪。

老头子在一旁阴沉着脸,强忍着情绪。

黎秋月无助。

她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种温情场面,就很尴尬,怎么回事?

总不能一起抱头痛哭吧!

她做不来。

“阿奶,进屋说,外面人多,别叫人看笑话!”黎秋月给杨甘露一个眼神,示意过来把人扶进去。

杨甘露立马读懂黎秋月的意思,搀扶着人进屋,“娘,别哭了,月月一来就哭,多不好,快, 进屋说!”

黎秋月松了口气,突然想起自己没准备东西,也幸好她习惯出门背着背篓。

等黎秋宴他们把背篓搬下来,她上去,背对着他们,在自己的背篓里偷偷放了一些糕点蜜饯,还有一陶罐人参水,和给林县令的是一样的。

又拿了几块粗麻布,差不多能给两个老人各做一套,没准备好点的布料,也是知道他们平日里舍不得穿好的,又要经常下地干活,更舍不得穿。

“月月,干啥呢?快进屋!”黎老太喊。

“哎,来了!”

黎秋月麻利的跳下马车,拎起背篓,走进院子。

因为这院子门太小,马车进不去,只能放在外面。

这是原主记忆里长大的地方,篱笆院,又矮又破。

树枝围起的篱笆帐,已经腐烂了不少。

篱笆院里有三个茅草房,岁月在茅草屋上留下不少痕迹,饱经风霜,显得破旧不堪。

一间老头老太太的,一间杨甘露黎致为的,一间黎秋宴黎秋宥的。

旁边还有个草棚子做灶房,连个堂屋都没有。

黎秋宴和黎秋宥的房间还是隔出来的,跟杨甘露的房间连在一起,走出屋门就是两孩子的屋。

院子拐角养了两只鸡,篱笆里外都种了一圈菜,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也好在一家人勤快,收拾得很干净。

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

黎秋月进屋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

两老人一看,立马冷着脸,“你这丫头,瞎花钱,买这些东西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