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 > 第63章 大一下学期:知识学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大一下学期:知识学习

2009年2月底,赵山文返回北渡大学,开始大一下学期学习。

回到宿舍,只有宋贵福和孟京先回来了,虽然都不提上学期期末考试期间发生的事,但宋贵福主动问问赵山文假期过得怎么样,孟京打了个招呼,让赵山文多少放松了一些。

后来于小二回来了,赵山文做好了干一架的准备,但现在的于小二看到赵山文像老鼠看到猫一样,眼神躲避,显得猥琐不堪。赵山文要这会儿揍于小二的话,显得像是赵山文在恃强凌弱欺负人一样。

像于小二这种人就是在有利益争夺的时候不择手段侵害别人,没有利益争夺的时候装作什么都没做过,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典型的没有人格。

看着这种没有人格尊严的畜牲,赵山文感到的只有恶心,这就是一坨臭屎,只要沾着了怎么都不好处理,无论如何都要吃亏。

梁辰最后回来了,他和于小二早已断交,现在跟赵山文惺惺相惜,两人都对彼此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因为有梁辰在,赵山文对这个宿舍多少还抱着一丝幻想,只要没人侵害自己,还是不做换宿舍准备,等到大二搬回校本部再考虑换宿舍。

回到学校后,所有同学最关心的是上学期的考试成绩。大学的考试成绩,上课老师判定分数后,会录到学校的选课系统里,学生可以随时上网进入自己的账号查阅。

赵山文也在第一时间到北校区机房上网查看了自己的成绩,他大一上学期共7门课程,加上军事技能训练后为8门,8门课程的平均学分绩是90.5。

由于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成绩,排名情况还不得而知,但在跟同学交流中,赵山文感到自己的排名是很靠前的。

开学第一周最重要的事是把选课定下来,上学期最后几个周学校已经组织进行了预选,在第一周内还可以补选、退选,过了第一周就不能再调整了。

跟上学期一样,由于下学期的课程仍然主要是校公共必修课和学院公共必修课,学校鼓励按系按班选课,同一个班的跟着同一个老师上课。经过第一周试听,赵山文没有调整课程,必修课都按学校默认的安排来,但自己多选了一门任选课。

赵山文大一下学期最后选定的课程共7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经济类)3-2、基础外语2-2、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1、体育2-2等5门A类课,微观经济学1门b类课,国学经典导读1门E类课。

赵山文这学期没再和于小二来往,遇到也不说话,他把宿舍当成只是晚上睡个觉的地方,每天早出晚归,除了上课和偶尔听讲座、参加三农学会、竹笛协会活动,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去图书馆或教学楼自习。

赵山文大部分时间一个人自习,偶尔和同班的何坤一起自习,何坤碰巧也选修了国学经典导读这门课,两人交往逐渐多了起来。

有一天晚上,赵山文回到宿舍,感觉氛围跟以前又有了一些不一样,于小二这晚没像往常一样在和孟京打游戏,已经早早睡了,宋贵福也没像往常一样在看书,也早早睡了,其他人都不说话,好像发生了什么。

后来赵山文听梁辰说了才知道,原来宋贵福和于小二又发生了冲突,宋贵福中午在宿舍午睡,被于小二打游戏吵得睡不着,宋贵福让于小二不要再打了,于小二不听,两人便发生口角,有暴力倾向的于小二抡起椅子砸宋贵福,被宋贵福反抢过来砸了过去,于小二又过去撕扯宋贵福,被宋贵福推到在地四脚朝天,于小二看占不到便宜只得作罢。

听到宿舍发生这种事,赵山文没有窃喜,只是期待到大二后赶紧换个宿舍,远离这种是非之地。

于小二在被宋贵福打后,两人也断交了,于小二在宿舍的狂躁明显收敛了一些,每天只是和孟京在宿舍里打游戏度日。

董士乐偶尔加入于小二和孟京打打游戏,有时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看黄片,但也看看书,寻思着以后怎么挣大钱。

宋贵福还是每天和女朋友一起去上自习,减少了回宿舍的时间。

梁辰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也有志于做学术的朋友,每天也在外面自习,很少回宿舍。

217宿舍好像暂时达到了平衡,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现在暂时互不侵犯了。

赵山文继续坚持每天上自习,坚持在学习中寻找自己人生的出路和精神的出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生的第二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及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具体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内容。赵山文学起这门课程相对容易一些,他在中学的政治课和大一上学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中打下了良好基础。

高等数学(经济类)3-2学习的内容仍然是微积分,不过跟大一上学期有所不同,大一上学期高等数学(经济类)3-1学习的是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大一下学期高等数学(经济类)3-2学习的是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具体包括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等内容,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的《高等数学》(下册)。

基础外语2-2继续学习英语,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2》。赵山文这学期多投入了一些精力学习英语,在6月份报名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性考试,每年6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在校大学生都可以报名。

四级考试总分为710分,考试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给考生颁发一张成绩报告单,官方只报告成绩,不设及格线,但规定四级达到425分才可以报名参加六级考试,所以社会上一般用425分作为及格线,北渡大学还规定英语要过了四级才能本科毕业。

赵山文考后感觉四级英语难度跟高考英语差不多,虽然他英语不是强项但也轻松及格了,考了519分。

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另一门信息技术课,学习microsoft Visual Foxpro(VFp)系统和数据库设计的各种方法,特别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使用,用的教材是上课老师自己主编的教材。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分两个学期学习,大一下学期的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1主要学习VFp系统概述、数据库基础知识、常量、变量、表达式与函数、VFp数据库及其操作、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等内容。

赵山文现在还没有自己的电脑,实践操作机会少,再加上基础相对薄弱,学起这门课程比较吃力。数据、对象、程序、关系等信息技术专业术语跟日常生活用语里的意思有一定差别,赵山文学了很长时间才慢慢理解这些术语在信息技术里的特定含义。

大一下学期的体育2-2除了继续练习基本田径项目,还学习足球和网球。赵山文这学期不太喜欢上体育课,因为在学习足球和网球时经常要分组练习,偶尔就可能和于小二分在一个组,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院大一下学期唯一一门专业课,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微观经济学》。

上课老师介绍说,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产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

英文里的经济学(economy)从希腊语“家庭管理”的涵义演化而来,侧重指奴隶主庄园的家庭管理。

在19世纪的西方,经济学通常被叫做政治经济学,以区别于侧重家庭管理意义的经济学,表示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庄园。

后来,经济学的含义逐渐泛化,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被一些经济学家相互替换使用。

再后来,含义泛化的经济学概念慢慢被经济学家普遍接受,经济学家逐渐把研究经济活动的学问通常只叫经济学,不再加修饰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活动。

在西方国家,经济学就是经济学,没有东西方之分。

在中国,政治经济学通常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统称为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根据其具体考察的领域和角度不同,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在使用上课教材的同时,老师推荐了一本经济学更基本的入门教材自学,这本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上册为微观经济学,下册为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人、家庭、企业等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阐明经济体系基本功能赖以实现的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又被叫做价格理论,核心内容是定价机制,即价格由什么决定和价格决定了什么。主要内容有: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一般均衡理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博弈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福利经济理论。

赵山文在学习中感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假定资源是稀缺的,人是理性的,在有大量家庭和大量企业的经济体中,家庭拥有并供给生产要素,对产品产生需求,企业对生产要素产生需求,生产产品供给给家庭,家庭和企业通过价格机制实现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形成产品、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量。

在微观经济学学习中,赵山文初步感受到了数学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是用三种语言书写的,一是文字语言,二是图表语言,三是数学语言。经过小学中学12年的学习,文字和图表语言已经好理解,要理解数学语言表述的经济学,就必须学好数学。

用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数学语言,正是大一上学期学习的一元函数微积分和大一下学期正在学习的多元函数微积分。微观经济学通过引入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效用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福利函数等概念,完美地把微积分用到了经济学分析中,让经济学成为一门量化精准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面对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世界上满足人欲望的资源是稀缺的。

从这个假设里,赵山文找到了以前发生人际矛盾的部分原因。正是由于资源稀缺,所以才会有利益争夺,也就是竞争。

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稀缺的,所以在中学时代需要为了升学和升入更好的学校而竞争,中考和高考就是两场影响人生命运的竞争。

在大学里,奖学金和保研名额是稀缺的,大学同学需要竞争奖学金和保研名额。

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后,就业资源是稀缺的,毕业生需要竞争就业岗位,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企业竞聘都是就业竞争的形式。

生活于人世,为了生存,赵山文也避免不了竞争,竞争是产生他跟雷武强、昝朝阳、于小二等人人际矛盾的土壤。

西方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完全理性的,在个人利益动机驱使下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大利益。

理性人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人性划分中的第二类人,即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公平争取个人利益的普通人。

赵山文结合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观察,感到理性人假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性,至少在两点与现实的人有出入。

第一点是理性人假设人获取个人利益的方式方法都是正当合理合法的,而现实中的人可能采取不正当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人性还涉及情感、道德、伦理、文化、法制等因素。

第二点是理性人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具有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而现实的人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是有限的,要么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不准确,要么知识能力有限,做出的选择不一定是最优的。

由于这两点出入,西方主流经济学只能解释现实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不过这已经抓住了人性的主要部分驱使的经济行为,人性的其他部分驱使的经济行为需要靠其他非主流经济学来补充解释。

再从理性人思考人际矛盾,赵山文发现,竞争并不必然导致人际矛盾,产生人际矛盾有一个必要条件是前期是熟人甚至“朋友”关系。

其实竞争是来自整个社会的,大多数竞争不是单独跟某个人竞争,中考是在全市同级同学范围内竞争,高考是在全省同级同学范围内竞争,就业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竞争,就算大学里的奖学金和保研名额,也是在全班范围内竞争。

人不是完全只有理性的动物,而是还有情感的动物,这让人在面临竞争时,一般不会去敌视存在竞争关系的陌生人,而只会敌视存在竞争关系的熟人甚至“朋友”。

对于受害人来说,因为人有情感,来自陌生人的伤害会仅限于利益损失,而来自熟人甚至“朋友”的伤害则会产生精神痛苦,会让损失加大。

即使存在竞争关系也建立了熟人甚至“朋友”关系,也不必然导致人际矛盾,赵山文中学时代和在大学里,和大部分熟的同学并没有发生人际矛盾。

初中时,赵山文跟张超竞争第一名,但两人都是人品很好的学生,彼此没有去伤害对方,两人的良性竞争甚至让各自都得到了进步,最后都考入重点高中。

高中时,赵山文跟李祥、王龙、祁金华等同学要好,彼此根本不会把对方视为竞争对手,甚至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在高考中考得更好。

到大学后,要论竞争,赵山文和宋贵福、梁辰、何坤等周围熟的同学都存在奖学金和保研名额的竞争,但他们都没有来侵害赵山文。

所以,产生人际矛盾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是人性的恶,人不是完全只有理性的动物,而是还有道德的动物,大部分人面临竞争会采取合理合法公平手段争取个人利益,而少数人性恶的人则会通过损害他人来争取个人利益。

赵山文经过学习,找到了产生人际矛盾的至少三个原因:第一是竞争和利益争夺,第二是前期建立了熟人甚至“朋友”关系,第三是人性的恶。

赵山文跟雷武强、昝朝阳、于小二等人的矛盾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只要少了一个,雷武强、昝朝阳、于小二等人就不大可能去伤害赵山文。

在引发人际矛盾的三个原因里,竞争和利益争夺是由资源稀缺决定的,谁也改变不了,人性的善恶是由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形成,其他人没法去改变一个人的人性,而只有前期建立熟人甚至“朋友”关系是个人可以尽量避免的。

所以,避免人际矛盾的最主要办法就是“交必择人”,人初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人,要擦亮眼睛,对于存在竞争关系后可能作恶的人,要尽量避免建立熟人甚至“朋友”关系,保持陌生人关系就是最好的关系,这样以后即使发生矛盾也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尽量仅限于利益损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智慧,赵山文从小崇尚国学,在大一下学期选修了国学经典导读这门E类课,从这门课程中初步系统地了解了国学的体系。

与现代的学科划分和图书馆图书分类方法不同,中国古人把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经是儒家经典着作,以四书五经为代表。史即记载历史的书,以二十四史为代表。子是诸子百家的着作,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集即文集,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这门课程的学习让赵山文打开了国学的大门,开始系统地学习研读中国古代经典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