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曾鉴作为工部尚书,对于能改进工部生产的方式,自然是最感兴趣的。

赵策这个人,他是知道的。

这人医术了得,那些千百年来没人能治好的瘟疫,都被他轻轻松松治愈。

不止医术。

这人文采也同样了得,更有六元及第的科举第一人光环在身。

对了。

他还对海外的事情知之甚详。

这样的人,对着他们工部的事情指指点点,他们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冒犯。

反而个个都睁着一双好学的眼睛,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赵策回过神来,看着这些人一个个都求贤若渴的看着自己,不由的笑了一下。

“流水线作业,这是先秦使用来生产武器的做法。”

“诸位没听说过么?”

大家听罢,把眼光转向了工部几个带头大哥身上。

曾鉴作为工部的老大,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是老夫孤陋寡闻了......”

其实曾鉴也是有在书上看见过的。

但是秦之后,就没人用过这种办法了。

所以他也没有去深入了解,更不会专门去返古使用古人的生产方式。

而是使用他们以为比古人更先进的方式。

如今听赵策这么一说,又好像古人比他们大明还先进多了......

确实在秦朝的时候,便有了流水线作业。

那时候的作业方式,与现代的流水线作业基本没太大的区别。

复杂的大型武器,组装起来需要很多的零件。

而这些零件的打造,有时候要历经上百道工序。

于是我们聪明的先秦人,便发明了流水线作业。

每一种零件或其中一道工序,都由指定的人负责。

等到零件做好后,便可以进行汇总组装。

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生产时间,更能很好的解决那种新老手之间熟练度不同而打造的武器差别巨大的弊端。

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

一旦武器损坏,只要确定了损坏的位置。

那么就可以用到相应的零件去进行替换。

而不是像现在这座炸膛的火炮一般,要整座进行维修。

这么先进的生产方式,赵策也不清楚秦后为何就被舍弃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生产方式,是经过现代社会验证的最佳生产方式。

只是朝代更迭后,这些优秀的传承很多便没有延续下来。

其实这事也很好理解。

就像赵策刚开始学文章的时候,李秀才就曾经教过他。

时文,是当今的文体。

与古文是不同的。

可以学习古文的写法,借用其中的一些东西。

但却不能直接返古,写成古文。

大抵也是相同的道理?

赵策简单的和众人解释了一番这种方法。

“流水线生产的好处就是,专人负责某一道工序。”

“这样的生产方式,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等自不用说。”

“但得要事先制定好生产标准。”

“例如火炮的转手,要求直径多少、厚度多少,这些都得明文规定下来。”

“规定好后,所有人都得按照规定制作。”

“这样火器的生产绝对会比现在快上不少,而且能杜绝很多因为熟练度而产生的质量问题。”

而且。

有了相关的规定,那就预示着这些工匠们也明确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

一旦再发生问题的时候,那么朝廷便会追究责任到底。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因为炸膛是常有的事情,甚至作为直属的工部都不会追究责任。

这样也会直接导致那些打造武器的工匠们,抱着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得过且过。

因为就算他们制作出来了不合格的武器,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

相对的。

他们就算制作出来了更好的武器,也不会有什么奖励。

所以这也让那些工匠们很多时候敷衍了事。

所以,这种生产方式一旦落实下来,对于大明武器的打造,必定是好处多多的。

曾鉴越听赵策的话,越是觉得可行。

他高兴的说道:“此法绝对可行!”

“多谢定西侯指点!”

曾鉴说完,其他工部的官员们都纷纷拱手,对着赵策行了一礼。

朱厚照在一旁听完,也是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流水线生产……”

“照你这么说来,感觉确实比我们如今的生产方式好。”

赵策点点头,道:“不过这样一来,工人们承担的责任也要更多些。”

“所以相应的,他们的待遇也得提高一些。”

待遇提高?

提起待遇的问题,刚刚还其乐融融的众人,多少脸上的笑就僵住了。

工部主事憋了一会儿,才憋出一句。

“这待遇……得提高啊?”

他看了一眼曾鉴。

曾鉴虽然脸上没太大表情,但也凝重了不少。

国朝一直缺钱。

去年勉强凑够赈灾的钱,还挤了一笔钱出来给他们工部研究新武器。

可这笔钱也不多。

真要提高工匠的待遇,就算他们工部同意,想必其他部门也不会同意的。

毕竟工匠在他们大明,地位实在不怎么样。

虽然工排在商前面。

可真要说起来,工匠还真的比不上商人。

毕竟商人虽然没有地位,还有点铜臭味。

所以这件事,曾鉴也不敢直接说好。

他只能说道:“老夫会上奏陛下,与内阁商量一番,看看他们意见如何才是。”

工部自己人员待遇的事情,赵策也不好多说什么。

于是也没再说这些。

流水线作业是肯定能搞的。

但在这之前,得工部的人制定出相关的标准来。

曾鉴也就暂时把工匠待遇的事情放到一边,脑中思索着这事情该怎么进行。

第一座弗朗机炮试炮失败了。

但后面还有几座。

众人重新回到看台,等待后面几座火炮的试验。

等引信再次点燃后,工部一群人终于从刚刚那流水线作业的思考中回过了神来。

但却又不自觉的提了起来。

幸好。

第二座大炮,正常发射。

杀伤力如何暂且不提。射程比他们原本制作的火炮,确实有不少的提升。

不过还是没有达到当日屯门海战那些士兵们口述中的威力。

后面的几座大炮,质量自然也是参差不齐。

原本还兴致勃勃的朱厚照,显然有些失望。

等到试炮完,工部一群人的还想拉着赵策继续交谈。

但朱厚照显然没有太多的心情。

他摆了摆手。

“今日先到此为止。”

“既然定西侯说的流水线作业如此有用,那便早日定好章程交上去吧。”

说完,便带着赵策先行离开了。

赵策见他似乎有些失望,不由的问道:“殿下怎么突然间心情不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