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苏荷照旧是先起床去厨房觅食,然后开始做新的酒酿,这次她用了十斤糯米。等收拾好又去屋里给苗苗穿衣服,小苗苗虽说自己会穿,但是她还是喜欢等苏荷来,苏荷会温柔的叫她,每次穿衣服都夸她漂亮,说她是宝贝。

姐姐说,宝贝就是最珍贵的意思,她是姐姐的宝贝。

穿好新衣服还会陪她去吃早饭,吃的饱饱的再开始新的一天。

泥腿子的冬日生活很简单,就是每天吃最少的粮食,然后窝在炕上少动弹,日复一日,直至春暖花开。

整个大雍朝的平民都是这么过的,冬日里唯一的一次盛宴,就是新年那一日。

照旧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大家也都知道了木头开春要去上学的事,孙氏的脸上又是满面笑容,他们这些泥腿子能读书,真真是祖坟上烧高香的事了。

铁头眼里尽是羡慕,他知道家里是不可能供他读书的,整个村子也就村长家的小儿子读书了。

木头抱着铁头说悄悄话,“等我下学回家,我教你学过的字,铁头你也一样可以认字。”

说是悄悄话,但是在场的人都听到了,王富贵跟周氏最开心,王宾坐在角落也是笑呵呵的,这个家已经在悄然往上走了。

谁也没再提昨天苏荷不嫁人的事,大家都在聊过年的事。

以往铁头最开心的就是过年那两天,那是整个冬日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些糖果,再不济也有一些野果脯什么的放在家里撑场面,以往周氏也会提前摘一些野果子晒干做果脯,还有红薯切块晒干做成红薯干当小零食,虽然不像饴糖受人欢迎,但是周氏手艺好,王家也是村里小孩子们最爱来的地方。

这天又是苏荷上门按摩的日子,除了苏荷跟王宾,这次周氏跟孙氏也一起去,连三小只都去了。他们是准备去采买一些过年的吃食跟用品。

以前都是提前跟王老三预约,周氏一个人去的,现在自家有了马车,孙氏也跟着一起凑热闹,三个小的见大家都去县里玩了,怎么劝都不听,一个劲闹着要去,苏荷想着之前也答应过要带木头跟苗苗去县里玩的,索性这次都去了吧。

家里只留下姥爷跟大舅守门,柳树村虽然民风淳朴,但是家家户户也都有守门的习惯,没有哪家会同一时间全部走光,就是秋收的时候,家里也会留一个人看家洗衣做饭带小孩。

小舅王全贵一家,虽然全部走了,但是临走前也把家里的值钱东西都搬到大舅家里了。这样在外也安心。

苏荷在赵府的偏门跟大家分别,姥姥一行人去了集市采买过年物品。

王宾这次没有再进赵府,他把自家的马车安排好,抱着苗苗,跟在姥姥身后走,木头跟铁头一左一右紧贴着周氏,除了王宾,其他人都好久没来集市了,过年前期的集市比以往更添几分喜气,一行人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最后还是周氏先做主,先买些细面跟大米,自从荷花来了都是吃荷花买的细粮,周氏跟自己当家的商量了,也不好老占便宜,他们也要自己买点。

买好细粮货就放在粮店,他们准备再去别的地方逛一逛,猪肉摊子有三家,家家都是排长队,周氏一看就开始给家人安排活,王宾带着木头买肉,五花肉买6斤,猪下水也要,还有两只猪蹄。

猪肉有了,家里还有三只鸡没杀,肉暂时不缺。家里的盐,猪油都还有很多,全是苏荷买来的,看看量还能吃半年。这些是不用买的。

自己抱着苗苗跟铁头和孙氏去了布庄,“掌柜的,你这里的细棉布有什么颜色,拿给我看看。”

周氏跟自己婆婆商量了,要给苏荷做几套新衣服,苏荷冬天的棉袄有好几件,周氏决定做春衣,等开春了换下棉袄就能穿。

因为苏荷皮肤白,所以婆媳两个商量着买些鲜嫩的颜色。

“这位夫人,你可来对地方了,细棉布我们这颜色最齐全,你看,这嫩绿色跟鹅黄色就我们家布庄有,是新染出来的,时兴货,好着呢!”

掌柜的看着这伙人,竟然有四个穿的全是他们店里的货,最小的那个身上穿的就是他们店里的成衣。

他还记得之前那位姑娘说过几日还要来的,没想到她说的是真的。

掌柜的激动地不行,介绍的全是高级货。

孙氏跟铁头还有苗苗穿的就是苏荷买的布料,这个集市就这家店铺最大,所以撞上也不稀奇。

“这个黄色的棉布多少银子?”

“夫人你们也是老顾客了,我也说个实价,550文一匹,别人我可是650文。”

周氏跟孙氏低头商量了几句,这个价格确实比以前实惠些。

“娘,要不鹅黄色的买半匹,我看还有个粉色,荷花穿了也好看的,要不也来半匹。”

“嗯,是好看。”

孙氏也满意,不过她不只看中这些。

“掌柜的,这嫩黄色,还有粉色,各来半匹,还有这个胭脂红,也来半匹。我一下子买的多,你就算我700文吧,以后开春了我再来光顾。”

周氏比掌柜的还要着急,“娘,荷花不适合胭脂红。”

“她不适合,你穿,你穿着好看,大家都有新衣服了,你也给自己做一件。”

孙氏一向不是个刻薄人,自己选的儿媳妇,这么多年来周氏深得她心。这次正好借着机会也表示一下自己做婆婆的心。

周氏一听都愣住了,再望一眼这胭脂红,竟然也觉得自己穿会好看,不过也就那一两秒,半匹布也要两百多文,她还是穿点粗布算了。

“你看你操劳这么久,你生的那个棒槌儿子也没给你买件衣服,儿媳妇也是个没心肝的,今天婆婆宠你,你就安心受着。”

孙氏说完也不搭理周氏,自己从荷包里掏出银子准备付钱。

“我说老太太,可没你这么还价的,我这可是上好的细棉布,这颜色多嫩,820文最低了,就当我今日不赚钱了。”

“720文,我也退一步,你再给我点碎布头,我拿去做鞋用。”

啥?还要跟他讨碎布头?

孙氏跟掌柜的你来我往,砍价砍的唾沫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