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契和红契,只怕原主都不太懂这些事吧?她一个现代人哪知道这时代的事儿啊。

何况她还没有这具身体的任何记忆,这不闹吗。

不过,王掌柜和赵猎户肯定是知道白契和红契。两人同为原住民,没亲手经办过,总是知道的吧,毕竟这时代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的,对土地都会有一种向往。

农民有钱了第一件事修房,买田。没钱时,想着等有钱了买田。所以自然对买田的一些程序是知道的。

金信仁见白契已经立好了,左右无事,想着做好事儿,也顺便显露一下他的本事,就慢慢地给讲解起来:

“简单来说,白契又叫做民契,红契又叫做官契。

买卖双方经众人签下的就是民契,就我们刚刚签的那个。这民契送去县衙,交齐了契税之后,经过官府验证,办理正式的过户手续,由官吏在民契上粘贴官方统一制的契尾,再盖上官印,就是官契了。

官契之所以又被称为红契,就是因为官方在红契上盖的大印是红色的篆体。”

沈娇娇听金信仁说完,她就懂了,还真和她预想的是差不多的一回事。

“经我手的买卖,大多都要办红契的。”金信仁又道,“也有那些只拿白契的,能省下些税银。不过以后若是县衙查究起来,税银依旧是要补的,弄不好,还要重罚。”

经掮客订立的买卖契约,如果不去交税,那么被查出来后,经手的掮客也要跟着被罚的。

“这两张白契能请金爷帮我们去县衙跑一趟吗?我们对这事儿也不太熟悉。”沈娇娇就道。

沈娇娇又看向王掌柜,王掌柜也没觉得这事儿交给金信仁去办有什么不好的。虽然他也经手过这些,但和这儿县衙里的人却是不熟的。

“还请金爷搭把手。”王掌柜也连忙说道。这有关系不用不是傻子吗,这金爷好歹在新南镇也是小有名气的掮客,平时和县衙打的交道也多,双方肯定是有些交情在的。

那古话不是说的好吗,有交情好办事儿。沈娇娇和王掌柜就这样迅速达成了默契。

“这是当然的。”金信仁呵呵一笑,立刻就应承下来。

沈娇娇虽不懂现在的县衙是怎么办事的,但是料想和她前世也差不了多少。若是他们去交税,办红契,只怕要跑冤枉路,还要看人脸色,甚至要花钱打点。可是金信仁熟门熟路,可以很快就将红契办下来。

沈娇娇又和王掌柜商量了一下,他们买田的银子是一百五十两银子,需要交四两五文钱的契税,还有掮客经办房宅田地买卖,一般要收取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辛苦费。

沈娇娇就又从随身的荷包中,取出来十两的碎银子,一并都交给金信仁。

“那就有劳金爷了。”

金信仁看着银子心里乐开了花,但表面还是谦让了一番,最后才高高兴兴地将银子接了。十两银子,除去交契税的,他能入手四两多的银子,这就已经超出了他的工钱了。

“现在天有些晚了,只怕县衙那儿的书吏已经下值了,我明个一早就去县里,当天就能把这红契给你们办下来。”金信仁心里满意沈娇娇会办事,也承诺道。

沈娇娇三人见金信仁如此爽快地应承了这件事,自是很高兴的,不免又感激了一番。

她,在买卖上会尽量的和对方讲价、压价,但是给这些经手办事的人的银子上,却不会抠搜。

不仅不能抠搜,还要尽量多给,这样人家才肯真心出力为你办事。而且沈娇娇心里还有打算,她不会只买这55亩地就满足了,以后她还会买更多的地,还要做别的生意赚钱,结交下金信仁这样的人,是非常有用的。

事情办完了,沈娇娇邀请金信仁、宋里正、赵猎户一起去如意酒楼庆祝一下。

这买田在古代可是大事。

宋里正这两天还陪着他们东奔西跑的,今儿更是忙里抽闲,耽误了不少家里的事儿。这可不得请人家吃个饭呀。

不仅是宋里正一个人,还有宋里正的家眷,金信仁家的家眷,赵家一家人也是不会少的。

还有作为沈玄明先生的张安,在这样的大事上肯定也是要请的。

如意酒楼的席面也是分层次的,五两一桌的,八两一桌的,还有十两一桌的。

五两的席面有一个炖菜,两个炒菜,两个蒸菜,一个凉菜,一份点心,一份汤。

炖菜是猪肉炖粉条,炒菜是猪肉炒芹菜或者炒莴笋,蒸菜是梅菜扣肉、粉蒸肉,凉菜是凉拌木耳黄瓜,汤是鸡蛋番茄汤或冬瓜汤,点心是味居斋的糕点。

八两的席面在炒菜中加了鱼的选项,酸菜鱼、红烧鱼、糖醋鱼(三选二)。蒸菜多了一个红枣红薯糖肉,凉菜多了一个凉拌猪头肉。

不光是菜色选择上更多了,在分量和精致程度上也更好了。

十两的席面多了鸡、鸭的选项,蒸菜同样多了一个,凉拌菜更增加了两个,还加了一坛女儿红。

这些席面,不管选哪一种,都很拿的出份来。

最后沈娇娇选了八两的席面,十二样菜,另加了两坛好酒。

因为人多,沈娇娇干脆置办了两桌席面。

赵猎户回村里接家人,还有里正一家来镇上。顺道给在家的方嬷嬷带个消息,让他们赶车去学堂接沈玄明放学,并且邀请张安出席今晚的宴席。

沈娇娇和王掌柜则留下来接待来客。

金信仁就住在镇上,因此他的家眷就先到了,来的是金信仁媳妇汤氏,还有一儿一女。

金家显然家境不错,三人身上穿的都是绸缎衫子,样式也是少城时新的样式。汤氏和她的闺女头上、耳上、手上都戴的有金银首饰。

大家忙见了礼,沈娇娇称呼汤氏为金夫人。她带来的儿子叫金币,胖乎乎、圆溜溜的,一双小眯眼和金爷一模一样,今年十四岁,比沈娇娇大两岁。

金信仁的女儿叫金花,今年十三岁,只比沈娇娇大一岁。金花生的比较像汤氏,属于艳丽一挂的,一张精致的鹅蛋脸,丹凤眼,鼻子挺翘,只嘴唇比较厚,长的和金爷一样。

汤氏笑呵呵地和沈娇娇介绍了自己的一双儿女,沈娇娇自和金币、金花两兄妹互相见礼。

金币坐不住,只和汤氏说了一句便跑去金信仁、王掌柜、宋里正那边。

沈娇娇和汤氏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又问了沈娇娇父母的情况。

对沈家和沈家人,她并没有隐瞒,但也没刻意卖惨,只说:“母亲去世了,父亲不在身边。”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讲述了她现在的家庭状况。

汤氏可能觉得问这个问题好像伤到了沈娇娇,面色有些尴尬,有意想安慰一下,但却不知说什么好,“沈小姐,抱歉啊,我不知道……。”

沈娇娇笑了笑,完全不在意地说道:“夫人不必介意。”

汤氏看沈娇娇笑的一脸真诚,并没有一点勉强,这才也跟着笑了笑。

坐在汤氏身边的金花此时也不由松了口气,看向沈娇娇的眼里,不知怎么就带了点儿同情。

交谈了一会儿,赵猎户带着赵嫂子和狗蛋来了,王奶奶没来,里正家来的是里正儿子,宋德富。

另一边,方嬷嬷自己牵了车在泓学馆接上沈玄明,又请了张安一起,三人在半个时辰后到了如意酒楼。

一见面,众人自是相互见礼,又寒暄了几句。人到齐了,沈娇娇就吩咐王掌柜让酒楼开席。男人们坐了一桌,女眷们坐了一桌。

男人一桌有张安、沈玄明、王掌柜、金信仁、赵猎户,宋里正、宋德富、金币。

女眷这桌人有沈娇娇、方嬷嬷、汤氏还有汤氏的女儿金花,赵嫂子、狗蛋,狗蛋因为年纪太小就坐在女眷这桌。

本来沈玄明也是要和沈娇娇一起坐这边桌的,但沈娇娇觉得这些事还是得让沈玄明多见见世面。

“娘,我去我爹那桌,你们有事叫我。”金币在开席前来到汤氏身边说道。

“行,你去吧,记得让你爹少喝点儿,还有你也是,不许多喝。”汤氏笑道。

大家都入座用饭。饭桌上,汤氏还是很健谈的,用不了一会儿就和方嬷嬷、赵嫂子说上了话,还聊的颇好。

沈娇娇则多关注了一下金花,金花看着应该是挺直爽的那一类人,但当沈娇娇笑着跟金花说话时,金花竟然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嘿,这可真是正正得负了?金信仁和汤氏这样外向的人,女儿竟这样容易害羞。

“今儿天晚了,不然一定请你们回家坐坐。”汤氏道。

众人吃了饭,在如意酒楼前分别。沈娇娇一行人也上了车,先送张安回泓学馆,他们再回去。

回到大河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星星高高悬挂在天上,没有一点儿云彩。

“明儿一定是晴天。”方嬷嬷在前面赶车,看着天空一览无余的星空。

沈娇娇也向外边看去,笑了笑,晴天好啊,晴天明儿金信仁就能把红契办下来了。

事情没到最后一步,总是不能算完成了,这石头就落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