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清丽快四十岁的人,被老母亲说的脸红,“娘,你怎么还怪我,现在先说阿文的事,我这都急坏了,我都四十了,势必是生不出来了,阿文要是有个闪失,我可怎么办。”

赵清丽在母亲面前还做小女儿的姿态,说完还着急的跺脚,这副天真的模样让一旁的张妈妈看了都叹气。

她不知道怎么的就想起苏荷来,那丫头是个胆大的,要是嫁了人,想必不会任由婆母拿捏吧。

张妈妈这会还不知道,苏荷的理想就是做个单身富有的老女人,最好是那种能英年早早退休的那种。嫁人什么的根本没考虑。

这边的苏荷还在观察隔壁那伙人的动静,可惜一晚上都没声音,她真的奇怪,几十个人愣是没一个人说话。

这雨下了一整晚,第二天早上还是那么大,好像想把之前缺的雨都给下下来。

这场大雨困住了所有人,大家没法赶路,外面也去不了,只能无聊的在屋子里闲聊。

“两个月没下雨了,会不会老家已经有水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

苏荷摇摇头,她不抱希望,这里有雨,不代表淮河有,更何况他们还有不到一周就到宿安了,最好还是到新家。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菊花有些想念淮河县的一切。

“大家别想了,咱们先去宿安吧,如果淮河没水,那我们回去了,只怕是羊入虎口。”

苏荷看着有些意动的家人,冷静的劝说。

“如果淮河依旧没水,想必现在已经有灾民逃难了,咱们会想着去有水的地方,别人也会,我们六百人对上这几千甚至过万的灾民,绝对是吃亏的那个。大舅,我估摸着其他的族人也有回去的心思,劳烦你跟你几位舅舅去说一声,如果有想回去的,只管回,我们家是要往南方走的。”

姥爷听了连连点头,“荷花说的对,我们家都往南方走,不走回头路。”

顺子拍拍菊花的手,跟着响应,“我们都跟着荷花,咱们一家子要一起的。”

菊花也慌了,她不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想跟荷花唱反调。

“荷花,我跟你走。”

苏荷安抚的点点头,她知道菊花没有恶意,只是土生土长的淮河人,总归就是亲那边。

屋子里的意见都统一了。王富贵几人借了罗叔家的蓑衣。结伴去找了其他族人,把苏荷的话跟大家这么一说。

大家都说要跟着一道去南方。

“当家的,人离乡贱,要是村子有水了,我们的家当都在那了,不回去岂不是糟蹋了。”

角落里有个妇人有些想回去,她是舍不得家里的屋子跟田地。

“我们跟着大家一起走,你没听见荷花说,要是没水,我们就跟那批灾民撞着了,到时候人家扒拉我们就跟我们在山谷扒拉土匪一样,不只全身家当被剥光,连命都没了。”

中年汉子难道不心疼家里的田地吗,“村长家有几十亩田地,你看人家说什么了,我们跟大家走。”

妇人想到村子里的人扒拉土匪的场景,吓得浑身打颤,打劫的跟被打劫的角色一换,竟然如此吓人。

苏荷听到大舅带来的答复,有些惊讶,看来留下来的这六百人是真的一条心了。

“既如此,那我们就等雨一停,立马出发。”

这一等又是两个小时,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一伙人匆匆吃完午饭又在等雨停,雨真的渐渐小了。

郑大过来商量,“荷花,估摸着只能等明天了,今天这天黑的太快了。”

苏荷无奈,强烈的危机意识让她又想囤货了,“这村子粮食够吗?要不我们花银子买些,我们的粮食还能坚持大半个月,但是我怕这雨明天停不了,能买一点就买一点吧。”

郑大点点头,出去打听了。

原本柳树村的人出发每家至少带着一两月的粮食,但是路上实在是太耗费体力,加上苏荷要求吃十分饱,所以粮食存货急剧减少,三石村跟大河村的人还不如柳树村呢。

等到山谷出来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之后,三石村很多没饭吃的都是靠有富余粮的人家吃饱饭,当然这粮食也不是白给的,苏荷按照当时的粮价跟人买的,这银子自然是从备用金里扣。

现在大家伙的粮食都是一起的,这样也比较好算,苏荷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补充点粮食。

郑大很快带来了好消息,梅村家家户户都有客栈,粮食存了很多,也许是北边的缺粮还没影响到这里,最后田园村又买了二千斤的陈米,村子里的价格倒是要比镇上便宜些,陈米9文一斤。

“德叔,要喂药了,有几个货又醒了。”

阿彪看着炕上的人几乎要醒了,着急来找德叔。

“恩,拿去吧,让阿财去厨房要水,顺便叫几个菜来。你在这里看着他们。”

苏荷这边也准备去厨房要点柴火,他们要熬点风寒药,王宾突然发烧了。

王富贵跟自己弟弟带着周氏去熬夜,苏荷因为无聊也去了,正好跟隔壁的阿财撞在了一起。

双方各自对望一眼,互相占一个角。

“罗婶,给我些水,再给几个碗。”

阿财看到厨房有人,就想要了热水先走。

“好嘞,我给你用个陶碗装。”

“舅母,就在这里熬吧,屋子里太挤了,熬药味道太浓。”

苏荷假装跟家人说话,其实暗中观察边上的阿财。

“今天还是老规矩,炒几个小菜,要荤的,另外再杀只鸡吧。”

罗婶一见生意来了,笑成一朵花,“好嘞,鸡还是炖汤吗?炖汤要慢一些,半个时辰你再来就好了呵呵。”

“恩,我到时候自己来端。”

阿财从怀里找银子,不料落出一块玉来。他自己都没发现,一直关注的苏荷看见了。

眼看着阿财没发现自己丢的玉佩端着水出去了,罗婶也出去抓鸡了,苏荷一个健步就冲了上去,那玉佩,光泽柔和,雕工精致,一看就是高级货。

苏荷这个不懂玉的人都知道贵,但她出于谨慎,并没有去捡,而是又跑了回去。

王富贵几人还没来得及问,那个阿财竟然跑了回来。

“舅舅,这药要熬多久啊?”

苏荷突然朝着王富贵发问,几人开始聊起来。

阿财往地上一看就发现自己丢的玉佩,连忙捡起来,再看看角落的那几人,都围坐在一起聊天,似乎并没有发现。

他放心的走了。

“舅妈,这一包药是不是只能熬一次?我看哥哥的样子,估计要喝几次才能好。”

“一包可以熬两次,晚点我跟你舅舅来,你就别来了,回去睡觉。”

周氏低头给小炉子加点柴,让火更旺些。

“我反正也没事,屋子里都是人,我来这里陪陪你吧。”

两个人互相推脱着,王富贵时不时插些话。

门边上的阿财这下确定他们是真的没看到了,这次真的放心的走了。

苏荷嘴里跟家人说着话,心里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觉得那个玉佩,那么熟悉呢。

她能看到的好东西基本都是在赵府,老夫人那里。

玉佩,雕刻着字的玉。

“阿圆,你把那和田玉找来,干脆也不雕刻了,直接送去给三儿,等孩子生下来让他自己去找师傅雕刻成玉佩吧。”

“老夫人,这雕刻玉佩有什么讲究吗?”

“也没什么讲究,只是我陪嫁里面有一大块和田玉,我的子孙都能分一块,等他们出生了站住脚有了名字,就刻一块,玉佩上会有主人的字。”

苏荷抿了抿唇,心里暗道,不会这么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