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没见到小舅一家,苏荷想着也许是分了家的。

见孙氏开心吃着糕点,顺嘴的就问了。

“我跟你姥爷是跟着你大舅的,你小舅啊,家里的两个娃都大了,得赶紧攒钱娶媳妇,这不正好隔壁村里有个活,你小舅就带着两儿子去了,要过半个月回来呢。”

苏荷心里微微讶异,她记得这个小舅的大儿子比她大三岁,今年得有19了吧,这么大了还没成家,确实是家底太薄了。

这么想大舅跟姥爷也不容易,就这样还要接他们三姐弟来,只能说确实尽力了,也确实把他们放在心上。

苏荷心知能够有地方住就已经很好了,其他的他们不能再添麻烦。

苏荷打算第二天就去县里,假装转一圈,从空间里面运点粮食出来,还有肉跟菜。说到菜,苏荷空间里面的菜已经收了一茬了,看着长势很快就能收第二批。

因为只有一亩地,所以她精打细算,一分种菜,一分辣椒孜然等调料,一分水果,剩下的都是粮食,因为空间囤了很多大米,所以目前是以种土豆红薯为主。

虽说菜只有一分地,但是也有个六十平的地方,苏荷打算先种六种蔬菜,分别是大白菜,小青菜,白萝卜,胡萝卜,山药,南瓜。

主食长的慢一些,但是苏荷预估再过一个月也能收获。

现在多了两张嘴,空间里囤的大米也能吃5年,所以苏荷倒也没那么着急。

她仔细想了想,如果要在柳树村定居,那肯定是要选离姥姥一家近的屋子了,他们三姐弟,都太弱小了,离得远她睡觉都不踏实。

大舅王富贵的房子是土砖配茅草,这在现代农村很少见,但是在柳树村,已经是不错的房子了。

屋顶的茅草要经常换,一到下雨天走路就是一场灾难,这个村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有更穷的人家住的是泥屋,上面也是用稻草搭屋顶。

“姥姥,我坐马车来的时候,看见我们隔壁的邻居家,都是青砖瓦房,不知道造三间像这样的房子要多少银子。”

“荷花,你说的是隔壁王青山家,他们家人口多,跟你舅舅同辈的就有六个男丁,下面的就更多了。屋子比我们家大两倍,但是架不住人太多,三个人住一间房都是好的了。”

周氏正好走进来听到荷花的提问,忍不住抢答了,他们平时没事就喜欢八卦,聊的都是村里的家长里短。

“这人多,是非也多,村里面除了村长家,也就他们家是青砖瓦房了,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架不住他们人多呀,一开始六个儿子到是能每家分个两间房,不知道是谁开的头,每家每户开始拼命的生,这下孙子辈的连个半间都分不到了。”

苏荷听了都觉得荒谬,“这家的长辈不分家吗?这么多人平时怎么吃饭啊?”

孙氏笑了,“一开始是舍不得,王青山是长子,他爹觉得六个儿子住一起谁也不敢欺负了去。这倒是实话,确实没有谁敢惹他们家,但是现在人越来越多就头疼了,等到这会想分就难了,不只是儿子儿媳妇,还有孙子孙媳妇,儿媳妇孙媳妇各有各的娘家,你怎么分都是要吵架的。”

周氏一听这话,立马上前恭维孙氏。

王大明是等小儿子一成亲就分家了的,一开始人家都说他傻,现在个个都羡慕,分家了两兄弟感情更好了,对王大明跟孙氏也是一如往昔。

苏荷心里感叹,她找房子可不能靠近王青山这家,事情太多了,不提远的,就说以后做菜借点盐借点葱,人家两根葱,他们家至少要一箩筐,这谁吃得消。

“大舅妈,这些红糖红枣是我县里买的,冬天来红之前可以喝一点,补补血。”

苏荷想到被遗忘在角落的礼物,急忙出声。

周氏看了下意识就拒绝,这么两大包,至少也要一百文,苏荷要养两个弟妹,处处要用钱,她怎么也不能占这个便宜。

“也不想瞒着舅舅舅妈,因为得老夫人喜欢,我出府的时候,身上也是有一些银子的,不说多的,五六十两银子也拿得出。所以这红糖跟红枣,舅妈就收了吧,还有这棉布,也给家里人做件衣服,这也算是我孝敬长辈的,以后荷花还有很多事麻烦舅妈帮忙的。”

周氏倒是没想到苏荷手里有这么多钱。

“荷花,你这银子可要好好留着,木头还有七八年要娶妻了,还有苗苗,才三岁,以后还要给她嫁妆,就说你自己,迟早也要嫁人,这银子可不要乱花。”

苏荷只是点点头,没有在娶妻嫁人上面多聊。

“舅妈,明日我想着去县里一趟,不知道明日该如何去?”

“明日不是村里赶集的日子,村里的人基本都不出去,所以村头的王老三休息,你要是想去,就要包车,来回30文。”

苏荷点点头,价格不便宜,但是正适合她,这次她买的东西多,人多了反而高调,就她一个人挺好。

“那我要包车,舅妈,表哥不知道吃完没有,要劳烦他陪我去一趟,我自己不认识路,下回我就记得了。”

周氏用手拍了一下苏荷,点点她的脑门。

“客气什么,哪用得着你一个小姑娘去,家里有的是人。一会我就让宾子去。”

“是啊,荷花,你有事就找你表哥,过半个月你还有两个表哥也回来了,有事尽管找他们,都自己人。”

孙氏一听也觉得荷花太见外了,不过仔细一想,肯定是刚来还没习惯,等住一段时间就好了。

苏荷点头说好,但是也不打算麻烦人,她自小独立惯了,这要是换在现代,她顶多叫一个搬家公司来,花点钱,一个人全部搞定,干什么都自在。

“舅妈,咱们村还有别的空房子吗?我想买两间。”

“啥?”

“荷花,你买房子干啥,你就在这住!”

“姥姥,你们也说了木头过个七八年就要娶妻了,我这正好有钱,如果有中意的肯定先买了安心。买完也不是说就要立马搬出去,拆屋重建也是要等春天以后农闲的时候了。”

苏荷这么一说,到是说服了两个长辈,毕竟他们也觉得传宗接代是大事,木头过了年就九岁了,确实不早了。

“你要说空房,肯定是有的,只是大部分都离我们挺远的,我们家是在村中后部位,现在离得近的要么是山脚下,那边空地多,但是离得也远,你们肯定不能去,还有就是村头赵家,他们是外来户,家里就一儿一女,女儿长得漂亮嫁得好,到县里去了,进门第二年就生了儿子,站稳脚跟就把赵家老两口跟弟弟接去了,这屋子也就空下来了,我听说也是要卖的。”

苏荷仔细一听,这两个地方都不行,山脚下倒是清净,但是他们不适合。村头也不行,不仅离舅舅太远,生人也多,要是出什么事,就是村头先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