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师听到此,略一迟疑,显然有些意外,抬头望着两人,“你们是......”

想到舅舅为此得病,险些送命,简至道不禁心里感到后怕。

能在舅舅的有得道高僧为之开过光的祖母绿貔貅上,将天外陨石完美注入其中,那种深厚且巧妙的邪术内功......

廖永诚也奉命一直追查背后能拥有如此高深法力的大师,而且在这座大楼布下巧妙的”龙爪魔阵“,莫非都是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干瘦老头所为?廖永诚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龙爪魔阵,如果我猜的没错,意为阻断华夏的大国气运。是吗?”简至道直言不讳地指出,“华夏虽为大国,可是向来秉持和平之道。从古至今,从未南下侵略别国,更不曾侵略东南亚各国。”

“大师得道高深,何以出此举动?晚辈实在不明。”廖永诚也非常疑惑的问道。

大师沉默良久,方道:“你们可以称我为“一方大师”,看来你们是此事中人。”大师叹了口气站起来,负手在后,“此事说来甚长......此消彼长,是历史的常态,相恃相生,又不何尝不是历史的常态.......”

大师轻轻说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海森堡,你们知道这个人吗?二战中德国研制原子弹核武器的领导人沃纳·卡尔·海森堡。”

简至道与廖永诚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听了此人的名字,想起历史上此人的事迹,当下略有所悟。

沃纳·卡尔·海森堡,这位在1901年12月5日出生的德国天才物理学家,他的名字如今在科学界如雷贯耳。作为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他代表着哥本哈根学派的辉煌。在1932年,他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荣誉奠定了他在这门学科中的泰斗地位。

二战期间,海森堡的智慧与才华被纳粹德国所重视,他被赋予了研制原子弹的重任。1941年,他荣升为柏林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凯泽·威廉皇家物理所的所长,肩负起了领导德国核武器研究的重担。然而,他的内心却陷入了一个深深的矛盾中。他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热爱,却对纳粹的暴行感到深深的痛恨。他决定采取行动,阻止德国核武器的发展。

1941年9月,作为纳粹的首席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前往哥本哈根与他的导师玻尔会面。那时,玻尔的祖国丹麦已被纳粹攻陷,而玻尔研究所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次会面无疑给海森堡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回到德国后,海森堡的工作态度变得消极。在给纳粹德国高层的报告中,他明确指出制造原子弹的困难性。他列出的计算公式表明,制造一颗原子弹所需的铀235至少需要几吨,而以当时的世界范围内的工业技术,是无法生产出几吨的铀235的。因此,海森堡得出了一个结论:原子弹计划无法完成。

1942年6月,他向纳粹领导层提交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这个问题。当时的纳粹德国已经焦头烂额,没有时间和财力去支持一个看不到希望的计划。于是,他们直接放弃了原子弹的研究,转而研究其他的杀伤性武器。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1945年8月6日,当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时,纳粹德国直接傻眼了。海森堡和他的团队重新审视了原子弹的成分,发现他们之前算错了。原来,只需要几公斤的铀235就可以制造出一颗原子弹。这个发现让他们惊呆了。

海森堡是德国着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智慧和才华在科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然而,正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犯下了这个几乎无人敢拆穿的错误。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声望阻碍或推迟了原子弹的出现,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两人想到此,方明白一方大师的良苦用心。

的确,虽在舅舅身上下了蛊,却不致命;在摩陀岛上布下“龙爪魔阵”,却仅仅控制着发展,尚未致以造成可怕后果。

如若二战中,纳粹德国任用的不是有良知的海森堡,而是其他丧心病狂的人......人类可能早已万劫不复。

简至道为自己的狭小见识感到惭愧,问道:“如此,大师在此地,亦非绝对安全之所,不知大师有何打算?”

大师微微颔首,却不答话。

随后,一方大师从怀中取出一块形状奇特的玉佩,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他轻轻地将玉佩放在桌面上,道:“时候不早了,你们要及早离开这里。这个玉佩是通往外面的通道,你们拿着它,靠近那面墙壁。”

两人按照大师的指示,将玉佩靠近墙壁上的一个凹槽。只听到“嗡”的一声,墙壁上打开了一个洞口。

“走吧。”大师微微一笑,“记住,离开这里后,不要将这里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廖永诚上前一步,抱抱拳,“晚辈实有一事不明,请大师赐教。”

刚才在学术研讨会议室里侃侃而谈的风水教授,和眼前这个穿着破烂的一方大师,长相一样,却又不像同一人。

廖永诚心里满是疑问。

一方大师笑笑,“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他顿了一下,“知道镜像人吗?或者说,【分身】”

廖永诚和简至道两人恍然大悟,分身术只在传说中听过,却不想竟然在这里亲眼看到这种法术。

当下,两人方明白,一方大师的法术是何等的高深,想到此,两人紧张之情不亚于头上被顶着一支枪。