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 > 第159章 冠礼与志向:魏安与徐荣的夜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9章 冠礼与志向:魏安与徐荣的夜谈

魏安自然知道行冠礼是大汉士庶成年的标志,南阳这边百姓普遍是二十岁行冠礼,这也是从祖辈一直传下来的礼仪。

但因为生存条件恶劣,为了能尽快传宗接代,百姓的结婚的年龄却非常灵活,族内许多族叔都是先结婚生子,后行冠礼。

就如同一些族内兄弟如今未行冠礼,却先定了亲。

从羽林左监对魏虎的指点中可以看出,是否行冠礼大概跟后世组织想要提拔重用一个人,是否已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样。

“不日,吾将告假归乡,与吾父商议当早行冠礼,兄长有大功、孝子之身、兼名望在身,亦宜早行冠礼。”

看到这里,魏安努力回想相关内容。

“似乎士族很早便可以行冠礼,他们行冠礼的岁数也是灵活多变的。”

士族为了让子弟尽早承担族务和家庭责任,行冠礼的年龄确实比百姓要早。

得了魏虎的提醒,魏安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

在思索的时候摸了摸头发。

如今魏安魏安算是束发之年。

就是将头发梳理整齐,然后束成发髻或发辫,用发带或簪子固定。

当然更小一些,如十三四岁以下,便会梳成‘总角’。

总角就是将头发扎成一左一右两束,从两侧垂下。

若是行了冠礼,师、长赐了冠,此后就可以戴冠,看起来也庄重些。

“行冠礼,该由阿翁主持,再请一个大宾,由这个大宾来赐字。”

以魏家如今的地位,行冠礼时可请有文化之人为子弟赐字。

“不知我会被赐何字。”

魏安打算明日便写信给阿翁。

“阿翁回来暂时不现实,就请他指定一人来为我主持冠礼吧。”

决定后,继续看信的内容。

“兄长,吾入羽林,未如兄长当初所言按秩交钱,只是宦官索取五万钱。

吾推广马蹄铁有功,陛下再赏十万钱,加之家中托娄氏带的钱财,如今足用,不必担忧。

兄长,今日吾锤法略有所得,归乡之后,当向兄长讨教一番,还望兄长不吝赐教。

弟虎顿首。”

魏安笑了笑,摇了摇头。

你进步,我也不是原地踏步。

徐荣一直羡慕的盯着魏安的马,见魏安摇头,出言问道:“魏小郎君,因何摇头?”

魏安想了想,问道:“徐兄,不必称我为郎君,称呼我为安便可,虎来信说是为国立功成了左骑之羽林郎,却被宦官索贿,我因而摇头。”

徐荣笑笑道:“好,那我便称呼你为安。宦官索贿之事由来已久,我当初上任,便送了十万钱,虎有前功因而贿钱只是半数。”

“还真是如入史书记载入钱各有差。”魏安心道。

据《后汉书》记载说,灵帝从光和元年开始卖官。

原文提到: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两人开始聊起来,从名马聊到美酒,聊到魏安的武艺,又聊到博虎的猛人,魏安又聊到志向。

“徐兄,恕我冒昧,敢问你的志向是?”

魏安引出这个话题,想确认徐荣是否就是日后将成为董太师部将的那个人。

“志向!”徐荣抬头看看天空,那月光照耀在他的脸上,魏安看到了一丝落寞。

“我之志向,乃是为国杀敌,如鲜卑,如叛羌,建功立业,封侯拜将,方不负此男儿之身。”徐荣重重的叹了口气。

“徐兄,你如今是羽林骑精锐,该是有杀敌建功的机会,为何长叹。”

“安,羽林左右骑乃禁军,归光禄勋麾下,以拱卫洛阳为主,如今多为仪仗护卫。若是北军五校,方有出征建功之机。”

徐荣将洛阳的常备军跟魏安说了一下。

魏安才知道,如今洛阳没有南北军之分。

或者说北军有,有北军五校,南军早就没有了。

如今在洛阳的军队有北军五校,有光禄勋下的羽林、虎贲,还有卫尉手下,执金吾手下,城门校尉手下。

每营兵力都不多七八百人,所有军队加起来兵力一万两千多人左右。

其中北军五校是负责拱卫洛阳,也有出征的机会,屯居在他处。

其他部队是负责保护皇宫和保护洛阳城市的驻军。

虽然是从各地选拔的精锐,但除非敌人打到洛阳,否则他们不太可能有交战建功的机会。

魏安吐槽道:“我的志向便是封狼居胥,可惜当初未能成行投军幽州。”

“幽州,你为何会选幽州。”徐荣摇摇头。“幽州大族林立,非首选之地,若你是幽州人,手中有部曲则另当别论。”

“那徐兄,你意何地?”

“我意并州,鲜卑频繁侵扰,并州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且北方大族已损失惨重。”

然后徐荣又叹道:“可若无人赏识,外人想要立足,怕也是不易。”

魏安还以为徐荣会说凉州。

但一想凉州很久没有羌乱了,比较平静,自然不会被想要立功的徐荣选择。

此时北方鲜卑强大,并州屡受侵扰,徐荣想去并州立功也算正常。

“我宁愿舍弃羽林郎的职位,哪怕去边军做个屯长,便是都伯也可。”徐荣沉声说道,言语之间表现了他的决心。

两人交谈后,魏安有了五成概率确定这个徐荣应该就是日后董卓麾下的徐荣。

推算一下,他入董卓军团的时机,应该不是董卓兼并并州军团的时候。

因为董卓掌权后不久,便是诸侯讨董,记载徐荣后面独自领重兵败孙坚、曹操。

若是徐荣是跟着并州军入的董卓军团,以他的资历、地位、功劳还是董卓对其的信任程度,怕是不能够资格独领一军。

那么,他大概率是在凉州乱起时,跟随张温和董卓去征讨凉州叛乱的时候入了董卓的眼。

也有可能是先随皇甫嵩入凉州,皇甫交战不利,张温董卓入凉,徐荣入了董卓的眼。

日间对战羽林骑,魏安就已经看出徐荣临机指挥的灵活多变,对麾下如臂指使。

只不过自己个人战力比这些羽林骑强出数个层次,再加上都是近战兵器,因此徐荣的优秀指挥能力在其间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

若是换成百人、千人、万人交战,人数增多加上兵器种类愈加复杂化,个人战力在其中就会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

那时候将领对战场洞察和对军队的指挥调度的能力能够放大集体力量,这是魏安在竞技团队战中深有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